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唯一难处在于,分身需要至宝作为凭依,否则分身存在时间很短。

“贫道最不缺的就是至宝!”

周易按捺住心中激动,看向下方地面,原本云山已经消失,只剩下深不见底的洞窟。

王元化托着金行宝珠从地底飞出来,没有了方仙道主催动,宝珠只剩下几座小山的重量,问道:“这法宝中有纯阳道主的印记,该怎么处置?”

“每人一颗,各自施法炼化。纯阳道主再出现,也没有今日这般实力!”

周易摄过水行宝珠,屈指一弹向东方飞去。

“好宝贝!好宝贝!贫道也有御使仙器的一天!”

杨奇喜不自禁,琢磨着回去就放在道观中,以万民愿力抹去纯阳道主印记,再将一部分行瘟使者神职炼入其中。

此等炼化之法最为彻底,纵使道祖降临,也再难收回宝珠。

李芝将宝珠收起,她已经有一件本命仙器,不似杨奇那般激动。

神牛张口将宝珠吞入腹中,施展天罡道法五行大遁分解宝珠,准备将宝珠粉碎后炼入仙躯,无论力量还是防御都会大幅增长。

周易目光看向周围,道盟众人眼巴巴的望着仙神,笑道。

“我等少有聚在一起,正好诸多晚辈在场,不如坐而论道一番?”

李芝点头道:“合该如此!”

杨奇看了眼地面,面色一苦:“只听过山上讲法,未闻有坑中论道?”

“此事简单,摄来几座山峰即可!”

王元化说完,化作遁光离去,片刻之后托着五座山峰归来。

轰轰轰!

五座山峰叠在一起,山高过千丈。

山顶削平,出现四座法坛。

周易等四位仙神,落在法坛之上,下方诸多炼神高人端坐整齐。

“拜谢真仙传道讲法!”

“拜谢真仙传道……”

三呼过后,诸多炼神高人神色肃穆,静等仙神论道。

周易率先开口,说道:“贫道所学甚杂,今日就讲一讲雷法……”

天罡道法掌控五雷,让周易对雷法领悟极深,为炼神境讲法可谓信手拈来。

由入门的掌心雷,直至真仙劫雷,听的所有人如痴如醉。回到宗门稍加整理,就是一门直指阳神的雷法绝学。

之后是王元化讲近身搏杀斗法,李芝讲变化幻术。

杨奇讲的不是御虫老本行,而是天地疫气的驱使之法。

真仙讲法,一月时间转瞬即逝……

万寿宫。

昏暗寂静。

楚公公侍立在御案旁,等候景泰帝。

从清晨至午后,景泰帝终于出现,挥手拂去了身上煞气。

“妖族名单的事,调查清楚了?”

“回陛下,查清楚了,来源是洛水龙宫。”

楚公公说道:“如今龙宫已经化作废墟,龙子龙孙随敖烈逃去域外,出手的大概是一清真仙。”

“算那老龙逃的快,再晚半个月……”

景泰帝话音一转:“近些日朕耳边,听到的全都是一清真仙,云山那边讲法结束了吗?”

云山有真仙讲法,由于听者众多,一传二,二传三,短短几日就传遍大乾。自从有炼神高人去云山,道盟修士没有阻拦登山,之后许多高人都赶去云山听道。

现在云山上,不止有道门真人,还有佛门高僧百家大儒旁门修士……

“奴才有一道分身在云山,四位真仙各自讲法结束,又开始辩法论道。”

楚公公没有隐瞒,他有几道分身,都在做什么,朝廷都有记录在案。

景泰帝微微点头:“这些年一清真仙好生活跃,待时机到了,朕会与之论道。”

楚公公躬身侍立,不予置评,心神大半放在分身上。

真仙讲道,上一次是大乾建立之前了。

“大伴,传讯卢爱卿。”

景泰帝说道:“让他将朕登基后的史书带来,朕要看一看,写了些什么。”

“禀陛下,如今太史官是吴大人。”

楚公公提醒道:“卢家涉嫌侵吞田亩、纵奴行凶、卖爵鬻官等罪名,诛了九族,前些日子才行刑。”

“哦!朕想起来了,叫了数十年,一时有些不习惯。”

景泰帝说道:“传吴爱卿,带朕史书来。”

楚公公立刻传讯内侍司,去文渊阁传令太史官吴钧。

很快。

吴钧来到万寿宫,三叩九拜,高呼万岁。。

景泰帝说道:“无需多礼,朕的史书带来了吗?”

“回陛下,没有!”

吴钧神色肃然,说道:“自太祖设史官至今,从未有过当朝,查看自己史书之事!”

史官撰写史书,会涉及许多皇帝隐私,也少不了记录些污点。

大乾太祖为了能让史官秉笔直书,让后世皇帝引以为鉴,特意下令当朝不准看自己史书。

景泰帝盯着吴钧,声音平静:“朕如果非要看呢?”

“陛下,恕臣不能从命!”

吴钧感应到恐怖威压,额头沁汗,话音一转说道:“现在文渊阁中无人值守,纵使丢了什么东西,臣也不知道……”

“朕昨日听说,妖族奸细名录中,有人与吴爱卿同名同姓。现在看来,理应不是同一人!”

景泰帝冷哼一声,示意楚大伴将史书取来。

吴钧额头沁汗,跪地高呼:“陛下明鉴!”

妖族奸细名单,成了景泰帝手中的刀子,哪个官员不听话,就将其名字填进去。

身死魂灭,还要遗臭万年,朝中大臣无不畏之如虎。

片刻之后。

楚公公双手捧着厚厚一叠书册,书封以年号时间为顺序,最上面是《景泰一年》。

景泰帝不急不缓,从第一卷翻看。

从承露帝遗诏中接过皇位,景泰帝立即整顿吏治,惩办了数位国朝奸臣。

景泰二年,兴修水利,恢复民生。

景泰三年,内诛妖魔,外镇边疆。

景泰四年……

一桩桩一件件,可谓上马能平叛下马能治民。

其中用时十数年收取的神仙税,堪称开国朝之未有,削佛、道以充国库,将两教彻底纳入掌控。

前太史卢大人,评价景泰帝为明君圣主。

直至景泰三十五年,景泰帝自称年岁衰老,命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之事,卢大人对景泰帝也是大加推崇,认为陛下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可为后世皇帝表率。

太子监国期间并未独立国号,依然按照景泰纪年,不过诸多大事记在了太子身上。

譬如诛杀镇国将军,卢太史抨击太子慢待功臣,然后对比景泰帝君臣相宜。还有各地屡屡发生叛乱,指责太子不善认人,又拿景泰帝做对比。

近两年的南北疆叛乱,卢太史怒骂太子软弱不似人君,洋洋洒洒夸赞景泰帝如何如何。

卢大人不是没有批评景泰帝,毕竟史官需秉笔直言。

什么陛下太过节俭,一身龙袍十数年不换,有碍国颜。

什么陛下用情太深,德孝皇后逝世后,理应再立后宫之主。

斩妖除魔三十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蓝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斩妖除魔三十年第3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