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部狐篇

1986年是个神奇的年份,美国的“挑战者”号说掉就掉下来了,有很多人同情并哀悼,但同时也让很多残余着“打倒某某主义”的人心里很是舒爽了一下;马拉多纳让整个体育界乃至整个世界都沸腾了,那一刻,“上帝之手”的传奇不胫而走,好像上帝真的存在一样,就在我们头顶,抽着烟卷“嘿嘿”的笑着,说要好好拿地球人解解闷。

这些事情,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但是反映都很平淡,用老干舅的话说,就是还不如重播几遍《西游记》来的有意思!

美国、阿根廷实在离我们太远了,唯一能够了解它的途径就是晚上12寸的“黑白电匣子”,学名叫电视机。马拉多纳疯跑的那天晚上,村里云淡风轻,天气好的不得了,老干舅心里像猫抓似的,躺在炕上来回烙饼,就是睡不着。

有人说了,你舅有病啊!好天气,不好好睡觉,心里别扭个什么劲啊?忘了告诉各位了。老干舅晚上看电视已经成习惯了,冷不丁不看,还真有点睡不着。为什么看不成呢?

就因为那王八犊子的天气!老干婶恨恨的说。

我们的村庄位于内蒙、辽宁交界的一个小山沟里,这个地方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你以为我准这么说!嘿嘿!相反,历来都是兵家绕道之地,地形崎岖,植被繁杂,野兽出没,道路不通。老辈人的说法是,我没见过鬼子,哪国的也没见过。

这个地方地广人稀,但总算还是山水清秀的。在这个地界附近居住的,大概有三种人:蒙古族、朝鲜族、汉族。新中国成立之前,这地方轻易是不会有外人到来的,风景是不错,有草原,有深山,有河流,住户之间,十家中有八家互相距离超过30公里,要是您骑马,还有机会串个门,当天打个来回;要是您步行,得提前准备好两天的干粮。故而即使有到外地讨生活的亲戚,基本也不来往了,不够费劲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才成立了自然屯,为了方便管理,就把附近方圆百里的人们迁到了一起,从此杂居在一起的各民族水乳交融,互相也开始通婚。蒙族人跟汉族人学会耕地,开垦了不少山坡地打粮食,汉族人也开始锻炼牛羊把式,给自己孩子攒彩礼。

我们的族群是蒙古族,老干舅自然也是蒙族。蒙族人说汉语,是件挺解闷的事情。说来也怪,在一起杂居,汉族人学蒙语,惟妙惟肖,但是蒙族人说汉话,确是让人张飞娶富婆,哭笑不得。所以,村里的汉族人最可乐的事儿,就是逗着老干舅说汉话。这段掐了先别播,日后再说。

有人奇怪了,哎我说,你舅的老婆你怎么叫婶子啊?好家伙的!乍一听还以为你们家有点乱呢。这个需要费点唾沫。老干舅是蒙族,但是经人介绍娶了个汉族老婆,也就是这位名满全村的好媳妇,我亲爱的好舅妈。

舅妈这个叫法她听起来实在别扭,说听起来有点像奶妈的感觉。其实这个逻辑是很混账的。那个时候她刚嫁给老干舅,年纪不到二十吧,对于显老的叫法有抵触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舅妈听起来像奶妈,那老干婶听起来就不像媒婆了吗?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可是她的逻辑就是这么怪异!

本家孩子叫舅妈,她反映冷淡的很,外人叫声“老干婶”,她能笑出你的婆婆尿!算了,我估计这就是蒙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吧!可能在东北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婶子情结”吧!因为听朋友聊天时能感觉到,东北的每个庄户,都有一个吃苦耐劳、与人为善的“公共可爱大婶儿”。

接着讲故事。那个年头家家必备的家用电器有两种。有人说了,本山大叔说手电筒!还真没错,手电筒还真是一个必需品,山里人晚上下夜看管牲口、走夜路都离不开手电筒,个大灯亮,铁皮还锃光瓦亮的。一个大手电筒就像一条好汉的胳膊那么长,那么粗。平时照明,危险来临时还能打人、打野兽!

所以那个时候调侃本村闲汉的最好方式,就是指着他身上某处伤痕,说这又是挨了xx家娘们儿的“电棒”了吧?意在调侃这些经常半夜想讨便宜光棍汉。那个年头男人有时外出放牧,一走半个月,女人在家就靠三件武器保护自己,户外靠狗子,进门靠绊子,炕上有棒子。有的光棍很狡猾,能躲过家狗的防卫,还能摸进屋里拨开门闩,如果再侥幸不踩上铁夹子等打野兽的暗器,女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这根“大铁棒子”了。

当然了,山野村落,教化未开,有点子风流韵事也不奇怪,人们也很少拿这种事情去言辞激烈的斥责某个女性,更多的是调侃,而且谈起细节来总是津津乐道。比如说到某个貌似贞洁的娘们儿,碰到了一个执着的登徒子。第一次那个光棍闯进家就放狗咬,第二次就下铁夹子夹腿,两次受伤,这个货加起来躺了一个礼拜,但他也是真有毅力,估计是真爱,第三次还去……

有人说是不是该拿电棒打了?不是,要是的话也就不至于调侃了,第三次去后,此处省略一万字,小媳妇完事拿电棒给照路,怕男人走夜路摔坏了。

所以有的人打趣人的方式,就是问对方:这个电棒是不是某某家的?而对方往往脸红脖子粗的赌咒发誓。

所以,手电筒的意义,在人们心中已经不是必需品那么简单了。

第二件是收音机,那个年头儿,交通不发达,村里也没有几个人识字。老干舅玩笑说,要是有人写信给他,怕是找人念信的功夫,都能直接去看望写信的人了。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收音机。手电筒、收音机这些物件儿不会没有动力就工作,所以村里的人每月去外边赶集,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就是电池,家家户户基本都攒了好多废旧电池,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最拿得出手的玩具,现在想想真是可乐。

但是80年代初(具体哪一年谁也说不准了),家家户户都在公社的帮助下,安上了风力发电机,从此,电灯取代了油灯。山区里什么都缺,但是不缺风,有了风力,家家就能看上电视了。不过风力发电机的供应能力有限,那个时侯安装的灯泡,就核桃那么大,亮起来也不是正经白炽灯的亮度,有点像夕阳西下的那种橙色,晚上刮大风时还一闪一闪的,闹得像鬼来了。电视基本都是用牲口换的,几个羊一台12英寸的黑白小电视。但是发电机的动力实在有限,所以只能靠拖拉机上那种蓄电池储藏电,白天风刮的足了,晚上才能美美的看上几个小时的电视。

说起这个风力发电机,估计有人有印象,去内蒙草原上旅游过的人应该见过。那玩意儿像个大风车,转起来还真不含糊,在底下听着“嗖嗖”作响,哪怕像四级这样小一点的的风力也能让它转起来。

不过毕竟是六月,一丝风没有的时候也有,每到这时侯,想看电视又因为没电而没得看的人就抓耳挠腮的,习惯了,确实也就不像以前那样能提前睡觉了。

禽兽,你也许真的不懂——那些年后被人遗忘的故事(更新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东邪求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禽兽,你也许真的不懂——那些年后被人遗忘的故事(更新版)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3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