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之内,能以太乙天仙的修为晋升到总院修行的弟子,是一届。
在百万年内突破大罗的为一代。
从崇山书院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代,近两万弟子。
尤其随着不周山人族数量的不断增长,每万年成就大罗的弟子,也在逐渐增多。
尤其是第三十代,百万年内,一口气出现了八百九十六位大罗。
而且,三千万年下来,徐君明已经不是崇山唯一的大罗金仙。
“还有我崇山的弟子?”
“是。”
“什么修为?”
“大罗真仙中期。”
“能获得伏羲的信任,看来他在宛丘的地位不低。”
“白元行在宛丘任‘遒人’。”
“遒人?”徐君明诧异道。
“遒人是王的近臣,主要负责下达王命,宣布政令。同时兼有征求意见、下情上达之责。”
徐君明了然。
遒人相当于后世王朝皇帝身边的翰林,地位不高不低,但权力极大。很多时候被人称为‘内相’。
“如此说来,宛丘已经出现了官制?”
“是。”
“伏羲以三正,六事统领诸事。车正主管刑狱和战事,牧正主管钱粮和百工,庖正主管官员任免和祭祀。”
防风藏山把六事简单的说了一遍。
看得出来,伏羲的官制还很原始。
比起崇山境内复杂的官制,简单了太多。
“既然是伏羲亲来,你就替我去迎接吧,别怠慢了。”
“弟子遵命。”
“不过伏羲希望能在我不周山境内游历一番。”
“可以。但不能进入崇山书院。”
整个不周山地域内,数兆兆兆亿人口,被一个庞大且精密的制度管理着。除非通过崇山书院的完整培养,否则谁也弄不清这套制度的完整面貌。
照搬只会出现不必要的混乱。
所以他到不担心伏羲游历。
至于那些提高生产效率的傀儡和机关法器,他也没有在这里普及。
整个不周山地域的生活和生产水平,跟华夏古代没什么区别。
都里镇外,伏羲、白元行、太皓三人正在凉亭中休息。时间不长,一道遁光风驰电掣而来。
“来了。”
三人心中一震,连忙站了起来。
遁光瞬间停下,一个身穿麻衣,身高近丈,体魄雄壮之极,面目粗豪却目光幽深的大汉,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股渊渟岳峙的气息,以及内敛的强横气息,透露着眼前人的不凡。
白元行连忙上前躬身施礼。
“崇山二十三代弟子白元行,拜见藏山执事。”
崇山书院自成立开始,就以七位执事共同掌管书院庶务。
三千万年下来。
一开始的七位执事,有两位陨落于天劫之下。
剩下五位一路从大罗天仙,晋升到了大罗金仙。
防风藏山便是其中之一。
挥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后,目光直视中间那位身穿黄色麻衣,气质华贵的中年人。
抱拳一礼。
“防风藏山,见过天皇氏。”
伏羲虽然还没有受封天皇,但已经得到河图洛书,突破大罗金仙的他,几乎板上钉钉会成为人族天皇。
提前以此称呼,中间有恭维的成分。
“伏羲见过防风执事。”
虽然不明白此人在崇山内的地位,但对方大罗金仙中期的修为,便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客气,老师令我带天皇在崇山境内随意观看,最后他会在不周山等待您的驾临。”
“那就劳烦防风执事了。”
防风藏山微笑着点了点头。
“请。”
“请。”
两人走在前面,太皓和白元行跟在后面,一行四人朝西方走去。
离开都里镇后,时间不长,远方出现了一片金黄。
还未靠近,一股淡雅的香气沁入肺腑。
伏羲瞬间停了下来。
细细观察,这是一种高达三丈,叶片宽大,荟穗长达三尺的灵根。
虽然这灵根的等级不高,但如此大面积种植的灵根,他还是第一次见。
“防风执事,此为何物?”
“这是黄粱灵米。”
“可是果腹之物?”
“正是。”
伏羲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华胥氏内部也有种植,但不成系统,果腹仍然依靠狩猎和采集。
“这黄粱灵米可否容我品尝一二?”
“圣皇要品尝,当然没问题。不过此地这些黄粱灵米,都是有主之物,我们到前面县城饭庄内享用不迟。”
“任凭防风执事吩咐。”
“请。”
伏羲跟随而去,一路上看着周围的黄粱灵米。
整整齐齐的样子,显然种的时候,有严格的法度。
田地间野草稀疏,如果不是经过专门的清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
这是一片经常被照顾的田地。
其背后引申出来的意义则是,不周山人族已经放弃了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转而成为耕种为主。
比起渔猎,耕种的危险性更小,收获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能带来人口的急速增长。
在防风藏山的带领下,时间不长,一个九十里的方形城池出现在面前。
建造坚固的城池,抵挡敌人或者野兽,几乎是刻在人族骨子里的基因。虽然徐君明并没有强调,但不周山人族各部,仍然在每一个人族聚集地,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池。
伏羲简单的打量了一下,从进出城池门口众人穿着打扮和神色来看,他们生活很富足。
而且,出于他预料的是,人人都有修为在身,只是不怎么高而已。比起华胥氏的部民,弱了很多。
“因为安逸的生活,所以懈怠了修为吗。”伏羲心道。
进了县城,周围的一切,对经历了现代生活的徐君明而言,古风古韵,相当于秦汉时代。
但对于习惯部落生活的伏羲而言,却透着一种难言的先进性。
事实上,现在的人族虽然是部落制度,但并不意外着他们原始。
毕竟上古时代人族发展了亿万年,已经建立起了文明。
虽然后来全部被妖族摧毁,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下来。
这也是伏羲能建立起‘三正六事’官制的原因。
“房子倒是比华胥氏精巧了很多。”
四人随意找了家饭庄走了进去。
因为不是饭点,周围的食客不多。
随意点了些饭菜,防风藏山掐了个法诀,隔绝内外后。
“圣皇,请吧。”
微微点头后,看着碗里微黄色,透着清香的食物。
“这就是黄粱灵米?”
“不错,用水加火煮上一刻钟就好。”防风藏山笑道。
当年,他还没跟着老师修行之前,在族里也种过黄粱灵米。所以,对它很熟悉。
伏羲拿起筷子,很快就学会了用法。
“此物到是甚好,可以避免疫病入口。”
“圣皇果然不凡,一眼便看透了此物的妙处。”防风藏山赞道。
淡然一笑后,夹了一筷子黄粱灵米放入口中,略一咀嚼后,点了点头。
“甘甜可口,不错。”
太皓也随之吃了一口,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也是,以他的身份,身边自然不缺宝物。
黄粱灵米对普通人是好东西,但对修为已成的人,其中的灵气太过于寡淡了。
不过桌子上其它菜口味到是不错。
“防风执事,不知此物产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