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姑死了没几天之后,村里人也都纷纷朝郑先生打听着前朝妃子墓穴的事情,郑先生也不好再隐瞒下去了,但是要村人们一定要保密,千万不可向外人告知,若是民团的人知道了,就算得到了财宝也会全部被没收。
村人们除了年迈的年幼不更事的人不晓得这件事以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于是都在问郑先生那墓穴到底在哪里。毕竟谁人不想发大财呢,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什么挖人坟墓天理不容的伦理道德和因果报应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郑先生告诉村人们那前朝妃子的墓穴的位置后,村人们也是吃惊不小,原来,不在别处,就在之前何道姑搭窝棚的地方。
知道这个事以后,村人们也等不及了,于是当晚就开始干了起来。没想到那墓也着实地难挖掘,全是用巨石给砌死了,又不能用炮轰,又不能用丨炸丨弹,生怕民团的人发现了。不过在郑先生的引领下,村人们都是一点一点敲,一点一点钻的。
村人们也不分昼夜,男将挖坟,女将送饭,一刻都不曾停歇,一直忙活了三天三夜,终于挖开了石坟,见到了一个洞,但是村人们却一个也不敢进去,毕竟做下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谁都不愿意去打这个头阵。
还是郑先生当先出马,第一个进石洞,当他拿出第一个陪葬品给村人们看的时候,村人就按捺不住了,个个要争先恐后的进去。不过还是郑先生稳住了场面,要大家不要疯抢,待宝物全都移出来之后再平均分配。村人们只好依他。
没想到几个小伙进去搜索宝物的时候,居然连那口棺材也给打开了,只见里面的宝珠更是亮瞎了他们眼,将整个棺材都倒了出来,也不管那只剩尸骨的妃子。
就在村人们发了这笔财之后,村子里的祸事也就来了……
原来,就在村人们将那前朝妃子墓穴中的陪葬品挖出来分赃后,当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连下了将近有一个月,村子基本被淹没了,庄稼也中不得了,而且也有几个人出门淹死了。
村人们这下是人心惶惶,都觉得是自己做了那等伤天害理的事,现在是受到老天的报应了。于是大家都游去郑先生家里,找他商议对策,没想到这时候的郑先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村人们更是伤心不已,觉得不该听信郑先生之言去挖人家古墓,可是如今想弥补也弥补不了了。也就在他们无可奈何之际,准备搬迁出去的时候,水势在一夜之间神奇的退去了。
此事令所有村人都感到大为惊罕,以为熬过这一劫就没事了,村里人就再次用那些财宝重整家园,重整天地。
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才是报应的真正开始。
原来,这年春上,村里雨季过后,到了夏季,居然闹起了瘟疫,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死去,一个夏季过去,几乎每家都至少死了一个人。
不过,熬过这一夏,就依然风平浪静,风调雨顺了。可是次年,春上又是如此连阴雨,夏天再次闹发瘟疫,家家户户又开始死人。接着,第三年如此,第四年也是如此……
这几年,村里新生的小孩儿大多是养不活的,而且,妇女也是最易得病而死去的。
而老牛头呢,其实在郑先生来他们村子以前,他一直都在江湖上行走,忽然一日想家回去看看,却发现自己的村子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余下的村人打听,才得知了这件事,当即就气愤的了不得。
他也曾去那前朝妃子的古墓钱烧祭过,但是根本就起不来任何作用,他虽然也是阴阳师,但却不能识得那前朝妃子到底是何种怨鬼,竟然如此报复村子。
于是他请来了阴阳行当里的资历颇深的邱掌教,因为那时候的邱掌教据说已经能够过阴曹了,据说还在地府三生石上看过自己的前生呢。
所以,他请邱掌教只想让他去地府找阎君告状,为何令无忧村年年发洪,年年闹瘟,丝毫不体恤阳间生灵。
当时的邱掌教听说了这事之后,也颇为伤感,于是真个就使用了走阴之法下到阴曹地府,可是他在森罗殿外苦苦等候却压根见不着阎君,只是见到了崔钰判官。
他将无忧村的事告诉了崔判官,可崔判官压根就不管,也劝他别多管,因为那是无忧村人应得的报应。
邱掌教哪里肯就这么放弃,毕竟受人所托要忠人之事,再三央求了崔判官,那崔判官才告诉了他缘由。
原来,那阳间的前朝妃子,本是第八世善人,而何梦君道姑又是第九世善人。在阴间,上到十殿阎君,下到鬼卒鬼工,都十分尊重一生行善之人。
所以,当阴阳师唆使无忧村人害死何道姑挖了妃子古墓后,阎君十分生气,教查阅阴间法典,做下伤天害理之事人必然缩减阳寿(在阳间称为折寿),又通知当地土地改了生死户簿,谴瘟君每年立夏布瘟。
这里说到瘟君,那顺便提一下。所谓瘟君,其实很多人也并不陌生,就是能在阴阳间散播瘟疫的恶神。但是瘟君却不只一个,而有五个,所以又被称为五瘟使者。
分别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他们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死后才被封神,所以属于阴神,该当地府十殿阎君所管辖。
了解到这点后,邱掌教又拉着崔判官,塞了二十斤冥钱,问无忧村的人是不是终究会死绝,崔判官倒也不丝毫隐瞒他,说二十五年之内以前住在无忧村的人都会死绝,而且后来再去无忧村定居的人也难逃瘟灾。
邱掌教闻言大惊,又问可有法解。崔判官摇了摇头,说:“因第九世善人何梦君在大限之前曾发下誓愿:下世再解无忧灾,所以,除非第十世善人下阴曹禀告阎君,撤了冥旨,再入住无忧村人必须心怀善念才可。”
“第十世善人?”邱掌教闻言也是一怔,又问道:“如今已投胎转世了吧?现为何人?”
崔判官摇了摇头道:“这是天意,却不能多加向你透露。但有机缘,日后你只会认得。你还是先回阳去吧,你本为阳人,阳寿未尽,在阴间不宜久留!”
得了这话之后,邱掌教也无可奈何,只好又使用了回阳术而返回了阳间。老牛头问他是怎么一个情况,邱掌教便把下阴曹与崔判官如此一节说给他听了。
老牛头当即就气得了不得,一气那阴阳行当里的败类郑先生,为无忧村做下这等冤孽,二气自己的乡亲自己不争气,三气邱掌教没有尽心。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老牛头就不怎么喜欢邱掌教这人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老牛头就自己花钱在无忧村外三里处建造了一个石牌坊,亲手刻下了“三年学好哪得够,三天学坏却有余”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