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上经营的种类不是很多,刀削面,要不就是那种手擀面之类的面食,还有馄钝和蛋炒饭,这个蛋炒饭也是后来根据许多人的喜好加上去的,女孩的父亲原本也只是会一些面食,那都是原来他在工地食堂帮忙和面食师父偷学的手艺,原来他只是在家里面做,没想到到老了还是能够维持生计的一种办法呢。所以老爷子就很认真的做面食,虽然他的面食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大厨,但是也别有一番味道,只是在这里许多人是南方人,他们还是喜欢吃米饭。当然干巴巴的米饭实在是没有办法入口,于是蛋炒饭成了唯一可以贩卖的理由,最开始老爷子的蛋炒饭实在是没有办法把握火候,毕竟他是吃面食长大的,不太习惯天天做这个。后来还是他女儿来做的,也奇怪他女儿做的蛋炒饭真的很不错,可能是天生有这个手艺吧,于是这个小摊上其他面食来了都是老爷子来做,姑娘打下手。等有人喜欢吃蛋炒饭了,就是他女儿来做了。
小摊和城管来回斗了一段时间,几乎是城管来了之前就走,然后城管走了小摊又开始营业了。后来城管的队长找到这些小摊的摊主,你们愿意不愿意每个月出五百的场地费,出了就可以在这里干。后来这些小摊的摊主一块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能够安稳最好。于是父女俩和大部分摊主一样,每个人上交给城管五百元的场地费。然后就在这里光明正大的营业了,小摊也有固定的位置了,在所有小摊的中间,位置不算正,也不算远。每天的生意还是照样红火,许多人吃惯了小摊的面食和蛋炒饭。所以每天有固定的客人来光顾,有的时候爷俩因为太过于劳累休息一天的话,还是有人会找的。所以这个小摊的生意还是很好的。小摊基本上是概不赊账的,因为是小本生意,也真的没有人会因为吃一碗面而欠账的。不过也有头一天吃饭没有钱,第二天给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可以理解的。小摊面对的街对面是一片工地,工地没有开工,一直都是一片荒地。突然间这个春天工地真的就开工了,这对于这群在这里维持生计的摊主的确是一件好事。因为工地一旦开工就意味着工地的工人多了起来,他们自然会成为这群摊主的消费群体。工地的开工真的就带来了好消息,许多的工人都接踵而至,他们晚上会成群结队的来这里吃东西消费,这样这群摊主的生意就会更好了。
小摊更加忙碌了起来,有时候父女俩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一到晚上这群人都会来到小摊吃面,有的会在其他摊位上要好了菜专门跑到爷俩的摊位上喝酒。于是精明的父亲加上了啤酒,白酒。让这群人都能够在这里消费。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个工地的工人二十多岁叫小鱼,他有点与众不同的就是喜欢欠账,他最喜欢吃姑娘做的蛋炒饭,每次都是那种狼吞虎咽的样子,蛋炒饭真心不贵,一碗才五块。小鱼是工地里面的奇葩,就是一个搬砖的小工。他第一天上工就把工长给骂了一顿,原因是工长让这群小工中午不要休息,往楼上搬砖。小鱼是一个直脾气,就觉得不公平,工长就说;就不公平了,看你细皮嫩肉的就不像一个干活的,不想干,滚!小鱼没克制住自己,直接把工长给骂了,工长现场开除小鱼。因为工长是工地除了经理最大的头,谁敢得罪啊,当大家都以为小鱼肯定完蛋的时候,第二天小鱼准时出现在工地里面干活,许多人猜疑的问小鱼为啥,小鱼就说他没权利开除我。工长的解释是,看在他老乡的面子上,因为他是他老乡老刘介绍来的,可是老刘只是工地里面看大门的。显然这个解释有点太过于牵强,但是小鱼真的以后就没有提出过意见,工长也没有在为难过小鱼,好像井水不犯河水一般。
但是小鱼真的兜里面经常没钱,他在工地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缘,因为他不太爱说话,干活的时候也不太喜欢和别人搭伴,工地里面的工人基本都是同乡和同乡,人家本身就是成帮结伙的,而小鱼除了有时候会去老刘那里坐一坐之外,就是去工地外面吃蛋炒饭,因为小鱼真心吃不惯工地里面的饭菜,的确难吃,和猪食一样的。但是工人们都吃习惯了,小鱼早上和中午只吃馒头,到了晚上就跑到小摊上吃蛋炒饭,也不知道这个小鱼有多爱这个蛋炒饭,反正是每天都吃。他第一天在这群摊位中来回转悠,走到中间看到上面有蛋炒饭卖,就问有吗?姑娘抬起头看看他说有,小鱼像是和定住了一样说来一碗,接着就坐在哪里等着吃,他本来不想看到老爷子黑漆漆的手来做蛋炒饭,但是看到姑娘在做蛋炒饭,就把心给放下了。当饭端到他边上的时候,他深深的闻了闻然后狼吞虎咽的就吃了起来,姑娘很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接着就不说话了。小鱼最开始还是能够每天给钱的,后来吃到快月底,小鱼说这几天没有开资,开资了一块算。姑娘看了看父亲,父亲点了点头。就同意了,可是这个小鱼真的就是欠账大王,到了月底又说家里面需要钱,自己生活费都没有了,所以这个钱还要下个月给,他看着姑娘的脸,姑娘这次没有看父亲,低下头等着她爸说不行,没想到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下个月一定要给啊,我们是小本生意。小鱼说一定给,放心吧,于是他又在小摊上吃了一个月的蛋炒饭。到了这个月底,小鱼就再也没有出现,许多人都骂小鱼是一个骗子。有人出主意说,小鱼是看门的老刘给介绍来的,问问老刘这个小鱼怎么回事。于是父亲去问了老刘,老刘说我也不认识这个小鱼,只是他给了我一百块钱,让我介绍他来上班啊。这样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父亲对女儿说;我感觉小鱼不是那样的人,我从他眼睛里面看到了真诚,女儿点了点头。从此再也没有提这件事。这件事后,小摊就再也没有欠账给任何人。因为是小本生意,真的是赔本不起。这件事渐渐被许多人淡忘了,转眼间到了深秋,这个天气是最遭罪的时候了,做小买卖最怕的就是过冬了。这天没有多少生意父女俩在摊位上聊天说说以前的事情,姑娘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父亲原本是有家庭的,就是因为领养了这个孩子,全家不愿意在搭理他,他带着这个孤儿跑到外地生活,转眼间已经是二十多年了,姑娘出落的落落大方,虽然和父亲一起做小生意,也掩盖不住美丽的脸庞。父亲抚摸着姑娘的脸说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愿什么时候了结,把姑娘嫁给去父亲就打算回到老家去生活。姑娘说;爸我不打算嫁人的,我想陪着你到老,你抚养我太不容易了,父亲说;傻孩子,哪有女儿大了不出嫁的,当初领养你不就是希望你能够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家。姑娘的热泪已经顺着脸颊而下了。这个时候,从路边行驶来一辆奥迪,从车上下来一个司机开门在前面,然后从里面钻出来一个差不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副老板的派头,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下车后来到摊位前就深深的给父女俩鞠躬。父女俩有点吓傻了,有点不知所措。这个人明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老板派头,因为车上陆续下来了三四个人都是围着这个人的,父亲还是能够见多识广说道,先生您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