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饿死鬼,一般不像其他鬼怪会来害人。遇到饿死鬼,大多都是只求一饱。

话说某年冬季,一和尚云游天下。来到一村落,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和尚借宿,无人应允,只有一老婆婆肯接纳和尚。

时逢年末,老婆婆儿子上山打猎,老婆婆自己则炸油条,用来过年食用。时至下午天暗,看似要下大雪,突见山林中下来一鬼,长毛大肚,步履蹒跚。来到婆婆家,伸手就讨油馍吃。

老婆婆见鬼不害人,便给油馍于鬼吃。这鬼嘴巴不停,一会儿就吃了老婆婆大半锅油馍。和尚见罢,告诉老婆婆,此乃饿死鬼。只因前世饥饿而死,死后只求一饱,方能投胎。

婆婆心软,将剩余半锅油馍给予饿死鬼,鬼却停止不食,对婆婆连连扣头拜谢,后化风不见。婆婆回头一看,原来一锅油馍还是一锅,丝毫不少。

老农见贼日间不来,想必夜至。食过晚饭,趁夜色伏于地头,守株待兔。岂料时至半夜,依旧无所获。正欲起身待待走,忽闻远处有马蹄声近来。遂又伏于地,不敢动。

老农伏于地,不敢出大气。见两黑影飞奔而来,待到近前看,其型似马匹。其中一匹上坐一人,身穿长衣,头戴一圆帽。只见两马停脚立足,人影翻身下马,从袖中取出一折扇,分开折扇,自顾摇了起来。二马则低头啃食麦苗。

见此,老农心知食麦苗者,此二马也。男子不惧严寒,还摇折扇,并非人类,殊不知可为精器,想到此,老农不敢动,生怕惊动精器,不能活命。

只见那黑影人对月仰望,不禁出口作起诗来。

朗月当空明于地

三百年余披霞衣

如今人马皆形在

只待来年七月七

又过了半晌,两马住口不食,嘶鸣起来,黑影翻身上马,向西扬长而去。

老农酿酿跄跄回到家中,天就快亮了。吃罢早饭,便将邻居召集起来,讲述了昨晚发生的事儿。大家听了都觉得此时事关重大。

因为要是真吃点麦苗也就罢了,就怕这精器成了气候,到时候出来害人,那才是真的可怕。

于是动员全村人力,准备去寻找那精器,先下手为强。这时候就有聪明人看出了门道,寻思那精器向西而去,必是从西边而来,夜里吃草吟诗,想必就是为了隐人耳目。料定那精器尚未成气候,真身必定在西边不远的地方,遂大家全部向西寻去。

这人多就是力量大,一路几百号人浩浩荡荡,不乏有好事者打听消息。一时间四乡邻里得知此事,就炸开了锅。

亦有村民听闻此事,在自己村子范围寻找,你别说,这人多还真是力量大。不等老农村里人有动静,邻乡一村子就有了消息。这边传人带话给老农,叫他去看。

原来这邻乡有个老庙,以前香火鼎盛,颇具规模。后来时间久了,不知怎地,香消客少,众和尚见无力为生,也四散而去。

久而久之,风侵雨蚀,无人修缮,落得墙倒屋塌。

老庙只剩一废墟,唯独残败的大门口树立的旧石像还屹立在那里,见证着它曾经的辉煌。

近看这石像,原本很多,但任凭它们石身铁肉,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人为破坏。大多都是破烂不堪,或歪倒在地上,或断残在泥里,被疯涨的青草半遮半掩,样貌甚是凄凉。

可唯独草深处,还有三尊雕像,除外貌残旧外,其余皆完好。打眼一看,乃是两马一人,其人手持折扇,穿长衣。

老农来到庙前,看到石像大吃一惊。跟自己夜里所见之人无两样。再看二石马,肚涨圆肥,神采奕奕。有眼尖者细看地面,有草被踩踏痕迹。看此情景,众人皆惊,不出意外,人马以化形能动,夜里外出啃食麦苗裹腹,如此看来,则二马一人皆要成精。

眼见如此,有人取铁锤来,要破其身。奈何大锤击打三石像数次,不见伤其分毫。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出来一个石匠。他问别人要过铁锤,先是拿着铁锤绕着石马转了一圈。那马好像突然活了一样,竟然迈着蹩脚的步伐想要逃走。那石匠不慌不忙,抬锤对着马头就是一锤,这一锤下去,整个马身瞬间碎落一地,另一匹马见状也要动身,又被石匠一锤打散,众人啧啧称奇。

最后只剩石人,石人回头,对着石匠便跪了下去,显然是希望石匠留他性命。可惜村民容他不得,石匠无奈,抬锤冲着石人心口,一锤便打的石人四分五裂。至此,三石像真身以破,元气皆散,再不见有类似传闻了!

其实为什么别人打不行,石匠打就行。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石匠对付石头之类的东西,有他们自己的方法和见解吧。就像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化龙

这个故事,主角是个先生。(我们那里统称吃阴阳道德人都叫先生)

话说这个先生某天预感到自己气数将近,就把他儿子叫到身边,俩人找来工具,在自家堂屋中间开始挖坑。这先生先用白灰撒好了线,让他儿子对着线挖。没几天,坑就挖好了。这先生又跟他儿子在房顶做了一个小平台,能遮风挡雨睡人。

伏牛山奇闻异事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阿凡达二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伏牛山奇闻异事录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