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草长莺飞,清风明月,渊并不觉得这个孩子会说真的,只是随意地陪着他,这个时代,吃饱饭是太难太难的事情,而饥荒一旦出现就会扩大;像是这个孩子说的那样,所有人少吃些,更是难,又有谁有这样的声望呢?

十五岁的少年道人,拉着五岁的孩子。

或者说,被拉着往前走,走过琅琊的大街小巷。

繁华,哪怕是虚幻的繁华,对于那自少起就历经痛苦的少年道人来说。

这也已经是极为难得的经历。

他们看到罗列的货物,看到绫罗绸缎,看到最新鲜的水果,看到繁花。

他不知道,岁月漫长,在未来,这双目明亮的孩子,真的去治理一个国家,江南的吴,占据大半天下的魏,兼并九州的晋,都有两次被记录于正史的饥荒灾年,史书上落一字饥,落在这个时代,可能就是无物可吃,是易子而食。

唯独那继承大汉之名的国家,并无一次饥荒。

民咸无怨。

而为了给那孩子调养身子。

渊必须要不断地尝试新的药方。

但是很多药物,在药铺子里根本没有,又或者价格太贵,渊问过几次,诸葛家也找过几次对应的药,可是药性太差,摆在面前的时候,那少年道人都只是摇头,最后干脆自己背着药兜子,提着小锄头往山上走。

好在他跟着老师张角走南闯北的,身子虚弱,脚力还凑活。

一来二去也找到了不少的药。

可是自己的身子始终无法被养好,他也就看开了,这一天找到一株上等的好药,小心翼翼地放回了背后的药篮子里,少年道人突然察觉到一丝丝故意被泄露出的气息,先是心里慌乱了下,然后很快眉目平静,抬起头。

看到在这一座郁郁葱葱的山脉上,不知何时立着一位姿态雍容,气质尊贵的女子,风姿缥缈,少年道人擦了擦汗,将药锄子挂在了腰间一侧,拱手微微一礼,嗓音平淡,道:“贫道有礼了。”

那位雍容女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他,打趣道:

“分明心里还有些害怕,怎么还装出这一幅镇定的样子来?”

少年道人默然不答。

他站在这里,却没有谁会在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站在身后了啊。

女子伸手一指,旁边就出现了亭台和石桌,她邀请少年道人坐下,道:

“又见面了。”

“我心里一直有一件事情很好奇,所以来问问。”

渊不知此人所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女子也不点明,只是笑问道:“我看你身子虚弱,应该是天生亏损,根基破碎,终其一生都无法在修行上攀抵高峰,更会被病痛缠身,无法痊愈,对吗?”

渊道:“道友的眼力很好,又何必要问?”

女子摇了摇头,只是噙着一抹笑意,道:“我只是想要问一问。”

她的声音顿了顿,问:

“将军,你可曾后悔?”

渊被这一句将军惊得心神激荡。

他误以为是自己黄巾军三十六渠帅之一的身份暴露,只是他经历过了很多事情,能够勉强稳定住自己的内心,没有直接惊呼出声,但是十多岁的小道士,抿着嘴唇绷着脸,还是被那雍容女子看出了端倪。

后者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

心中生出戏弄一下尚未成长起来的小家伙的念头。

渊闷声道:“您认错人了。”

女子轻笑出声来,伸出手指虚点着渊的心脏,道:“认不错的。”

她再度询问道:“怎么样,后悔吗?”

少年道人问道:“后悔什么?”

女子噙着一抹微笑,道:“有很多,譬如也可以怨恨,怨上天对你太苛刻,给你这样一副身体;也恨你会来到这个时代,而不是汉代最强势的时候,也可以后悔你的过去。”

她声音顿了顿,让渊几乎以为这雍容女子指的是流离失所的黄巾经历时候,女子才慢慢地道:“比如,可能就是你的过去曾经做过某些事情。”

“才让你今生过得这么苦。”

“如果是这样,难道不值得后悔吗?”

病弱的少年道人坦然道:

“前世今生,不过是虚妄,我却不信。”

“至于为何这个时代……”

他想到过往,有微笑着的少年道人,教导他怎么种麦子的老者,有用肩膀扛着他到处走的刘牛,神色柔和下来,少年道人双目清亮,嗓音柔和回答道:“上天从不曾厚待于我,可是也没有半分苛刻。”

“我想,就算是你和我说我过去曾经做过某些选择。”

“那么,也是不会后悔的吧?”

雍容女子讶然看着他,然后笑着点头。

少年道人心底温暖。

他不再担心和害怕,向那女子点了点头,提起药篮子。

然后转身离开下山。

下山的时候,背后的女子似乎欣赏,又似乎升起了一丝不服气,突然笑道:“你现在不会后悔,但是未必未来不会后悔。”

“小道士,我们过些年,还会再见的。”

“到时候,我再问你这个问题。”

渊一气下山之后,回过头看不到那座山,还有那个女子,这才松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的审视总会无形中带给他一种巨大的压力,就仿佛往日曾经见过一样。

而且很有可能还有些过节。

渊没有在意,回到了自己家里。

之后的好几年,一直都生活在琅琊,那女子再也不曾出现过,渊没有教导那孩子法术,只是传授给他锻体养气一类太平道的基本修行法门,又有一个说法叫做九息服气,渊自己心口就像是破了个洞,气不能存。

但是那孩子却像是天生的道者。

不单单修行一日千里。

出身于诸葛世家,琴棋书画,还有各类典籍都要学习。

如果是旁人,只是选择一种去精修,其他只能做到泛泛了解。

但是诸葛亮却在这些方面都展现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天赋。

在琅琊的平缓生活,在诸葛亮八岁的时候结束,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而长兄诸葛瑾十五岁,需要奉养继母,而诸葛亮只好带着自己的弟弟,还有两个姐姐,一并跟着叔父诸葛玄去豫章。

本来渊是陪着诸葛家远亲来的。

但是素来安静懂事的孩子却在那一天里大哭大闹。

手臂抓着渊,像是一只树袋熊,死活不肯走。

没法,从琅琊前往豫章的车队里,又多了个少年道人。

那一年,渊十八岁。

看上去越来越病弱。

在豫章,渊得以能跟近地教导那孩子,在第一天学会抚琴的时候,十一岁的小少年抱着比自己还大的古琴,认认真真地坐在道人捣药的桌子旁边,抚琴的时候,唱着道:

最后一位卧虎校尉》小说在线阅读_第3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黑暗中的白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后一位卧虎校尉第3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