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确实这么说的。”
“但实际情况是我那时刚刚从洗手间出来,”方玲抬头看向陈律,“当时洗手间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
天色越发阴暗,风也大了起来。杨海平走到外面,把晾在院子里的冰箱挪到窗前的雨搭底下,免得被即将到来的雨水淋到,刚刚挪好,就看到那几个丨警丨察走了过来。
“有事吗?”杨海平跟着他们进到厨房。
厨房很宽敞,迎门处摆放着水族箱,里面养着硕大的螃蟹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海鱼,地上的水槽子里是鲜活的海螺和扇贝,靠墙放着一台冰柜,旁边是一个很大的案台。
韩长庚端详片刻,冷不丁地回头问道:“刀找到了吗?”
杨海平有点发蒙:“什么刀?”
“剖鱼刀,听说你昨天用的时候不见了,用菜刀代替的。”
“哦,找到了。昨晚清理地面时找到的,原来掉到案台后面的夹缝里了。”
“能让我看看吗?”
杨海平有些不解,见几人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只好从案台上方的刀架里取出一柄两指来宽的狭长厨刀递过去。
韩长庚见案台旁边放着一摞pe手套,拿起一只套在手上,把刀接过来,目光扫到刀背上的锯齿时,眼睛瞬间眯了一下,仔细观察刀身,发现上面粘着几片残存的鱼鳞,刀背锯齿的凹槽里和刀身与手柄的连接处有明显的血迹。
“这把刀我们要拿回去检测一下。”韩长庚将刀交给身边的严鹏。
“检测什么?”杨海平奇怪地道。
“例行调查而已,检测完会尽快给你送回来。”
“呃……好吧。”
目送几人离开厨房,杨海平吐了口气,转身拿起抹布,擦去手指上的印泥。
“舅舅,他们把什么东西拿走了?”身后响起赵苒的声音。
杨海平放下抹布,回过身看向自己的外甥女,见她神情忧虑地望着远去的警车,不由问道:“你怎么在这儿,轩轩呢?”
“轩轩在房间里写暑假作业呢。”赵苒再次追问道,“丨警丨察拿走了什么?”
杨海平撇了下嘴角:“把我用的最顺手的剖鱼刀拿走了。”
赵苒身体一震,双手微微颤抖起来。
杨海平叹了口气,道:“人上了年纪记性就不行了。之前我明明记得那把刀就放在案台上,昨天想用的时候却不见了,只好临时拿了把菜刀杀鱼,但是怎么都用不惯,刀背没有锯齿,连鱼鳞都刮不下来。”
说着话,杨海平上前把赵苒的手拿起来,用自己温热的掌心覆在她冰凉的指尖上,笑道:“等到把鱼杀完了,才想起还有一把备用的。你说舅舅这记性,是不是老糊涂了?”
“备用的?”赵苒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因为觉得这种刨鱼刀用着顺手,当初我一共买了两把,交替着用。”
“丨警丨察拿走的是备用的?”赵苒小声问道。
杨海平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之前丢的那把呢,还能找到吗?”
“舅舅是找不到了,估计别人也找不到,月亮湾这地方除了海什么都没有,大概只有海龙王才能找到。”
赵苒的手再次颤抖起来,但指尖已不再冰冷。
杨海平眨了眨眼睛:“这事别告诉你舅妈哦,不然又该说我浪费了。”
“我不说,我对谁都不说。”赵苒拼命点头,感到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杨海平抬起手,抚摸着赵苒的头发,目光慈爱地看着她:“还记得小时候吗?那时你和现在的轩轩差不多大,每次见到我都要我蹲下来和你比身高,比不过我你就不高兴。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现在比舅舅都高了。小苒,知道舅舅最希望看到什么吗?”
“您说。”
“希望看到轩轩快快长起来,到时候你们都站在舅舅面前,让舅舅比比你们娘俩谁长得高。小苒,舅舅会看到那一天吗?”
“会的,您会看到的。”赵苒再也忍不住了,伏在舅舅的肩膀上泣不成声。
刘丹醒来的时候有些发愣,头顶毫无装饰的天花板、简单陌生的室内陈设,一时令她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直到看见熟悉的旅行箱,记忆的碎片才如潮水般涌出来:海滩、烧烤、唱歌、宿醉……
当月亮湾三个字从脑海里跳出来时,刘丹一下子坐了起来,回头看到窗纱上浸染的天光,她拍了拍有些发沉的脑袋,昨晚的尽情宣泄加上酒精的催化令自己产生了真的来这里度假的错觉,险些忘了那件重要的事情。
拿起放在床头的手机,闭上眼睛稳了稳心神,把整件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发现除了至今仍困扰自己的那个疑惑外,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就这样吧,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她睁开眼睛,按下手机上的home键——没有反应。
再按了一次,依然毫无反应。
盯着发黑的屏幕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手机没电了。她从挎包里找出充电器,连好充电线插在电源插座上,充电标识开始闪烁,过十几分钟就能开机了。
房间里不能洗漱这点很讨厌,想刷牙洗脸就得去院子里的淋浴间,和早期的国营招待所差不多,淋浴间一进门就是公用的盥洗室。刘丹在旅行箱里找出带来的牛仔短裤和一件宽大的套头衫,换下身上的睡裙,拿起化妆包和洗漱用品关好门出了房间。
天阴的厉害,似乎随时要下雨,屋檐下挂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站在厨房雨搭前面的邱志达看到刘丹出来,冲她笑道:“你醒了?我还想着一会儿吃午饭的时候叫你呢。”
原来一觉睡到了大中午,刘丹有点脸红,见他身边有台冰箱,客栈老板正在那里鼓捣着什么,不由问道:“你们干嘛呢?”
邱志达指了指身边的杨海平,道:“跟杨老板取取经。”
刘丹走到近前,原来冰箱冷藏室的内胆破了个洞,杨海平正在用一种很粘稠的胶在修补。
邱志达道:“去年咱们公司到了一批冰箱,客户反映货到家刚开箱就发现冷藏室内胆裂了,没办法只好全部召回来返厂,但往返运费都是公司出的,算下来比打折处理还亏。我在想下次要是遇到同样问题,能不能向总部申请一笔费用,让咱们的售后人员直接去仓库把裂的地方粘上,然后再打折销售,总比返厂要强。”
刘丹摇头道:“不是费用的问题,我记得当时咨询过售后,他们说那批冰箱的冷藏室内胆比以往薄了不少,应该是生产厂改变了材料配比,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是没有考虑到东北的冬天比冰箱的最低冷藏温度还要低得多,新材质遇冷收缩就开裂了,因为同批次的产品在南方就没遇到过这个问题。售后还说胶粘的效果不好,用不了几天还会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