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七十二种地煞气,其中先天气十二种,后天气六十种,合为地煞数。
清灵气与地煞气合为周天之数。
而玄霜阴煞就是六十种后天煞气之一,至阴至寒,酷烈无比!
煞气珍贵无比,若是用之祭炼法器,能提高法器威力和品阶。
“若是玄阴旗吸收了这‘玄霜阴煞’,威力必然能更进一步。”徐君明心道。
‘秘魔玄阴经’中可以用来祭练‘玄阴旗’的煞气有三种,‘玄霜阴煞’就是其中之一。
“不对。”徐君明皱起眉头,“玄霜阴煞至阴至寒,为何我在谷中的时候虽觉得寒冷,却并不酷烈,这不应该啊!”
“师尊有所不知。当初我在此布下‘青木回天阵’,借着阵法吸收淬炼‘玄霜阴煞’。后来弟子虽在天劫中兵解,但有‘蜃龙图’做阵眼,阵法威力并未削弱,这几百年来所产生的煞气都被阵法吸收,为弟子收集。”
“师尊手中那‘玉净瓶’中所装的便是‘玄霜阴煞’精华!”
徐君明想起破开棋局后,所得的翡翠色玉瓶。
“怪不得要用九重宝禁的上品法器来装,原来其中是‘玄霜阴煞’!”
“你何时转世?”
收了人家这么多宝贝,担下因果,当然要关心这未来徒弟。
“弟子先送师傅出去!”
话落,徐君明只觉得眼前光芒一闪,身边已经换了天地。不再是繁花似锦的小院,而是一个百十平左右,高一丈,点缀数颗夜明珠的石室。
石室内,除了一张石头做的云床,一张石桌,两张石凳,别无其它摆设。
徐君明此刻盘腿坐在云床上,在他对面半空中,一张五尺长,两尺宽的画轴熠熠生辉。
画轴中,青山四五座,树木森森,只在中间有一处城镇,看样子正是自己所在的何家庄。
感受了一**内法力,全都恢复如初。
松了口气。
‘蜃龙图’光芒一闪,陈霖的身影从中浮现出来,只是看上去有几分虚幻。
“师尊,弟子苦修三百年,终于补全神魂,这就要投胎转世。还望师尊能前往接引,收入门下。”
“我既受你三拜,收你束脩之礼,便代表收你入门,你如转世成功,我自会度你再入道途。不过,我如何知道你转世成功?又如何知道去哪找你?”
陈霖一挥手,一枚翡翠色的树叶,飞入徐君明掌中。
“这枚‘青灵叶’中存有弟子一丝神魂,若是弟子转世成功,它自会生光,到时师尊可请命理高人推算一番,找到弟子所在大概方位。到时,持此‘青灵叶’前往寻找,光芒越亮,便离弟子越近。”
“另外,它也是掌控‘青木回天阵’的钥匙,师尊祭练后,便可掌握大阵,自由进出。只是没了‘蜃龙图’镇压,大阵的威力下降了一半,但也足以挡住金丹中期以下的修士。”
徐君明点了点头。
“我记下了!…若是我中途道崩,也会把此事托付给同门。”
“哈哈,师尊精通空间遁法,智慧深远,行事谨慎,生具大气运,不会道崩的!”
陈霖朝徐君明深深一拜。
“等弟子转世归来,再来师尊膝下尽孝!…弟子去也!!”
话落,身体飞入‘蜃龙图’,画轴一卷,往地下一撞,一道黑沉沉,阴冥冥的孔洞出现,‘蜃龙图’飞入其中,通往阴间的通道随即关闭。
“忘了问他,那何家村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摇了摇头,徐君明跳下云床,找到洞门打开。
“哗啦…!”
流水声瞬间入耳。
入目所见,眼前乃是一个足有上千平,高五丈的广大山腹。
山腹中间是一口直径三丈左右的喷泉。
泉水倥偬,清脆悦耳。
奇异的是,水虽然在喷涌,却并未漫过周边的岩石。
洞顶一百零八颗夜明珠,星罗棋布,把山腹照的一片银白,纤毫毕现,仿若仙境。
欣赏一番后,绕到左边,推开石门进去,瞬间一股浓烈的火焰之气扑面而来。
两百平大小的石室中央,放着一尊半人多高,直径四尺左右的三足铜鼎。鼎下有一件三尺铜盘,铜盘炙热无滔,浓烈的火焰之气,从铜盘的三个气孔中窜出,炙烧这上面的铜鼎,让其不至于凉掉。
“居然直接打穿地脉,接引地火炼丹?元婴修士的神通果然难以测度。”
徐君明心中惊叹。
更让他喜悦的是这件三足铜鼎,乃是一件极品法器级别的丹鼎!
这样的宝贝放在外面,足够让所有大派抢破头。
但这丹鼎被陈霖用禁法跟整个洞府连接在一起,除非他能把整个‘青木回天阵’悟透,否则便取不走这宝贝。
除了丹鼎,周围搁架上还有一些玉盒和药瓶。不过基本都空了,找了一圈,徐君明只找到了几瓶黄芽丹,但因放置的时间太久,都馊了。
有些失望的仍回搁架,走出丹室。来到对面,这里还有一个石室,同样是一个两百平左右的空间。
石室中央放了几个蒲团,四周墙壁上开了三面石匣,每个石匣分上下五层,里面放着金书玉册,以及各种玉简。
显然这是一个类似茅山藏经阁的地方,只是这里的没有茅山那么多。
徐君明心中惊喜,他最喜欢和领悟各种奇功妙法。
随手拿下一枚玉简,神识浸入。
“郦公讲水经注!”
这是一篇听道笔记。‘郦公’便是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而‘水经注’相信只要读过历史的人都不陌生。
只是没想到这里的‘水经注’不仅记录了天下水脉,还是一篇修行水之大道的无上功法。
只是这笔记中并无功法,只有水行大道的感悟。
“好高妙的水之大道!”
只是在青铜镜的辅助下看了一遍,他的丹田中就出现了代表水道的符篆种子。
有些不舍的放下,再拿起后面的玉简。
“石南子讲道三言!”
这又是一篇记录水道的听道笔记。
徐君明扭头一看,发现旁边墙壁上刻着一个‘水’字篆文。
这面墙壁石匣上下五层,从上到下分别篆刻‘金、木、水、火、土’五个篆文。他拿的是中间石架上的玉简,自然都是关于水行大道的记录。
中间墙壁石匣同样上下五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阴、阳、风、雷、幻’。
最后一面墙壁石匣,从上到下依次是,‘阵、丹、器、兽、杂’。
看着林林总总二三十册金书,近三百枚玉简,徐君明心中火热。
他很想留下来,把这些金书玉简全部看完。但还有一个月时间就是雁荡山长春谷两派大比,他还想要千年朱果所炼的白阳丹来增加修行,实在不能错过。
“只能留到以后了!”
拿出陈霖所赠的记录‘青木上元功’,以及其修炼心得的金书。想了想,从法袋中拿了一枚空白玉简,把后半部‘青木上元功’的内容录了进去。
倒不是他吝啬,不给于颖姑功法原本。而是这上面记录了‘青木回天阵’的内容。徐君明打算把这里当做自己的洞府,自然不想护洞阵法流露出去。
记录好后,把‘青木上元功’金书放到代表‘木’的搁架中。然后把之前得到的‘浮空子问道信陵真君’、‘秘魔玄阴真经’‘阴冥子修炼手札’、‘崔海客说房中术’,‘九天都篆神魔大法’,‘蛊神经’,分门别类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