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案子,其他都可以说的。”我稍微松松口,其实也跟之前没差太多,但是好歹听起来语气缓和一些,我听见听筒那头宋立仁咕哝了一句什么,接着跟我说道,
“哎,我知道分寸的,接着说正事啊!我记得你们之前查案子的时候在我这边的时候,好像提到过一个叫做唐筱禾的人?”
宋立仁这是耳朵有些尖,我和齐之涣之前讨论的时候肯定或多或少提到过唐筱禾的名字,这人居然给听到了。不过想想其实也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而且就算他知道了唐筱禾的名字,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用的,毕竟我们都没有透露案情的其他进展,他就算只是知道一个唐筱禾的名字又如何?
“嗯,是又怎样。”我想到这些,觉得其实也没什么,索性就直接认了,我还等着他给我进一步的情报呢!
“嗯,是这样的,我叫人去化验了信封上面的字迹,然后根据笔迹结果和电脑中已经搜集到的各种人物的笔迹进行一一核对,最后发现啊,这个信封上的字迹,就是那个唐筱禾的字迹!”
我的脑袋嗡的一声,“你是说,信封上的字迹和信纸里面的字迹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送礼人的声音在电话的听筒中显得有些失真,但是他说的话确实是言之凿凿,十分肯定,“是的,我找到这个不是同一个人的字迹。虽然这个信封上的字迹确实有模仿的痕迹,但是确实不是同一个人的字迹。这种伪装是不可能骗过我们笔迹检查科的同事的眼睛的,他们已经查出来了。”
宋立仁后面说的什么话我听得不是很清楚了,我只是知道我最后挂掉了电话,虽然整个人有点呆呆的,但是同时大脑也在急速运转。
信封上面的自己不是村长的,而是唐筱禾的。唐筱禾写出这个字迹不说,还尝试了模仿村长的字迹,这是想要以村长的身份寄出这一封信。
而信里面的内容确实是邀约,字迹也确实是村长的字迹,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唐筱禾就是想要背着村长和其他村民叫人去拉普村。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唐筱禾完全没道理模仿村长的笔迹。
信封内部的那张信纸已经被证明并不是唐筱禾的笔迹,而根据熊主任的说法,村长的笔迹与这个笔迹是类似的,他至少是挺相信这就是村长的手笔。而这封信已经明确指明了收信人,唐筱禾完全可以不用对自己的字迹进行任何的伪装,因为不管怎么伪装,这封信的用途和相应的收信人完全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可以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推测出这些笔迹是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呢?”
我实在是想不到任何可以解释的答案,于是便向宋立仁抛出了一个问题,看看宋立仁那边的回答能不能够给我一些灵感。
宋立仁略一犹豫了一下,回答道,“详细的情况因为确实是要求严格保密,我不能够说。但是我还是可以把大概的原因给您讲一下。”
宋立仁这人行事的风格比较善于变通,从之前的几次案件可以看出来,这人做事不像于丽队长那么死板,行事的风格会随着事件本身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总之是个脑袋活络心思灵光的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齐之涣这么喜欢跟他一起办案子。
“基本的原理其实就是根据人的书写习惯进行判断的。比如说,有的人在写言字旁的时候喜欢连笔,有的人更喜欢简写最后一划,还有的人撇捺都拖得比较长,这些都是人特定的书写习惯,在进行书写的时候很难全部进行隐藏。我们专精笔迹检查的同志,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提取出一些文本的书写习惯,并且将这些书写习惯与目标文本进行对比,最后比较之下,得出一个概率性的数字,基本百分之八十左右就能够认定是本人书写了。”
虽然宋立仁只是说的简要讲一下相关的原理,但是他还是算得上把一些细节告诉我了。这人自有分寸,我也就承他这个情,借助他给我提供的线索,细细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有没有可能两个人的书写习惯完全相同?”
我沉吟着。唐筱禾在苗寨不假,但会不会是村长模仿唐筱禾的字迹,从而形成了封面上的“又像唐筱禾又不像唐筱禾”的字体。
“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宋立仁毫不思索,一下子就回答了我的这个问题,大概也的确是因为我问的这个问题是个板上钉钉的问题。
“我们笔迹检查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不管是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这些都是要经历很长的过程。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一下子抓住一个陌生人的字迹的全部特征。而人和人的手部肌肉形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给伪装笔迹上了另一层的难度。你想想,一个壮汉能够轻易举起百十来斤的东西,但是一个小姑娘则未必,这两者之间的书写习惯能够一样么?这也是我们判断出唐筱禾和里面写信的人不是同一个人的原因了。这个信里面的内容,笔迹相对工整,连笔少,同时能够判断出握笔的力度是比较大的,唐筱禾其他不说,握笔的力度首先就没办法掌握,另外她自己的书写习惯也还夹杂在里面,只能够模仿信里面工整的笔画,有些笔画的形状却还是不对,这两个原因同时才导致她最后在封面上模仿的那个字迹一下子就被我们认出来了。”
“如果说是专业的伪装者,首先书写的习惯就是最需要克服的一个关卡。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在他成年之后就基本确定了,很难再继续改变,除非是那种专门的书法家或者是书法爱好者,普通人对于笔画的掌控力其实是很弱的。你看着是你在握着笔,但是其实是笔在指挥你。这也就这世界上字写得好的人实在是很少的原因。”
宋立仁跟着吐槽了一句,可是我现在是在是没有心情笑出来,我全副身心都还在宋立仁接下来要说的话上面、
“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就比较扯淡了。”
“我刚刚说了,笔迹检查是个大工程,要做的特征识别很多,门外汉不可能把每一个特征都牢牢记住,而就算是记住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其实也经常犯错,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