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食物本草》中谈到“狈”时说:“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在一个鬼话的帖子里看见有人说:狈是狼和狐狸的后代,应该是公狼和母狐狸所生,本草纲目说狈能知道食物的所在就比较诡异了,狈可以预测食物的方向?还是有超常的嗅觉?视觉?听觉?传说狈很聪明,比狼聪明,很难想象这样的动物智商是什么样的?李时珍应该已经确定过狈的存在,所以才会写在书里,有没有那个动物园做这样的实验呢?看看是不是狐狸可以真的生出狈来。
中国人为很多动物创造了专门的字,我相信那些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中国人不会白痴了为一个不存在的动物去创造一个字。
8、蛊惑人心: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毒害。
在中国1986年版的汉语成语词典里,百蛊在一起蚕食,最后剩下的称为惑,而最简单的蛊是把几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最后剩下的就称为蛊。按成语字面的意思是:蛊和惑可以控制人的意识和思维。
蛊是多种毒物混合后在生物体中的聚集,这其中的变化的复杂远不可想象,因为目前人类对一些生物的毒素还没有研究清楚,更不要说研究蛊或者是惑。甲骨文里蛊是容器里两条长形的虫,小篆里是三个虫在容器里。
其实我们现在也有一些生物变异还存在,比如冬虫夏草,而蛊应该就是几种剧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变异。
蛊其实是古人发现的可以控制人的精神类药物,纯天然的,几千年里一直用于生产实践,在古籍里也有用蛊来害人的故事,只是现代文明的强势,让我们已经丢掉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总结、观察。
有的成语很多细节值得研究,只能说争取多想一点,我想不到的,大家就自己想象了。
9、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南朝宋·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相传古时候水里有一种虫,名叫蜮,又叫短狐,有时也称作射卫或射影。它的头上长有角,背上长有甲,没有眼睛,长有三只脚,有翅膀,能够在水面上飞翔,嘴里长着像弩一样的东西,形状像鳖,耳朵非常灵敏。当它在水边时,如果听见有人、畜从它身边经过,就会从嘴里喷出一种气体,直射向人体,人畜如果中了这种气体就会全身生病。它在水面时,如果听见有人的脚步声走近,就会用嘴含着细沙朝人或人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喷射,人体或人影被射中后,也会生病不起。后来,人们把它改为“含沙射影”,用来比喻用心险恶、手段卑劣的人暗中进行造谣诬蔑,打击或者陷害别人的行为。
这种动物有专门的名字,连症状也有,我估计干宝不会乱写,按西医看,发热是有炎症了,估计这种灭绝的物种是有毒的,受惊吓时会以毒射人,如果是少量的毒液,古人也不容易察觉,所以认为是砂砾喷射。
10、金针度人: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古指采娘七夕祭织女,得金针而刺绣越发长进。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出处】: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典故】:从前,有个少女叫采娘,人勤手巧,但她还不满足,便在家中书房摆上香炉,烧香祈祷织女享灵,共七天七夜.就在第七天晚上,一辆云霞托起的彩车来了,车上坐着织女,车停下后,织女问采娘:"你还祈祷什么福呢?"采娘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心灵手巧."织女就给她一根金针,只有一寸来长,扎在纸上,放在采娘衣裙中,并对她说:"三天不要讲话,三天后你就会变得特别灵巧"三天以后,采娘果然比以前更巧了,什么都会做,远近都知道她的名声.
这个故事最少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从前面的天衣无缝到金针度人,可以肯定织女私自下凡很多次了,她一定很寂寞,如果有谁想见织女,找个清静的地方斋戒七天,祭拜七天,织女一定会下来看看你了,那时可以问问天衣是不是真无缝。
这个故事也可以证明这个世界发生的事,神仙们可以看见,有人说空间是一张网,如果我们有足够强大的能量,就可以打开这张网,佛家说天界有33层,那么就是说目前的乾坤世界是33个空间重叠在一起的,我不是研究佛教的,说错了不负责,只是用来证明,人类目前的科技其实很渺小了,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想突破目前的空间也怕是几百年上千年以后的事,或许根本就突破不了,聊斋志异里曾经有人问鬼:为什么你们能穿墙入室,生活在地下呢?鬼回答:鬼在地下犹如鱼在水中,不觉有异。能量形式的不一样,注定大家生活的空间不一样。要想突破空间,除非能量形态一致,在民间走阴阳的也还是很多的,一直很怀疑现在的科学家用物质世界的设备去寻找反物质很奇怪,我觉得寻找反物质应该用反物质的设备了,比如道士修炼的法器,抓个鬼来或许可以找到反物质。
11、伐毛洗髓:释义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出处汉·郭宪《东方朔传》:“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这个故事里这个人已经活了9000年了,共洗髓三次,剥皮5次,如果他还活着,目前应该是洗髓三次,剥皮6次,按他的话推理,他应该是先剥皮伐毛,然后活了2千年后第二次剥皮,活了三千年后第一次洗髓。
按故事里的记载,这个人的骨髓衰退周期是三千年,皮肤老化周期是两千年,他的皮肤衰老相对人类,已经很慢很慢了,但还需要剥皮来更新皮肤。目前我们知道骨髓是制造血液的工厂,而血液为肌体提供能量,或者说我们身体的衰退和我们的血液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我们的骨髓决定了我们的身体。
故事里不能确定剥皮伐毛和洗髓是自己操作还是有别人帮助或者是否借助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