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十九日即八月五日风渐小转晴

昨天晚上,我写女儿所作古诗,收尾的地方,开始觉得很好,细看后发现有一二句,句法相同,女儿说改正后告诉我。到了要睡觉的时候,我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根据女儿的意思我改为:

学诗慰老怀,潇洒毋悲伤。

学佛修净土,愿亲寿而康。

以此为报恩,幽明同吉祥。

虽然我改了一下这首诗,但跟女儿原来的意思不相违背。改好后今天早上起来时,写在一张纸上,另外注明:你写的诗结尾处我这样改一下,看好不好?我就将这张纸放在了女儿桌子上。到了晚上,我在书房内准备唱和女儿这首诗,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深夜我才出来,正准备睡觉时,夫人听到二次响声,她问我听到没有,我说听到了。这应该是女儿有话要说,我们就立即取出乩图扶乩。女儿应手而至。

我问她:刚才是你弄的响声吧?是你有话要说吗?

答:是。儿已告母,勿听见,又至父书房看诗,因儿结句未完,恐父和诗不好想结句,父所改好,儿本又改,僵,总觉不自然。父真知儿心,改得如此真切。

当时,时钟已经敲了十二下,遂去。

女儿见到了我改的诗,认为很好。她也自己改过,但觉得不自然,所以急着想告诉我。女儿最先弄出来的声音她母亲没有听到,所以女儿又到我书房内,看到我出来后就又弄出声音来提醒我们。今天将女儿定下来了的诗再写一遍如下:

儿心即父心,父心岂儿忘。儿神即父神,身没神在旁。

音容虽永隔,问答仍如常,孰云死丧哀,安知解脱良。

人生本如寄,入世徒营攘。清修固所愿,复我旧行藏。

承欢意自真,随父临前场。览景爽心目,荷香送晚凉。

轻烟笼草岸,白月映书堂。乘风凌青宵,仰视浮云翔。

天心融佛性,化育普万方。如来愍众生,为现智慧光。

苦口度无相,一切出尘殃。事事存佛理,二善三福昌。

言言遵佛旨,功德自无量。当时若远适,焉得此乐长。

学(作)诗慰老怀,潇洒毋悲伤。学佛修净土,愿亲寿而康。

以此为报恩,幽明同吉祥。

七月一日即八月六日晴风

女儿写的诗昨天已经定稿,诗题却还没有确定,我准备定为“儿心父心”。不知女儿认为怎么样。我就写了一张纸放在女儿桌子上。很晚了,我才从书房出来,就取出乩图扶乩。

女儿来了,我就问:你看到了我写的纸了吗?

答:见。

问:诗名为“儿心父心”好不好?

答:好极,此题既切更雅,非父儿自命题不如此佳。

我又问:今天晚上你到过我书房吗?

答:儿方步清字韵诗。

这是说我观音诞辰那天作的诗。

女儿又说:父诗明夜可成否,儿诗亦明夜成后同告。七古却最不易作,更须对句。

我说:如果写元白体,就要对句,否则,就不必一定要对句。

女儿说:即题亦不易有,既无资料,又无事实,空空洞洞,勉扭成功。

我说:你已经写好七古诗了吗?

答:现不作出来,怕笑。

其母问:你现在写好了几句?

答:只作四句,不肯言,父且出一题,要有儿所读过之书,或有盛衰凭吊之处,惟此等题必学元白体好。

乩指出“凭”字后,转动很久,我知道她又碰到了乩图上没有的字,并且同音字都没有,所以找不到。我就叫她又用拆字法,则乩指“口下巾”三字,我说这是“吊”字。真是奇妙呀!几个月以来女儿作的诗,各种体裁除七绝外都有了,现在女儿又想作七绝诗,女儿生前最喜欢读吴梅村的长诗,想仿效他的写法,所以叫我命题。

初二日记八月七日晴渐热

在灯下,我把和女儿作的诗录于下:题目为(芬女作儿心父心篇索和次韵赐之)

我闻古人言,太上情能忘。而我苦情多,少不离亲旁。

情即是天性,依恋以为常。及长未泊没,无异知能良。

中值天地闭,蒿目看扰攘。仰事兼俯育,读书山中藏。

无学本性情,不鹜驰逐场。狂流又迁变,寸衷无炎凉。

嗟哉亲不存,日月去堂堂。我亦老将至,浊世聊回翔。

骄女生晚岁,教之以义方。爱亲亦如我,蔚蔚钗钿光。

如何竟短折,垂嫁俄遭殃。夺我掌中珠,弥久气不昌。

女也死犹孝,夙根清难量。承欢一如昔,语重心尤长。

儿心与父心,相爱各毋伤。至诚无不动,自天降厥康。

真实无妄虚,布护祥云祥。

这首诗我写好后当即就抄在一张纸上面,然后放在女儿桌子上,大约半个小时后就扶乩请女儿。

女儿说:父诗见,作得如此之好,真宝刀不老,可歌可泣,以后七古不学,总做不过,不敢班门弄斧矣。

我不禁为她鼓掌叫好,女儿的形态就好像在眼前一样。女儿昨天晚上曾经说要作七言古诗,要求我给她命题。

我笑着对女儿说:你是班门之子,斧头早就见惯了,弄弄斧头又有什么关系呢?

女儿又说:佛诞诗昨夜本成,因怕,极思改,岂知又改僵,儿所作皆目前景物,信口而成,若自觉不好,一改必僵。

因此女儿就写出:

稽首慈云相,香花妙供清。一尘观寂静,万象悟和平。

洪愿救苦难,慈悲愍众生。明心无色业,天地早忘情。

女儿又说:下四字要父改。

我见有重叠的字,随手就改首句为“稽首菩提座”再改第五句为“洪愿救诸苦”第七句“业”字改为“相”第八句“天地”二字改为“佛国”。

女儿说:经父改后又可用,父久不作诗,何以仍熟得如此。前日午睡诗,是长香当韵否。

上次我有两首为白天睡觉而解嘲作的诗,写在上个月二十二日的日记中,大概是女儿已经过了,而乩语还没有提到过,这个日记我是放在女儿卧室抽屉里面的,这两首诗的上一首就是以“长香”当韵的,我就取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对女儿说让她自己看。

女儿即说:见,儿不知在抽屉内,儿再学和。

遂去。

现将女儿唱和我观音诞辰诗改定稿记录如下:

稽首菩提座,香花妙供清。

一尘观寂静,万象悟和平。

洪愿救诸苦,慈悲愍众生。

明心无色相,佛国早忘情。

初三日即八月八日·晴辰时立秋

我今天晚上本来不想扶乩·,因为昨天晚上女儿曾经问我午睡解嘲诗,她想步韵作诗,今晚她可能在作诗,所以我不想搅了女儿的诗兴。夫人等我从书房出来后却叫我扶乩,我就很勉强的与她一起扶,刚扶时乩碟不动,等了一会儿女儿才来,就问她诗做好没有?

答:一首未成,唤儿正作下一首。

我对夫人说,我预料她今天才写诗,果然如此。

我就对她说:你既然还有一首没有写好,那今天晚上你就不用告诉我们了。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