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马兰峪
“鲁班尺果然爽快,”小曼面色甚是得意,“我们现在赶往西昌机场,那里有一架专机正在奉命等候。”
我转过身来,对红二说:“师叔要进京一趟,你和赖老前辈先回鸡足山草庵吧。”
“鲁先生,贫道已多年未去京城,很想故地重游,就陪你同行如何?”赖卜沉吟道。
“也好,”我点点头,然后转身对小曼歉意的笑笑,伸出三根手指捻动着,“小曼姑娘,这个嘛…”
“干啥?”小曼面现疑惑之色。
“嘿嘿,进京城嘛,总会有些开销,尺子最近手头有些紧…”我脸皮厚的可以,不要白不要。
小曼鼻子“哼哼”,脸色颇为不屑,伸出小手冲着一黑衣保镖勾勾食指。
保镖从挎包里掏出几摞百元大钞,我乜了一眼,一万元一沓。
小曼抓起一沓递给了我。
“红二,你也没钱了吧?”我接过那沓钱转手便扔给了红二。
“有钱与没钱又有何分别?”红二嘴里说着,手里却迅速的将钞票塞进了怀中。
我再次摊开手掌,目光望着小曼。
小曼只得无奈的抓起了两万元甩给我,口中冷冰冰的说道:“我们走。”
在凉山州西昌市青山机场,我与赖卜随同小曼等人登上了一架商务专机,于日暮时分抵达京城。一辆遮着深色窗帘的面包车接机后,一路向东疾驶而去。
“小曼姑娘,这不是进城的方向啊?”我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
“京城里各方势力耳目众多,我们需要一处隐蔽的地方。”小曼表情有些得意。
既来之,则安之,我无所谓的耸耸肩。
一个时辰不到,天就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面包车驶入一个小镇,停在了一座四合院前。
我跳下车,仔细打量着这座破旧的明清建筑,心中一乐。多年前在京畿一带流浪时,曾经在马兰峪住过一段时间,这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就是雍正年间,十四阿哥允褆驻守清东陵时的王府。
马兰峪,故称“兰阳”。古时相邻的蓟县称“渔阳”,丰润县称“浭阳”,同属于北疆边塞重镇,其北靠长城马兰关口,因而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清康熙二年,昌瑞山始建清东陵,此地才逐渐繁荣起来。兰阳城于是变成了皇亲国戚往来落脚,文官武将留守,官商巨贾交易以及三教九流汇聚之所。至今,马兰峪人仍操着正宗的京城口音,与周边的老呔儿话截然不同。
“鲁班尺,请吧。”小曼一摆手,四名黑衣保镖押着我和赖卜走进了四合院。
正厅内,一个高挑白皙的中年男人迎上前来,张开双臂口中兴奋的叫道:“товарищ鲁班尺!”
我怔怔的望着他,口中疑惑的说道:“伊万医生?”
“哈哈,三十年期已到,我们又见面了。”伊万医生热烈的拥抱了我,并贴了贴左右面颊。
“等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迷惑不解的望着他,其实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们边吃饭边谈,好吧。”伊万医生热情的拉着我进了正厅。厅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满是菜肴,阵阵香气迎面扑来,此刻才感觉到自己肚子里“咕咕”作响,是真的饿了。
赖卜怀抱拂尘你在一旁冷眼旁观。
“鲁班尺,伊万医生就是《青囊尸衣》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小曼在一旁嘻嘻说道。
“我看看都些有什么菜?”我兀自探过脑袋,鼻子嗅嗅,嘴里念叨着,“嗯,马二把羊杂,戴老二烧鸡,郝家烧卖,不错不错。哇,马兰峪饹炸,多少年没吃过了,这可是慈禧太后来这儿谒陵时赐名的呢。”
赖卜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于是附耳悄声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妖孽。”我说道。
(马兰峪饹炸)
“鲁班尺,”伊万医生歪着脑袋仔细打量着我,似乎有些疑惑,踌躇着说道,“不过才三十年,你的头发斑白,怎么会老了这么多呢?”
我望着他,伊万医生的容貌几乎没变,还是当年记忆中的模样,看来蠕头蛮果然抗衰老,异界的生物遗传与尘世有所不同。
“有酒吗?”我望着桌上的佳肴垂涎欲滴,但“无酒不成席”,古训还是有道理的。
“当然,”伊万医生呵呵笑道,随即去取来了两瓶俄国酒,“водка。”
开瓶后,一股冲鼻的辣气,远不如中国白酒醇厚柔和。伊万端起了酒杯,我依旧坐着没动,口中问道:“南山老者呢?”
伊万目光与小曼对视了一下,然后嘿嘿一笑:“鲁班尺请放心,未找到你之前,我们是不会对南山老者怎么样的,明日一早,便可带你去见他。”
我点点头,从目前的情形看,伊万医生和小曼似乎对自己消除了敌意。大概以为三十年前种下的双头蛮幼虫正在尺子体内生长,虽然发育得显然有些迟缓,但毕竟与他们已经属于同一物种了。
我于是耸耸肩,也端起了酒杯,先吃饱喝足再说。
“贫道食素。”赖卜淡淡说道。
伊万呵呵笑道:“хорошо,若不介意的话,这位道姑请先入房内休息,素餐随后送至房内。”
赖卜站起身来,语气依旧是冷冰冰的:“贫道不介意。”
有黑衣人引他转入后宅,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人家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风水宗师了,心高气傲,难免看不惯尸鬼妖邪。岂不知闭关时间太久,脱离社会现实,如今尘世间哪儿没有妖邪呢?从京城到民间,达官贵人至贩夫走卒,人面兽心者比比皆是。
伏特加酒虽烈,但也不会超过六十度,尽管品不出个子午卯酉来,总归是略胜于无。三杯落肚,我便已经干掉了那只“戴老二烧鸡”身上的全部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