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十四日即七月廿一日晴风

晚上,四官和青官田官都来了,四官仍与其祖母扶乩,我在旁记录,然而害怕女儿不喜欢小孩,她不一定要来。

女至,呼父母,

又呼:青,四,田,你等每次一人与我谈,人多太烦。

十一夜,女儿就说了不喜欢跟小孩说话,怕麻烦。

又说:父诗比儿做得好,儿又作诗一首。

昨天半夜我作了一首诗,今天早晨就放在了女儿灵位前。其诗为:

浅水平桥石径凉,清波倒影月斜横。

云奇忽作婆娑晕,佛理天心万象藏。

写完后又说:作得不好。

我看这首诗还是有新奇的地方,这时候大儿媳来了。

女儿忽然说:嫂,承送锭后可勿送,送已多。

遂去。

女儿以前就说过此事,今天看到她大嫂来了,就又跟她大嫂说,并告诉她以后不必再送了。

晚上月色非常好,我就到庭院中散步,得诗一首:

卷尽纤云夏亦凉,夜来银汉向天横。

月中倘有菩提树,我欲乘风去逐藏。

我写好后就又放在女儿灵位前,就到书房,一会又想睡觉了。这时,夫人对我说,刚才小疏香室又有响声。我说莫非是女儿刚才觉得人多太烦,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吗?或者是我刚才写的诗她又看见了,她又想写诗吗?我们再扶乩看看。女儿来了她母亲就问:刚才听见你屋中又有响声,是不是你想说什么话?

答:是。

问:刚才你没有说几句话就走了,不知道你还有什么事?

答:出玩即回,见父置诗又步余,喜。

果然女儿又是想写诗了。随即女儿就把诗写了出来:

风来水面影生凉,月到天心斗柄横。

轮珠百八三千转,回向菩提自退藏。

又说:父观下二句如何。父本思睡,可住。

她说完就想走了。

我说:不要着急走,你的诗很好,我现在不想睡了,四句诗都很好了,只是上下联平头,古人写的诗中可能也有这种情况,但是音节始终不合,想来你是随得即告,你还没有觉察到吧!

女儿说:父言明,儿亦已觉,后再作四句,分两首尚易。

又说:父去睡。

女儿见到我已经很疲倦了,所以急着写完诗就催着要我去睡觉了,真是可爱呀!

十五日即即七月二十二日晴风

今天的月亮非常的明亮,下了一点雨,时间还早,四儿媳就与夫人扶乩。

女儿来了就说:嫂,承送锭,姐亦送妹,锭已多,用不完,皆施孤魂,以后勿送。

这是对她四嫂说的话。

其母问:昨天晚上,你想将你写的诗分为两首,分好了吗?

答:已作成。

随即写出:

大地空明真解脱,诗情禅意个中藏。

这时候四儿媳要去吃晚饭,就暂时将乩图收起来。这一切我都还不知道,我从书房出来后,夫人就告诉我了,我就埋怨她们不该在女儿还没有写完诗的情况下,就停止不扶乩了。吃过晚饭后,夫人和四官扶乩,我在旁边记录。女儿来了就叫父母,四。

随后又说:儿未曾言完,尚有二句写出:静诵元经自在凉,白光涌现月光横。

又说:平仄对否?

我说:这样分成两首,平仄都对。

女儿说:三千改随心,觉有含蓄,父看是否?

我说:好!好!好极了!

乩就不动了。于是将诗录于下:

风来水面影生凉,月到天心斗柄横。

大地空明真解脱,诗情禅意个中藏。

其二:

静诵元经自在凉,白光涌现月光横。

轮珠百八随心转,回向菩提即退藏。

今夜月色还很好,很晚才睡觉,我就又写了一首诗:

皓月当头分外凉,坐观斗转更参横。

问谁会得高寒意,独向无人行处藏。

十六日即七月二十三日晴

今天是大暑,早晨起来就把昨天晚上写的诗放在女儿灵前,昨天过后我的精神状态就已经好转,中午想睡觉,但头脑清醒,不像前几天那样昏沉了。吃了晚饭后到十亩桥去散步,回来后四官又与其祖母扶乩,我作记录。女儿来也是先呼父母,后呼四官。

接着说:今夜我望你同出,后父即回,不高兴再去。

这是女儿跟四官说的安慰话。

女儿又说:父又作诗。

女儿又已经看见了我放在她灵位前的诗了。

又说:儿思将前日父所言志,作成一诗,尚未能就,儿常劝学佛,无非望父存心出世,念念皆空,则胸怀恬淡,意气和平,不必定要念佛,以父仁厚宽大,爱人爱物,佛深嘉许,父前日之言,最合天心佛旨,我父如此存心,儿乐无极。

女儿所说的“父所言志”及“父前日之言,最合天心佛旨”等语我知道,那是祝良石到我这儿来,我将女儿的乩语记录给他看,祝君是个勤于念佛,吃素的深信佛法之人,他也劝我念佛。他劝我念佛的心是非常好的。我认为我虽然没有严格遵守佛法,但我信佛的心还是常存的,我虽然没有常常读诵佛经,但佛经的经义我却在常常参究,这大概就是女儿说的我所谓的志向吧。十二日的晚上我跟夫人曾经说到过这件事,女儿当时肯定听到了,所以才说了以上那番话。女儿说的这些话,可以说是真情实理!四通八达!无滞无碍!比寻常的学佛之人不知要高明好多了!

这时四官哈欠连天。

女儿就说:四要睡,吃力,望母给果子去。

隔了一会,我又与夫人扶,女儿来了呼父母后就说:青今年亦小学毕业,望父母给洋与四官同,儿有毛巾布披肩一件给青,秋凉早夜上学可用。即儿清心去穿过。

初五日乩语,四官小学毕业时,女儿叫我给四官洋二元,又叫她母亲代她给二元。现在青官也小学毕业了,她叫我们照样给钱,又将自己以前所用的毛巾披肩一起给青官,又害怕她母亲想不起来,就明明白白的又告诉她母亲,就是她在清心学校时所穿过的。象女儿这样死而未死的情况,实在是我闻所未闻的。

女儿又说:昨夜月色佳,儿故云申不如乡,上月亦尚佳,惟多阴雨不及。

回想起来,这几天的月色真是不错。

女儿说:儿又思作古诗,不知能少进步否?

女儿想指又没有指出来的字,我往往能够猜到,我没有自己扶也一样能猜到。我原本就没有什么要问女儿的了,我一边扶就一边与夫人说笑。

女儿马上就说:儿心即父心,真是一体。

我就更好笑了。

女儿又说:诗明夜恐不能完,后夜告,去作。

遂止。

女儿这是去作诗去了,我昨天的日记还没有写,今天就在灯下写了。在竹凉床上我又写了一首诗与女儿唱和:

明窗枕簟总生凉,夜半床头月影横。

照彻无眠澄万虑,好教炎署一起藏。

十七日即七月二十四日晴

今天晚上我本来不想扶乩,因昨天晚上女儿说要作古诗,然后告诉我的话,晚饭后又听见女儿屋中有响声,我没有理睬。一会儿,夫人也听到声响了,接着其他人也听到了。想到这可能又是女儿要想说话,于是就拿出乩图扶乩。女儿一来也是先呼父母。她母亲随着就问:刚才的响声是不是你弄出来的?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