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答:儿亦同行。

又答:以后唤儿,父母最乐,可以无话不告。

乃去。

初七日即六月十五日,阴晴

夜静后又与夫人扶乩,时已十一点半矣。女至呼父母。

问:你这时候有空吗?

答:尙有半小时做功课。

其母问:今日你父亲给你供了几朵花,你喜欢吗?

答:悦。

又说:儿近要学古诗,求父读与讲作法。

问:你学佛甚勤,又兼学诗,这样不妨碍你吗?

答:念佛二六时中最重,参解任何时看。前有数句未作全,今思做古诗,用得否?

我思女儿前次确有数句,有后日当续成诗之言。于是我对她说:用得!用得!

女又说:儿典少,作有俗气,无清古气,父勿笑。

书至此,闻室内钟鸣十二点,乩即指称时间到了,逐不动。女儿说的半小时已到,她这是做功课去了。

初八日即六月十六日晴

夜饭后,秦官来扶乩请其母,即我侄女林姑太太也。所言至多,皆家常事,我就没有记录。扶完后夜已深矣,秦官说在他家中,他们也扶过多次,都不如今夜所答之明白,这应该是心诚与不诚的问题。当时,在扶乩的时侯,室中忽有声响,如坐椅转动一样的声音,里面房间也听到了这种声音,用火烛去看却没有任何东西,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等到要睡觉了,夫人还要扶乩召女,女至。

问:刚才,请林氏姊来,你同在一处没有?

答:同在。

问:刚才两室中皆有声响,是不是你弄的声音?

答:是。

你为什么要弄出响声呢?

答:要儿先话。

奇哉!女儿的孩子气真可笑!

你又要先说什么呢?

答:要问父,儿已作得古诗数句觉不象。

我说:是呀!是呀!她咋夜本想做古诗,可能今天她已作完,所以着急而想问我。以下所指之字皆为其作诗。

常怀罔极恩,不碍修真义。

虔祷我佛前,惟愿椿萱喜。

佛愍此孝诚,为示三皈意。

闲情誓扫除,坚贞金石比。

二谛自融通,五戒勿玩弃。

初九日即六月十七日晴

大女儿今天又回来了,晚上夫人与大女儿扶乩,女儿到后叫母亲姐姐后就说:古诗作完后与言。

这是说昨天晚上还没有写完的诗。哎!女儿作诗也可以说是专心致志了!不一会乩动写出:

微妙穷究精,夙根回省易。

静定慧相明,顿悟前因继。

猛省急回头,常侍莲台底。

接着又说:“继”改“秘”

女儿又说:古诗儿作不来,觉词不达意,前律诗未能祥明,故思学古体,不料更不能明白,此诗有句可用否?

今天晚上我开始是在书房内,就没有出来看扶乩。等到我出来时已经看见女儿写了几句诗了。我看女儿的语气是对这首诗不满意,她想我给看看是不是可以。我就说,统观此诗,做的很好,并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我给你改几个字就更好了。如“椿萱”二字改为“亲颜”,“微妙”两句删除,“因”字改为“易”字。因为“回省”与“猛省”的“省”字重叠了。

女儿即说:父改后,此诗好得多,儿觉意仍未尽,留迟日再作。

说到这儿,她才与她姐姐说其他的事。

说:姐回时,妹在念佛。

大女儿说:我要回来,你是好久知道的?

答:昨,父告。

昨天晚上我确实告诉过她姐姐要回来的事。

又说:姐可多住伴父,妹须往松,因英钏拖去,须五六日方回。

其姐又问:你跟谁一起到松江去?

答:随母,其实去松无事,反妨功课,因二侄坚拉,姐,小儿可同一二来。

这次大女回来准备是过一二天就要走。所以没有带小孩一起来。而女儿已经知道这个情况,又料想其姐没有带小孩来,必定不能住久了。就叫她姐下次把小孩带起走。

女儿在间冥,仍然能处处考虑周到,真是神奇之事呀!

我随后说:你姐家务事多,走不出,我不怕寂寞,我怕她耽误了家务事,多不多住几天无所谓。

女又说:不忍父苦。

其母说:你姐走的时侯,你可以跟随你姐到亭林去吗?

答:多走分心。

其母又说:你如果到亭林去,可以邀请顾氏太太(高吹万18岁之亡妻)一起来。

答:亭勿去,顾母老式怕人,必勿来。儿前曾请过。

其母又问:你近日常往外间,田岸上去吗?你今学佛习静,像不像你生前那样活泼高兴?

答:去,与前无二。昨夜母睡不熟,儿在侧,至六点因功课行。

问:其他时候呢?

答:亦常在房。

问:在房内什么地方?

答:在照。

这是说在她的遗照上面。

问:你父亲书房内去不去呢?

答:去。

书房内,你又在哪儿呢?

答:书桌看写信,亦看书。

昨夜你在书房内时间最久,你在干啥呢?

答:昨夜看双仙志。

此事有点奇怪,《双仙志》为武进谢家的二个女儿,名字叫谢静华、谢静薇,去世后扶乩的谈话记录。

从谈话记录中知道她们都是天上仙子暂时到人间的人,所说的历历不爽。此书是往年谢玉岑给我寄来的。我还想看没有写完的部分,可是还没有给我寄来。我当时认为这种事虚无缥缈,我就放在书房还没有仔细看过,这事已经过了好几年了。现在谢玉岑已去世,此书也就忘记了。

近来因我女儿扶乩谈话一事,无不至真至确,我就想起了这本书,取出观之。并与内人等观之,放在卧室已经好几天了,不料昨夜被女儿看见了。

看来我女儿昨夜真的是通夜在我房中看《双仙志》。以我与亡女的凭乩对语来看,与她生前说话没有两样,比起《双仙志》中所讲述的更加真切,更加神奇,女儿看《双仙志》后也有这种感觉,此事奇怪,不知是何缘故。

因又问吾女:你既然看了《双仙志》,知道她们都有夙根,暂谪下凡,故死后仍为仙子,你为什么说这个奇怪呢?

答:若如此明言,应受罪罚。

夙根等事不能明说,而《双仙志》中都说明了。我想可能是《双仙志》中有些话,有违阴律之故吧!

所以女儿认为奇怪吧。

问:你在阴间见到过你大伯母吗?

答:未见,知受多言妄言罚。

我们都要小心了,多言妄言竟然要承受阴罚,可畏哉!可畏哉!

初十日即六月十八日晴

今日夏至,祭祀先祖。

晚间圭儿来坐了很久,与大女等谈亡女乩诗多佛家言。深致不信,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他。

是夜,内人大女又扶乩,我在旁写录。

亡女至呼父母姐,后即云:哥不信佛经,可多读诗书,涵养身体,无须烦闷。

其母即以他事问曰:你曾经说顾母怕人不来,那么,今天我们家祭,她来吗?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