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我并不意外,在没有月色的夜里,它经常会光顾这里。它只是来看看我,从来没有别的表示。而我也不会刻意去欢迎或者驱赶,人和动物就这么和谐相处着。老实说,我没有把它简单地看成一只动物,它祖上是皇帝御赐的“四殿神”之一,按照人的思维,“殿神”的称谓应该世袭给它了吧。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我更有资格把故宫当成家。

秋风瑟瑟,天气有些发凉。我把一根剥好的火腿肠放在屋外的窗台上,天气变凉,老狐狸也该开开荤了。

我们之间没有交流,或许没有交流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我自顾自关灯睡觉,再次看向窗外的时候,蓝光已经消失,它静悄悄地走了。

清晨,我推门出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窗台,上面放着的火腿肠还在,老狐狸没有贪嘴。

我仰头看向逐渐清朗的天空,思索着早饭吃点啥,如果想吃些像样的,就得到故宫外面去了。这对我来说是一段很长的路。我必须得走出故宫一直向南,从地道桥穿过长安街,贴着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大街横穿整个广场,再横穿一个地道桥,来到一条不宽却很热闹的街道:煤市街。

我不知道煤市街名字的由来,或许明朝时这里是煤炭交易市场吧。这里在前门之外,属于外城,真卖煤的话也不稀罕。

煤市街两旁延伸出很多条小胡同,如同一根完整的鱼骨,大鱼刺是煤市街,两边的胡同是小鱼刺。小胡同两边店铺林立,形成了一个个原始的交易市场。其中也不乏各种特色的小吃店,来故宫旅游的人大部分都要在这里转转。我若想高质量地解决一顿早餐,必须得去煤市街。一来一回没一个小时下不来。

我还在寻思着是不是要消耗这一个小时,小季出现了,手里拎着一个大塑料袋。这丫头又送盒饭来了。

“丫头,不要总这么照顾我好不好。我会感动的。”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劝她,说轻了不行说重了也不行。

“用不着你感动。你以为我是为你啊?我是想别耽误工作,赶紧吃,吃完了好干活儿。”

我不得不对小季另眼相看,这丫头啥时候这么爱工作了?

小季被我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别用猪一样的眼神看我好不好。这次真是为了工作。告诉你吧,我昨晚上梦见珍妃了,很恐怖、很真实,好像亲身经历的一样。咱必须得把这件事解决了,不然我得失眠了。”

能让小季失眠,这个梦得多么恐怖?我连问的勇气也没有,赶紧埋头吃饭。

“你不问问我做的什么梦吗?”小季先挑起话茬。

我直摇头:“不问。连你都害怕,我还不得吓死。”

小季表示赞同,很认真地点点头:“是挺吓人的,我想跟你说说,不然晚上又得睡不着。”

我还是摇头:“你自己失眠也就罢了,干嘛连累我。不听不听。”

说实话我是真胆小,连小季这么“二”的人都忌惮,何况是我?

小季见我执意不肯听,也就罢了。不过表情有些不自然,看样子真是吓坏了。见她这幅模样,更加坚定了我不听的信念。得多么恐怖的画面才能把小季吓成这样…

这顿饭吃的气氛很古怪,按小季的性格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极力讲着笑话逗她开心,渐渐地她的表情舒展了许多,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我们决定还去十五排,把有关珍妃的所有图片都看一遍。看看表还不到八点,离上班还早,现在去了也没人。我提议先去大佛堂转转,那里正在大修,前些天在屋顶上发现的几块瓦震惊了很多专家,不少专家都开始着手研究。王册在老胡的授意下也展开了调查,不知这小子有什么进展。

大佛堂,慈宁宫后院的一座建筑。起初专门供孝庄太皇太后礼佛用。孝庄是蒙古人,满蒙皇族通婚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少蒙古王室的女儿都嫁给了满清的王室。蒙古人信奉佛教,满清的统治者也信佛,因而整个紫禁城里佛堂很不少。

几天不见,大佛堂的修缮已进入高丨潮丨。铁管搭建的脚手架密密麻麻,外面再围上绿色的密格网,将整座建筑包裹在里面,给修缮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虽然才早上八点,不少工人已经开始施工,叮叮当当的噪声在幽深的巷子里回荡。

如果放在一般的建筑工地,早晨六点干活都不稀罕。但是这里是故宫,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出入时间。想加班都不行。

我和小季小心翼翼走进修缮现场,仰头看着高大的大佛堂。屋顶的瓦已经全部揭掉,正在进行屋面木料的保养和更换,由于年代久远,不少木料已经腐朽的不成样子,不能再使用。还有一部分保存相对完好,经过特殊处理后还能再用。这是一个很复杂很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到木工制作,还涉及到绘画、宗教、建筑、几何、化学等多门学科。别看这么一座建筑,没有几个月修不来。

我们正抬头观望,王册不知从哪钻出来。跟小季和我打招呼。这小子还是那副德性,对我爱答不理,对小季却是大献殷勤。

“小季你来啦,我这里最近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正想说给你听呢,你居然来看我了。咱们真是有缘。今天哪也别去,我讲给你听。”王册追着小季不放。

“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有什么话就在这说吧。”小季搪塞着。

“在这?不如找个凉快的地方,边喝茶边聊。”王册热情不减。

“喝茶就免了吧,我们来这里是有正经事。”我单刀直入,问他怪瓦的事情进展如何。

王册一脸傲然,说在他的专心调查下,怪瓦的事情进展神速。

我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说实话,我对怪瓦的由来也很感兴趣,王册如能搞清楚,也算解了我一块心病。

王册本来不屑于跟我解释,但是见小季也很感兴趣,改变了主意,开始得意洋洋讲他的研究成果—

瓦的背面刻着的“三五作造”和“五作成造”、“西作造”,其实指的都是御窑厂的名字,明清两朝营建、重建、修缮紫禁城,砖瓦等等材料必不可少,于是诞生了不少御窑厂,专门给紫禁城烧造砖瓦。三五作、五作成、西作等就是御窑厂的名字。

我一边听一边撇嘴,心说这就是你的研究成果?老专家们第一次见到怪瓦就断定这是御窑厂的名号。这么些天就研究出了这个?

王册的注意力一直在小季身上,对我的撇嘴没看见,要是看见的话估计得跟我拼命。我赶紧把表情收住,听着王册继续往下说。

王册对小季一副讨好的样子,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御窑厂南方和北方都有,但是主要还是在北方,就在京城一带,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太和殿地板铺的金砖,就是苏州御窑厂烧造的。因为“金砖”对土质和工艺要求很高,只有苏州那地方能造出来。不过房顶上的琉璃瓦绝大多数都是在京城一带烧造的。三五作和五作成的底细我已经摸清,就在京西一带的山里,窑厂在光绪年间就毁了,如今连窑址也平了,树起了大片的建筑。至于‘西作’这个窑口,暂时还没有找到窑址。不过根据故宫老专家们的信息,西作应该是一个民窑,有时候也给官家烧造东西,属于半官半民,地点也应该在京城一带。”

我一阵无语,不得不说王册这小子干工作还是很用心的。不过跑到京西去找窑址真的有必要?

小季则兴致勃勃地听着,露出了赞许的表情。

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停杯一问s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