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庆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见小气鬼,故事里的小气鬼应该是极品中的极品了,赵本山的小品里说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花完。其实我们每个人工作赚的钱只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自己花、一个是别人花,自己辛苦工作,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呢?把钱省着给别人花,真的不心疼吗?所以小气的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事情,让自己大方一点,也不要让自己那颗小气的心把自己累死,何必如此抠门呢?
197、胎鬼
名字是我自己乱起的。
一个妹子说的,她同事的姐姐的故事。这个姐姐姓莫。
自打她出生就与众不同,一度家里以为这个孩子有问题呢。她特别喜欢哭。婴儿大部分都是哇哇的哭,她是抽泣。有的时候脸憋得很红,也不哭出声来。去医院检查,大夫查不出问题。好在后来逐渐长大也没什么别的毛病。
要一定说有什么呢,就是胆子特别小,特别内向。小女孩嘛,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反而家长更偏疼她一点。
胆子小就听话,让好好坐着就好好坐着,让认真听讲就认真听讲,让回家复习功课就回家复习功课。所以她学习也挺好,老师们也都挺喜欢她。只不过直到小学快毕业,还得家长接送—那时候一般二年级就几个小朋友自己结伴上下学了—同时在学校门口和家长分手她得哭一气;晚上放学离开学校,和老师再见还得哭一气。
上了中学,青春期了,别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家长的关系淡了许多。莫姐姐也是,然而只要离开熟悉的人,她还是莫名奇妙的难过。同时她也没什么朋友,在哪都离群索居的。这里说一下,虽然从小她就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人,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她也没话。好在她一个老老实实的小姑娘,也没人欺负她。
按部就班的上高中大学,及至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都是如此。家里可有点着急,没有男朋友嘛。莫姐姐虽然长得一般,然而综合性格啊,工作啊,家庭啊等条件,她也算不错的女生了。然而几次相亲都没成。
她28岁那年过年,不是除夕,只是过年放假期间,家里聚会。莫姐姐是姐俩,她姐姐已经出嫁了。她未婚跟着父母,所以所谓聚会,就是她姐姐姐夫带着孩子回来。她父母很高兴,做了一桌菜。刚要吃,她外甥忽然拉拉自己妈妈,也就是莫姐姐的姐姐,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她姐姐拍了孩子一下,说别瞎说。看样子是什么不好的话。莫姐姐的父亲,也就是孩子的姥爷还说,童言无忌,别吓唬孩子。
刚说完,莫姐姐忽然身子一歪倒下了。万幸当时她是坐在沙发上,没有摔着。旁边就是她妈,赶紧扶她。莫姐姐这次昏迷不过半分钟就醒了。醒了看看众人,说我没事,可能是这几天没睡好。大家看她神采奕奕的,关心几句也就算了。
醒过来,莫姐姐的表现却不同寻常。家宴上非常活跃,给这个敬酒给那个布菜,还和小外甥一起给大家唱歌。连她外甥,才4,5岁都觉得奇怪,问“小姨你吃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高兴?”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从那以后,莫姐姐就变了一个人,跟谁都有说有笑的。大家开始甚至怀疑她精神出了问题—其实她说笑都很正常,很有分寸—一个特内向的人变得特外向,大家一下接受不了。若是刚跟她认识的,就只会觉得这个姑娘性格好,没什么不对。
家里慢慢接受她这种转变,并且为她高兴—至少这样更容易找对象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对头一年。又到了过年。比如去年初二莫姐姐转变的,今年初二凌晨,她父母正在睡觉呢。听莫姐姐屋里一声响。好像什么摔碎了。她母亲过去,打开灯,只见莫姐姐床头一只杯子摔碎了—看着像她要喝水,碰掉了床头的杯子—莫姐姐在床上,脸憋得紫红,大口喘着气。
她妈赶紧叫她爸,俩老人手忙脚乱的打120。送到医院人已经不行了。大夫很奇怪,因为莫姐姐的死因是多个脏器衰竭,而在此之前,她一点病也没有。
莫姐姐死后一段时间,她姐姐才无意中说出,那年过年,莫姐姐的外甥小声对她耳语,说的就是他看到了小姨身上飘出一个女人。大过年的,当时她觉得不吉利,没让儿子继续说。
后来莫姐姐的姐姐的公司请来一位大师看风水,她做行政的,也陪同接待。大师酒桌上说起,有一种鬼,在婴儿在娘胎里的时候,就把婴儿缠上了。然后会一直缠着她。鬼不走,被缠的就不近人情,生活自然不会幸福。但是鬼走了,这人又会死。所以这种鬼最难对付。莫姐姐的姐姐就想起自己妹妹了。问大师,大师说不见我也不好断定,然而看情况,类似我说的。
真庆曰:灵异界的门道真多,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不懂的就应该建立学科深入研究,不管多复杂,研究一千年估计离真相也就差不多了,为什么是一千年呢?中国的志怪小说从干宝的《搜神记》开始也一千六百多年了,如果中国人从干宝就开始建立学科开始研究,到今天也该差不多全研究清楚了,如果我们今天开始研究,积累一千年,一千年后的人们也就不用再记录志怪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