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不是在铁上跳,而是直接在火上,看的人无不目瞪口呆。不到半个小时,老头哆嗦着身子,神开始上身,接着在黑暗中牛占看到一股风,接着吹到牛力身上。老头继续念叨着咒语在火上来回的跳,不一会牛力真的就起来了,然后就喊着要水喝,说是走了太久的路,太累了。老头跳着跳着就背着烟袋直接从火上走了,留下来几个在水泥地上面的脚印。第二天牛占发展,这老头的脚印留在了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小坑。而牛力从此不再偷懒,变得判若两人一样,勤快起来。和他爹一样在后山种地,从来没有闲过一天,让牛占非常高兴。金箔家谱起来,牛占觉得自己的责任真的不小,还给牛力说了一个离了婚的寡妇。
no.77
养生泉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或者是做慈善工作,比如放生啊,捐助啊,供养啊,甚至就是修个神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者是练就一身的本事打通阴阳二脉,武功高强。要不就是开个国学班,自己边学边教授别人国学知识,就是修行了。其实不然,这些只是修行的一种,当然目前开设国学班比较火热,许多求财的人还是本着初心为了挣钱而努力了,算不得什么修行了。而诚心修行的根本在于什么呢?这是我多年来修行中遇到令我最难于理解的一件事了,其实修行最根本的初心就是改变自己,就有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朋友问我,怎么样去改变他和家人之前的关系?因为似乎他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总是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中,我告诉这位朋友,你去念诵一百万遍【楞严经】因为是很虔诚的一位信徒,他真的就去在做了。这件事他一直虔诚的在做,但是他觉得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他本人的脾气和秉性都一直在改变,他问我为什么?我说渡人先渡己,这个道理要明白,无论你做在做的功德,做在多的善事,真的在努力修神通,也真的努力在修武功,可是你的习气改变不了一切等于白修,说白了就是许多事修行就是在修自己的心态,自己修明白可以才能去教化别人啊!整天阿弥陀佛,然后在骂人的人不算什么修行者。
古人老祖宗,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我们的文明真的可以享誉世界,就目前来讲许多的西方国家或多或少的都在学习我们之前的文明,他们的绅士风度,他们的文明教条我们几千年前就有,从古代圣人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真的是:仁义礼智信的时代,我们目前是什么?我们目前在退化,科技在发展人类在退步,科技发达了,人类变得更加的野性了,和之前的古猿人是一个样子了。直接就是食物,财物一样就赤裸裸的和不文明的社会挂钩了,别争辩自己看就明白了。最早的太上感应篇书写,天地之间是有管理过错的神明的,照着这样的教条真的有很多人足够下地狱的资格了,按照犯罪的轻重来消减年寿命,目前我们自己制造的恶果将我们自己给送到断头台的的确不少。按照书写的刑罚我们活着的一百天叫做一算,而十二年呢就叫做一纪,所以有十二生肖一说。人作恶是根据福报来算的,有的人前世福报多了,挥霍掉了自然就没有了,欠下阴债后就减寿,有些人怨恨别人也是,所谓红眼病就是一个折损福报最大的一种。
而我们今天讲的故事就是这样的类型,人贪心不足一直有着蛇吞象的心思,人心总是难测许多事都是人心所致。下面开始讲我们的故事了,有一些人说老烟袋锅子的故事前面的好看或者是是前面几个故事不错,后面就看着好像不太那么有意思了,其实原因是后面的故事都是教育人为主,许多人看着看着就好像没有那么离奇了。这点不是的,其实老烟袋锅子故事的确精彩,但是一定要以教育人为基础,我们的故事宣传善念,如果是有善念的人自然就看的明白了,故事精彩不精彩在于看故事的人的心态了,一个好故事是需要看静心来看,来明白和清楚的。所以故事就是故事,不要太在乎,修行即是如此,不要太在意其他的事物,自己开心就好。
说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山,山下有自然形成的景观,美不胜收。在此前因为这个山区比较封闭加上没有一条能够进山的大路,这个山的自然风景和原貌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原始森林的树林茂密,各种野生动物在此地繁衍生息,加上大自然贡献给人们的礼物,那些山上的山野菜,野生蘑菇特别多。而且山上很少有人类涉足,这就是最自然的地方了。山中有一股山泉水,这水的味道特别甘甜,加上山泉水的清凉凡是能够品尝到此山泉水的人们都赞不绝口。可惜因为道路崎岖加上山路仅有一条野路难进,所以这股山泉水能够喝的人也是特别的稀少。
山下很远有一个小村庄,小村庄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加上基本远离人烟。所以村庄居住的人都是世世代代没有出过几回山的人,改革开放后有一些人出山就再也没有回来,所以本来就人烟稀少的小村庄显得更加的落寞了。因为村庄的小所以村子里面的人都基本是亲戚,村里面大约原来有七八十户,许多人搬走之后村子里面就剩下十多户人家了,这些人都是故土难离的老年人居多,也有几个娶不上媳妇的懒汉。这个村庄目前还没有通电,还是靠着点煤油灯生活的村子,因为远离人烟这里的人都是自给自足,吃的用的基本都是自己养殖种植的。村子里面的人都是世代居住在此地,据说是这个村子是在明朝末期到此地的流民所聚。都是不想清朝统治,忠于明朝的汉民,他们和缅甸果敢族一样坚强,原本在野地里面建立村子的人们居然也生存到现在,村子里面的老百姓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寿,这个村子活个百八十岁都和玩儿似的,曾经有记录在清朝咸丰年有一个老人活了160多岁。但是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里面,只能说试村子里面的传奇而已,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人们还是要生活早出晚归的做活,村子里面靠天吃饭自然是种地为生了,一年的收入没有多少,而且出山的路十分的艰难,一年到头都在村子里面生活。
时代在变迁,人也在变,突然间山里面修上简单的公路了,因为村村通的政策,村里面开始通电了,通电了自然要有路了,政府出钱出力给村子里面修了一条不太宽敞的小路,虽然不太宽敞但是毕竟也是走向山外的出路,村里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家家都有电视,收音机成了藏品,家家都有了电器,虽然村子还是人口人但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明显多了起来,那就是从电视上了解外面。村子里面的老百姓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都感到很稀奇。改革开放几十年,环境开始恶劣了许多人们开始注重养生,这个村子最开始有了一些外人来活动,村里面的老百姓感到很稀奇,也特别热心的招待外来的客人,有一个精明的懒汉叫王宝宝,他爹妈都很大岁数了,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媳妇。他发现外来的人开始渐渐多了起来,就把村子里面闲置的房子能联系到主人的都买了下来,不能联系的都利用起来。用这些房子开了农家乐,挣了一些钱。小村子因为原始的村貌,从明朝开始就有的建筑成了世外桃源,我想许多人都看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其实在许多人心目当中都有这么一个桃花源。经过媒体的报道人们开始蜂拥而至,这个小村子成了充满商机的地方,许多出门打工的原来村子里面的人,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这个村子经过媒体的渲染,成了一个长寿村的标杆,许多的达官贵人,有钱人都不差钱的租住在此地,王宝宝发了大财,家里面也成了村子里面的首富,修了很大的宅院,娶了外村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