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
小青鸟点了点脑袋,振翅朝东南方飞去。
徐君明带着护法神将,急速跟上。
如今不比之前,有相当于金丹三转,巨力无敌的吕盘在,只要不碰上金丹中期或者后期的邪修,便不需要怕。
但金丹中期和金丹后期的修士,无不是一方大势力的顶梁柱,轻易不会出动,哪那么容易碰到。
而且就算碰到了,打不过,凭借壶天神行术,逃还是可以的。
如今有了‘一梦黄粱’的‘虚空之桥’,瞬间千丈,金丹中期修士也望尘莫及。
所以,天下之大尽可去得。
而且自从吴家之事后,他便越发的明白。
“想要仙道修的好,横财夜草少不了啊!”
横财、夜草,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邪修身上来。
又能得资源,又能赚功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现在又有了资源消耗大户‘一梦黄粱’,徐君明斩妖除魔的心更迫切了。
所以他才让小青鸟这个天空侦察兵,帮他留意江汉三镇中的妖鬼踪迹。
小青鸟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带来了好消息。
不过这次徐君明颇有些败兴。
鬼确实是鬼,不过只是一只刚成气候的水鬼。
自己兴师动众的跑过去,颇有些杀鸡用了牛刀的感觉。
想了想,把伏魔金锁拿出来交给小青鸟。
“以后这金锁就给你用,只要你觉得自己能对付的鬼类,便自己捆来交给我。对付不了的,再通知我过去。”
“咻咻…!”
小青鸟乖巧的点了点头,然后兴奋的一张鸟嘴,随着一股吸力,伏魔金锁飞了进去。
它也跟毛喵喵一样,习惯把法器藏在肚子里。
估计妖修都有这样的习惯。
“走吧,回去休息。”
“咻…!”
小青鸟连连振翅,叫声中带着急切。
显然这小家伙初得法器,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试威力。
这种感觉就像小孩子刚得到了新衣服,总是想穿上试试一个道理。
“去吧,别乱跑。”
小青鸟点了点头,双翅一震,冲天而起,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看了一眼,徐君明回了梓家。
随后的三日,江汉三镇的魑魅魍魉遭了殃,兴奋的小青鸟,拿着十二层宝禁的伏魔金锁,又仗着徐君明在后面撑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把方圆一百五十里内,整个犁了一遍。
中间不少被它抢了生意的正道人士,想要抓捕。不过除非手里也有极品法器,否则基本被小青鸟吊打。
一时之间,江汉三镇的妖氛为之一清。
除了隐藏很深,修为高绝的妖鬼,普通鬼类妖魔,基本被抓光了。
几十只厉鬼妖魔,也让徐君明的法袋中又积攒了不少练法、炼器材料。
“今日就别出去了!”
拦住小青鸟。
“咻咻…?”
小家伙疑惑的看着他。
“先休息一阵,后面再说。”
夜路走多,终会遇鬼。
小青鸟虽然天生不凡,但终究不过才出生半年,实力还弱。对付普通妖鬼手到擒来,但碰到厉害的,他怕自己来不及施救。
“咻…!”
小青鸟点了点头,立在徐君明的肩头,没有再出去。
“咚咚,道长?”
“进来吧。”
一身青色长袍的梓庆推门走了进来。
“道长。”
拱手一礼。
徐君明打了个稽首。
“居士安好。”
相互见礼后,彼此落座。梓庆眼神在小青鸟身上来回看了几眼。
“这鸟真漂亮,跟传说中的凤凰一样。”
梓庆心道。
“梓居士,来找贫道可有事?”徐君明主动问道。
“我想为家妹立一座衣冠冢,还请道长帮忙挑选一个黄道吉日。”
“此事简单。”
动用易卦简单推算一番。
“后天便是黄道吉日,梓居士可为令妹准备衣冠冢,到时贫道亲自为她诵经超度。”
抓紧把这姑奶奶送去轮回,自己也好赚功德。
“那就多谢道长了。”
“贫道分内之事,居士不必言谢。”
“那再下便告辞了。”
“居士慢走。”
两日的时间很快过去。
徐君明所说的黄道吉日到来,梓庆换了一身白袍,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白裙的美妇人,以及两个孩子。
家仆小三子左手中拿着铁锨,右手拎着香烛纸钱;梓庆手里则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
丫鬟小翠和美妇各领着一个孩子。
一颗黄粱米从梓庆袖中飞出,清脆的声音传了出来。
“有劳道长。”
徐君明单掌一竖,算是还礼后。
“各位,都准备好的话,我们启程吧?”
“道长,请。”
徐君明点头后迈步出门。
此时正是大清早,街上行人不多。
女眷和孩子,上了提前准备的马车。
一行人直奔城外而去。
梓潼身为梓家后人,自然要葬入梓家祖坟。
挨着对方父母的坟茔,梓庆让小三子,挖了一个一尺三寸长,七寸宽的墓穴。
把提前放在马车上的木匣拿出来放进去。
梓庆打开包袱,里面放着一双绣鞋,两双罗袜,一红、一白两件长裙,看尺寸和新旧程度,显然都是梓潼生前穿过的衣物。
扣好盖子,放上石板,再盖土。
时间不长,一个坟茔便立了起来。
小三子吃力的从马车上搬下一块石碑,徐君明看他脚步踉跄,多有不便,直接用法力搬过来,放在坟前。
“贤妹梓潼之墓。”
后缀一行小字。
“哥哥梓庆,嫂子于英红泣立。”
拿了三张黄纸,用土块压在坟头。
摆上贡品,梓家一家人全跪了下来。
大人孩子哭声一片。
徐君明神色肃穆,念了一遍‘太上度人经’,等梓家人哭声停止后,这坟茔就算是立起来了。
以后初一、十五,来上坟祭祀便可。
梓潼身处黄粱米中,看着自己的坟茔,想到过去种种,也是悲从心中来。
但遗憾的是,并未流下徐君明期待的‘鬼泪’。
为梓潼弄好了衣冠冢,梓庆一家人便往回赶,刚进武昌,就被人拦住了。
准确的说,是徐君明被人拦住了。
“道长,请留步。”
一个身穿青布短衫,做小厮打扮的年轻人,满面喜色的跑了过来。
“道长,还请留步!”
看他跑的气喘吁吁,额头见汗,徐君明停下脚步。
“居士找贫道可是有事?”
朝他躬身施礼后,小厮连忙道。
“启禀道长,小人是北城钱府下人,我们老爷吩咐小人,在武昌城中寻找道长踪迹。一旦找到,务必请到府上做客。”
“北城钱府?”
徐君明一皱眉,他不记得自己认识什么姓钱的人。
“可是城北钱万春钱老爷?”
梓庆坐在马车上问道。
“正是!”
小厮连忙点头,脸上一股得色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梓居士认识此人?”
梓庆点了点头。
“钱万春乃是本城名士,家资豪富,平时热善好施,广有功德。与新政府中不少要员关系紧密。”
梓庆脸上露出一缕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