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嫔的话说完,我听她这么说也只好晚上再试试。毕竟是我自己要求的跟过来,现在到了这种生死关头,我的本事能帮上忙那是再好不过。
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能凭着一张三百年前的图找到宝藏,但是在经过这么多事后,我发现在黄河边遇到的种种事,最后的节点却都汇聚在了那个藏宝地之中。
我问过怪人,他有没有梦到过那个藏宝洞里会有什么。
怪人回答我说,在那个有些诡异的地方,应该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而他的梦中,那里还有数不清的孤魂。
我试着想了想他说的画面,然而不由自主地激灵出一身的冷汗。
洛嫔他们是为了财宝去的,怪人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念去的。似乎只有我是以一种记录者,见证者的身份去的,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那种感觉十分微妙。
让我有些欲罢不能,即便有可能会因此而丢掉性命在这片黄土中。
这天的白天,好像各位的漫长。我在背阳的地方盘坐,试图让自己进入到那种静的状态,试着感应到仙窍,来呼唤保家仙姑奶奶,希望能借着她的帮助来进行堪舆风水。
虽然在背阳的地方也支着防风布,可是那灼热的温度还是让人心神难宁。有些人感觉已经受不了,躺在地上连动都不想动了。
那个戴帽子的女生一直不肯和我照正面,这会儿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渴的,整个人推诿不振地缩在阴影的地方。
怪人走过来坐在我旁边,自从水开始有点不够用后,他就没离开过我太远。
而他几乎不说什么话,之用一双平静到没什么起伏的眼睛一直扫视着周围的情况。
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他坐下来后对我说:“那个女人,她脱水了。”
我一愣,接着明白过来他指的是那个帽子女。但是这件事,我不方便插手,只能去转告洛嫔。
洛嫔现在的任务也很繁重,几乎所有人的希望都在她身上,物资的调配也需要按天算好,听我说帽子女可能脱水后她二话不说跳下土丘,把帽子女推了推,然后拿出自己的水壶让她喝下去一些。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怪人很难得地开口说,“再有三天,再找不到水源的话,人还能坚持,马坚持不了。如果马倒了,再想从这个黄土地上走出去,难如登天。”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洛嫔皱着眉问,她对怪人的意见似乎很大。
怪人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意外的话:“你们现在折返,还可以安然无恙。她的情况也不好,现在回去,她还能有救。”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表示激烈的反对:“开什么玩笑,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艰难和努力,好不容易走到现在。怎么能就这样原路返回?”
持这种态度的人占大多数,而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不说话的,显然是默认想折返的。
洛嫔两边看了看,她是领队,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觉得,折回的想法虽然保险,但是真的有点可惜,这样前功尽弃等于先前吃的苦头都白费了。
而这帽子女的状态又不好,折返回去又要七八天,路上又没有清水可以供应,她能不能活着离开这片荒原,实在是个未知数。
持两种意见的人争执不休,洛嫔最后看向还没发表意见的我,她叹了口气,问:“你怎么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一不留神,这么大的担子压到了我的肩上。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我投了过来,目光中各种情绪都有,我一下子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我艹……
“这···”我感到有些口干舌燥,洛嫔看着我,似乎是真的等着我做出一个决定。我的意见也许对这群盗墓贼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但能让洛嫔有一个做出决定的理由。
我咽了口唾沫,抬头看了眼太阳。而就在这时,我忽然看到有一道模模糊糊的白影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看到那朦朦胧胧的白色影子,我微微一愣。下意识觉得那可能是柳白絮,连忙定睛一看,但仔细看却没看到人,反而是一道模模糊糊的影子在那远处朦朦胧胧。
“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也顾不得看到的是真是假,连忙指着原处大喊。
众人转过视线往那个方向看去,各自的表情皆有不同。洛嫔拿起望远镜眺望,顿时有些激动了起来:“是山!是山峰,你们看!”
她激动地将望远镜递给身边的人,我作为发现者也拿到了一支望远镜,调好焦距远远看过去,就看到有一条起伏不定的山脉,在大地的尽头处,好像即将腾空而起的飞龙一样!
那山脉的中间一段可以看到有两道冲天而起的山峰,立在一处豁口处,犹如两支冲天的龙角。
这应该是地图中描绘的龙口,和龙山,那两道山峰就是作为龙口标志的龙角峰!
顿时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原本的燥热和苦闷气氛,都被欢欣雀跃的心情冲淡。长途跋涉这么久,又在黄土坡地中历经苦难,终于在徘徊于放弃还是前进的最后一刻找到了龙山的所在!
如果是这样,财宝几乎是近在咫尺。
但是在最初的欢欣兴奋过后,我随即冷静了下来,想到了一些问题。
三百年沧海桑田,足够一个王朝覆灭。那藏宝洞是不是还在?藏宝洞里的暗河是不是还在?是不是会有危险?那三个当时顶聪明的人,设置下了什么防人盗掘的机关?
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直到我们到那里,亲眼见证之前,恐怕都只能是猜测。
等到傍晚,天气转为阴凉,好像要把大地掀翻的风沙也减弱了许多。众人开始出发,向着龙山前进。
而正所谓,望山跑死马,以前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此刻是真切感受到了。
看似近在眼前的山峰,一路颠簸,认准了方向的策马飞奔也从傍晚跑到近乎凌晨的时候才到了山口的位置。
山口处有些高,高耸的龙角峰近看十分有魄力,好像两把破天之剑!也不知道是天生如此,还是被这地方的大风消磨成这样的。
洛嫔让大家纷纷下马,小心翼翼地靠近山口。那天的月亮不大,天上只有星星点点的星光,根本照不亮路面,大家都拿出一路上舍不得用的手电,照着路前进。
山势起伏不定,越是接近龙头的位置,越是能感受到那种地龙脱困,将要冲天而起的那种气势,也难怪古人会将之形容为龙山。
而这种龙山的内部,通常都会有比较特殊的矿石,形成辐射。这种辐射古代人不懂,有些将之理解为风水,在地图上有写近龙山则身重,如泰山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