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开到3,4点的样子,老王有些顶不住了,精神过于集中就特别容易犯困,这是人的本能。作为老司机,老王深知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宁可先休息一下,也不要困着开车。于是老王干脆把车停在了路边,关上窗子先眯一会再说。
这条道白天车就少,半夜基本看不到什么车,于是在这延绵的整个一条土砂路上,老王的老旧解放孤单地停着,暗黄的车灯照到远方,很快隐没在黑暗中。老司机都有一个规矩,晚上在荒郊野外停车休息时一定要开车灯,主要是避免与别车相撞,但大家都知道还有另外的意思……。
也不知眯了多久,半梦半醒的老王忽然听见“砰砰”的声音,老王也没在意,继续眯了一会儿,可这个“砰砰”声似乎越来越大,而且感觉越来越近…………老王坐了起来,循着声音,老王觉着好像有人在敲车窗……。怎么可能?这荒郊野外怎么会有人呢?老王仔细一听,声音又没了。老王打开门,就着车灯望了望四周,漆黑一片,没见人。老王觉得肯定是做梦了,于是又回到座位继续休息。又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砰砰”声又来了,而且比刚才的更响,而且感觉更近了…………老王只得又起身,仔细听。这回声音没有消失,真真切切就在耳边,而且,感觉真得很近,好像就在---车窗外?!
老王把头扭到车窗这边,想仔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车窗外什么也没有,黑乎乎一团,就当老王准备扭回头时,突然有一个东西“砰”得一下贴在了车窗上!老王事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吓了一大跳,差点没从车座上翻倒。惊吓过后,老王看清了那个东西,那竟然是一只手!那手紧紧贴在车窗外,一动也不动,老王顺着手看了看胳膊,发现---这手好像是从车顶伸下来的!车顶有人?!在这大半夜的,谁没事干跑车顶啊……。老王百思不得其解,身上冷汗直流。就在这时,那贴在窗外的手,忽然又动了,“砰砰”拍打着车窗,这声音,跟刚才听到的一模一样……。感觉,车顶上的“人”在请求老王开窗?!
老王当时就感觉灵魂出窍了一般,他的第一反应,是绝对不能开窗!而第二反应,就是赶快发动车!事后老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反应,反正当时老王就这么做了。车子发动了,无人的野外发出了汽车响亮的马达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诡异的是,随着车子的发动,窗外的“手”没了,完全消失了,好像就是一瞬间。老王也不管车顶还是窗外了,反正赶快把车开起来,离开这个鬼地方。
也不知开了多久,老王依稀看见前面有灯光,跳动的心才渐渐平复。那个灯光来自这里的一个道班。凭经验,应该是到骆驼峰道班了,前面马上就进山了。来到道班驻地,惊魂初定的老王不准备再走了,于是就下了车,在道班的班房里胡乱过了半夜。老王下车后,有意无意看了看自己这两老解放的车顶,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老王的故事。现在的老王,已是x-j某领导的御用司机了,混的还是不赖的。老王给我讲这个故事时,笑侃现在陪大人们下基层“视察”时,不管大人们再怎么有兴致,他也不敢在外面跑夜车了,尽管他现在开的“座驾”,比当初的二手老解放要好很多很多…………
故事二十五:山里的婴儿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自然条件最为恶劣,路况最差的一条国家级公路,非新藏公路莫属了。这条路跨越了中国最偏僻,最荒凉,最没有人烟,同时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两个地方:疆南和藏北,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至今仍然非常佩服修建这条公路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硬生生在这冷酷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条路,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新藏公路建设的1956年。
小郑是一名工程兵,1955年入的伍,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在入伍的第二年,他所在的部队就集体开赴新藏公路建设前线,开始了极为艰苦的筑路工程。
穿越昆仑山那段路,是整个新藏线修的最为艰苦的。几乎每天都有战士牺牲,有坠崖的,有炸死的,有撞车的,还有失踪的。小郑的很多战友,都永远长眠在这百里的无人区。
那是1956年七月,小郑所在连队接到上级指示,开赴距离大本营几十公里的区域探查地形,绘制详细的地图,以便决定修路的最佳方案。由于地形十分庞杂,连队决定把任务分化成小片,每片地形由三四个人共同完成。小郑和他的排长老王,以及另外一个老兵小李分在了一组,负责完成一片小山包班长测绘工作。
那片地离连队驻扎的地方比较远,小郑三人带上充足的粮食和水,扛着工具就出发了。在山里走了一整天,才到地方。这时天已经黑了,班长老王决定先在原地搭帐篷休息,第二天再完成任务。他们找了山坡一处平缓的地方,搭好帐篷,点起火开始吃饭。
饭吃到一半,小李忽然直愣愣指着一处地方说:看,那里怎么闪了一下?小郑和班长顺着小李指的方向看去,黑糊糊什么也没看清。就在大家以为是小李眼花的时候,在他指的方向,又闪了一下光!由于背景是漆黑的,这光格外扎眼,大家都看清了。当时天气晴朗,明月当空,顺着天光,班长断定那光是对面一处小山头发出来的。多年的军旅生涯使老王警惕性很高,饭也不吃就对其他两人说:走,看看是怎么回事。
他们开着手电和必要的武器,朝那光发射的地方走去。小山头并不太远,他们很快到了小山头下,但那光却消失了。三人顿时失去了目标。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好像老天非要成全他们似的,那光又闪了一下……。很近了,就在那个山坡上!大家都看清了,于是紧张的拿好手电,朝目标走去。老王走的快,冲在了最前面,很快,他就对后面两人喊:快来,我发现了东西!小郑和小李赶紧跟上,只见老王站在一个缓坡上,他身后,是黑黝黝的一个山洞。
三人可以肯定,这光就是从这个洞里发出的。老王是老兵了,他把枪上了趟,第一个钻进洞,小郑和小李打着手电,跟了进去。那洞口不大,只够一人钻入,凭经验,是天然形成的,这种洞在昆仑山里很多,并不稀奇。三人都很小心,生怕里面有野兽什么的,进了洞口后,很快大家就来到了一个不大的洞室内,看情况不像有野兽的样子,这洞室也是纯天然形成的。小郑用手电在洞室里扫了扫,忽然瞄到一个东西,一个不那么“天然”的东西。老王和小李也发现了,于是,三个手电筒聚焦到了这个与这里格格不入的物件上来,大家看清了,这,是一个用藤蔓编的,摇篮??
三人大吃一惊,在这么个连鬼都不拉屎的地方,怎么会有……。摇篮呢?老王三人凑上那个物件,仔细地看着,没错,这确实是那种手工编织的摇篮,放在地上,摇篮里铺着厚厚的东西,看样子像是兽皮,老王轻轻推了一下,摇篮吱嘎吱嘎摇了起来。小郑顺手摸摸了兽皮,很软很松,不知是什么野兽的皮毛,而且,这兽皮竟然还有温度?!当时昆仑山里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兽皮的余温,小郑能够很灵敏地感受到。这摇篮里,就在刚才,还有人在!也就是说,这洞里,刚才还有人!小郑把情况跟老王和小李说了,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都抓紧了手里的电筒,每一寸每一寸检查着这不大的洞穴。奇怪的是,这洞穴里除了那摇篮,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食物,没有衣物,任何跟“人”有关的东西,全都没有,就只有那孤零零的--摇篮,实在太奇怪了。大家检查了许久,也没有再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老王觉得这地方不便久留,就下令撤退,等明天天亮再过来详细检查。于是三人钻出了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