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结婚那天,张强一边假装高兴,一边问王伟是什么让你这么快就交上好运了?王伟是一个实在人,他想了想说,可能就是那天郊游遇到那个小女孩给的糖吧,因为那天开始我就开始好运连连,而且非常奇怪我吃了糖,就交了九个好运,最高兴的就是娶到我媳妇。说完他和美丽老婆苏言对视了一下,这下给张强嫉妒的,他在婚宴上喝多了,回去这顿哭。他想了想的确是那天吃糖后,王伟的好运就开始来了,他觉得那个糖一定有神奇,下定决心后他就去了松峰山,然后就一直朝着原来的方向走,在傍晚的时候果真有看到了那个小村的人家,他径直走到了屋子里面,小女孩还在写作业,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他也没有客气,不过这次倒是装的很像,吃饭完还故意给小女孩补课,不过他发现好像小女孩使用的课本还是以前的老版本,仿佛记得小女孩怎么学的还是王伟那天的课文一样,他记得上面还是讲什么古诗文之类的,还有一个画像依稀记得是古人的。不管那么多了,他依然假装很细心的帮忙,假装无意间说,上次王伟在你们家吃的糖,你哥哥还有吗?小女孩怔了一下说;那糖我哥哥每年就送一次,真的没有了。之后小女孩好像还有点不高兴,张强自打没趣就没在问了。
而张强的性格是不相信任何人的,他觉得小女孩在骗自己。晚上大半夜的时候,他偷偷出来上厨房找那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在橱柜下层倒是看到了一个小红罐子里面装的是红色的小药丸一样的,他觉得这也不错,就吃了一大把,可是这好像不是糖,又苦又咸他想女孩家的肯定有用,就一口气全部吃了。之后早晨起来不辞而别,回到了城里。从那天起,张强就更加一蹶不振了,因为吃了这些红药丸子,他脾气大增,而且记忆力减退。不久后就被单位开除了。之后接连倒霉,走路都能摔跤,而且喜欢和别人打架,动不动就让人打的头破血流。回到农村老家后,爹妈都急死了,张强有一个姐姐叫张燕,人很好也信奉这些,就找了祖师给看,祖师一看说是吃了文昌帝君的红心丸子,这种丸子是对付那种见利忘义的人的,吃了容易暴怒,还忘性大。张燕十分虔诚的求救救弟弟,祖师说;这都是因为贪婪而生的,王伟吃的那是文昌帝君的文昌智珠,和好运联系在一起,文昌当然也是开智慧,遇到好运也是人家文昌帝君加持而来的,你弟弟这人贪婪成性,喜欢贪小便宜,尤其是偷窃这种行为实在不好。所以才会有此果报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救,你去找王伟一起去原来那个文昌庙求求帝君,然后我给你开一个方子给他吃了,我想能够痊愈的,但是你弟弟恢复到以前也得十年八年了。
张燕十分虔诚的和王伟去了原来去的地方,那地方不再是那所农房,而是文昌帝君庙,所供奉的文昌帝君塑像,居然和那个小女孩哥哥一模一样,只是看起来成熟许多,而边上的两个仙童和两个女孩也一模一样,张燕给文昌帝君磕头后求了文昌帝君帮帮弟弟,弟弟年龄小贪婪不懂事,以后一定多做功德为弟弟祈福,王伟也在一边上虔诚的祷告,感谢帝君送珠,也希望原谅张强的无知。后来回到家给张强吃了祖师给的方子,张强果然一点点好了起来,只是记忆力不在是以前了。这就是人做福报和贪婪的下场。许多事人在做,天也在看,不是不报时辰不到而已罢了。
no.93
邙山告阴状
相传很久以前,昆仑山上住着一位老道和他的两个小弟子,他们整天在一个仙洞里修行。一天,老道对两个弟子说:“我要去天外一个朋友那里作客,这口大锅里煮的是从东海抓来的一条蟒,锅下面要不时架上柴禾烧,锅内要不时地加水,千万记住!”说完骑鹤而去。
这样,两弟子就天天给锅下架柴,锅内加水。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师傅还没有回来,两个小弟子有点急了。一天,一个对另一个说:“师傅不知几百年后才回来,我俩何不下山一玩呢?”另一个也早有此意。于是,俩人把火生得旺旺的,锅里添满了水就下山去了。一路上他们玩得开心,但总放心不下师傅交待的事,于是就在一家酒店买了些酒肉匆忙赶回。可是,火早已熄灭了,水也被黄蟒喝干了,只见那一条黄蟒正向东海方向逃去,所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黄水道。他俩慌忙沿着黄水道追去。黄蟒发现了他们,急忙改道向北面奔去。他俩赶忙抄近路去截,蟒一见乱拐一阵,又向东海奔去了。这条蟒拐弯留下的水道,就是今天的九曲黄河。再说师傅回到仙洞,一看锅底火已熄灭多时,锅里黄蟒不在了。连叫小弟子也不应声,什么都明白了。他大叫道:“两个小畜牲放走了孽蟒,使它又要祸害人间了。”立即骑鹤追去。
两个小弟子追到天黑,眼看着蟒逃进了东海,正想休息,老师傅骑鹤赶到。大喝一声:“畜牲!你俩使黄蟒给人间留下了灾害,那你俩就永远守住这水道吧!”说完,两个小弟子便变成了两座山,永远守在这水道的两边,人们就把这条黄蟒留下的黄水道叫黄河,把两个小弟子变成的山叫追蟒山。后来,黄河南岸的人们觉得追蟒山不好听,就改叫邙山,一直沿用到现在。道家仙尊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观以奉祀老子。邙山因为是阴阳相汇之地,自然也是阴司很重要的一个判官办案之地,因为此处乃是历代的皇陵也是很多达官贵人埋葬的墓葬地,号称有上万座古代陵墓的风水宝地。邙山的阴司叫做芒山司,比如说阴间也是有行政级别的,镇村级别一般是土地阴司,也就是所有去世的阴人都要去土地庙先报到,然后去县级别的城隍等待去阴间。城隍相当于县官,而在高一级别城隍就是地级市,省级别了。阴间也有特别司,比如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阴气聚集比较旺,也就是阴人多,重要的墓葬多的,会设一个特别的办事处,也就是司城隍。司管辖的面积也很大,基本上周围的大事小情都归这里管理,这里阴间每一段时间会委派一个判官值守。类似于特别行政区一样的地位,但是邙山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还兼顾着看守阴司的入口的任务,还有杂七杂八的事项。
邙山下面有村庄,村里面有一个出外面经商比较成功的商人叫刘柱,刘柱自幼双亲都去世,是村里面的乡亲用百家饭给养大的,刘柱十六岁就跟随一个木匠出门学徒去了,头脑灵活的他在学了几年木匠手艺之后发现在外面倒腾海鲜很挣钱,就放弃了本职行业干起了海鲜生意。因为沿海城市的海鲜生意也是争的你死我活,十分聪明的刘柱就召集了很多来自家乡的老乡帮控制了当地的海鲜市场,成了当地海鲜最大的供应商,在码头也是鱼霸一类的人物。他在十年间就成了亿万富翁,还带动了不少村里面的青年致富,在老家刘柱可是一个善人一样的人物,捐助了不少学校,修路的善事。但是在他所在的海滨城市,他的名声却是不是很好,因为常年的明争暗斗,他积累了不少的仇家,到了四十岁的刘柱很懂得急流勇退,将自己的生意都转手,回到老家盖了大别墅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