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大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雄心勃勃的清朝军队从一开始就节节败退。陆上,朝鲜半岛全部沦陷,进而金州、大连、旅顺相继失守,满清的龙兴之地奉天危在旦夕。海上,日军舰队以损失两艘鱼雷艇的代价全歼北洋水师,威海卫、刘公岛成为血泪之地。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惨败收场。与此同时,慈禧太后在紫禁城宁寿宫度过了她六十岁寿辰。请萨满法师做法成了她在紫禁城内为国分忧的一条捷径,着实可笑可悲。萨满法师频频在紫禁城内大办法事,企图利用上天的力量、神鬼的力量保住飘摇的大清国。
甲午战争的失败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往列强虽蛮横,终究还讲一些面子、有一些顾忌。毕竟大清国拥有当时全亚洲最大的舰队:北洋舰队。当时西方列强没有对我中华搞军事禁运,你只要肯出钱,什么先进武器、先进舰船都能买到。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着实令列强忌惮,面对排水量世界前五的一支豪华舰队,任何一个国家打小算盘时都要好好掂量掂量。然而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遗,整个舰队被日军全歼,而对方只付出了两艘小鱼雷艇的代价。列强对大清的最后一点忌惮烟消云散。这样的肥肉不吃等什么,一时间列强纷纷踏至,割地赔款层出不穷。慈禧太后信奉的萨满教没有拯救大清于水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变革人士发起维新运动。救亡图存的改革派走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一方面主张皇帝亲政,变法图强;一方面痛斥慈禧专权,与其空信萨满教不如务实变法。一大批萨满教徒被逐出京城,“入园杀后”的计划亦在革命党激进派中酝酿。变法触犯了慈禧集团的利益,保守派开始反击。结果光绪帝被软禁,谭嗣同等六人斩首示众,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在紫禁城没法待了,领着皇帝、皇后仓皇出宫,西逃陕西避难。宫里人不说是逃难,说是太后西巡。即便是如此艰难的光景,仍能见到萨满法师的影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即辛丑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里最著名的一条就是赔偿列强4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连本带息九亿八千万两。解决好与列强的关系后,八国联军开始于次年,也就是1901年的七八月份撤出北京城。慈禧于同年十月率数千车仗从西安返回北京,宫里人称之为“辛丑回銮”。“辛丑回銮”之后,国家暂时用金钱换取了短暂的和平。慈禧非但没有好好总结教训,反倒是把功劳记在了萨满教身上,认为是她的诚心祈福才有了“回銮”的机会。宫中的萨满教法事重新盛行起来。看似安定下来的大清国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革命党人倡导的民主共和之风愈演愈烈,要求变革的声音响彻南北。
同样是光绪二十七年,慈禧老佛爷不知为什么善心大发,特意恩准打捞珍妃的尸体。由于井口太小,不得不将井口砸掉,绝地三尺打捞尸体。还特意恩准珍妃的家人他塔拉氏家族前来吊唁收尸。对其家族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宽容。此时距离珍妃落井已经一年有余,尸体在水里泡的早已不成样子,恐怖的形容词不再罗列。慈禧对珍妃痛恨的要死,为何突然善心大发?其一,慈禧经常在紫禁城接待外国使节的家眷,意在表现一种慈母形象;其二,萨满教影响了她的思想,一个狠心的婆婆如何能得到天神的青睐。
光绪二十八年,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重病缠身,据“剃头刘”讲述,此时的光绪目光呆滞、神情恍惚,有时候盯着一件东西能看半天。变法失败、珍妃惨死、子母离心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而且他还不肯吃药,导致病情每况愈下。剃头刘是光绪皇帝的御用剃头匠,他的讲述想必可信可靠。慈禧太后竟然破天荒的为这位光绪皇帝祈福,甚至特意请萨满法师做法。
萨满法师做法不像现在的明星开演唱会,走穴一次圈钱走人。萨满法师做法一般分很多场,有时候一个月有好几场。就在光绪二十八年的冬天出事了,萨满法师在大清门前被杀,一时间流言四起,有说是义和团残余势力所为,有说是革.命.干的。当年的大清门(如此已拆除)两边都是树,刺客很容易脱身。此时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有人说楼主感受不到追贴人迫切的心情。楼主想问一句:你能感受到写一篇小说的艰难吗?能吗?文字的罗列不是一蹴而就的,你要花费心血的,算了不说了。
你们再搅局,就是想把这个帖子搅黄啊!后面跟一百个!
晚清历史看到这里,有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是革命党人要求立宪的声音,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成为当时救国图存的一条出路。不得不说甲午战争对当时满清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很多有识之士纷纷把目光投向近邻日本,倭人君主立宪取得成功,我中华为何不能?要求立宪的声音一天比一天高涨。第二就是对萨满教的口诛笔伐,信萨满误国的言论广为流传,一些激进分子要求彻底铲除萨满教,甚至发生了刺客暗杀教徒的事件,而且不止一起。
之所以这两件事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我从零星的记载中发现了一些关于革命党和萨满教的事情:辛丑回銮之后,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她年纪的确大了,将近七十岁的人,身体状况肯定不如以前。另一方面,从西安回北京总共走了三个月,舟车劳顿,老胳膊老腿肯定吃不消。此外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问题,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往西安的过程相当狼狈,尤其是头几天,也就是从紫禁城到西贯市、到昌平、到怀来、到居庸关这段,可以说是极其凄惨,缺吃少穿、连冻带饿、日晒雨淋,连大小便都成问题。这么艰苦的环境,难说慈禧太后没留下什么病根儿。第三方面的原因就是心理原因,光绪帝跟她貌合神离,自己的亲侄女嫁给光绪(也就是裕隆皇后),这位皇帝却始终不鸟裕隆皇后一眼,另外八国联军欺负到了家门口,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得陪笑脸。内忧外患,老太后心理能舒坦?
总而言之吧,辛丑回銮后的慈禧太后身体不是很好。于是她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萨满教上,企图利用信仰的力量使自己康复。萨满教有一条很牛逼的教义,就是能上通神、下通鬼,能跟鬼神打交道,康复一个人的身体还不是分分钟的事,于是慈禧开始变本加厉的请萨满法师做法。紫禁城处在一片乌烟瘴气中。
这些看似跟雕漆脸谱不相干的记载,是我从成堆的史料中、数以百万计的文字中摘出来的,足足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我不是一个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人,尽管前些年拜师入古玩行的时候也曾读过一些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的史书,但是对明清尤其是晚晴这段历史没有太上心,这么细致的研究一段历史更是从没有过。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再这么下去恐怕我也得憔悴成王册的样子。
我伸伸发酸的腰肢,倒了一杯凉白开慢慢喝着。此时已是深夜,我略微整理一下文稿,胡乱嚼了几块饼干,准备上床休息。一股尿意从膀胱里涌上来,要上厕所。我转身准备出门,不经意间扫了一眼窗外,漆黑的窗户上挂着一双幽蓝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屋里。
有鬼!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嘴里的饼干差点喷出来。被一双古怪的眼睛盯着,无论如何不是一件让人舒心的事。幽蓝的眼睛镶嵌在一张灰白色的脸上,淹没在惨淡的夜色里。那张脸很尖细,尖尖的下巴如同一个倒三角,绝对不是人的脸…
窗外有些闷热,不过按照规矩这里是不准开空调的,即便想开也没有。我浑身起了一层大汗,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我不敢再往窗外看哪怕半下,身体有些发僵,身上的衣服被汗水黏住,紧紧贴在身体上。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飞虫,被一只青蛙死死盯住,只要移动哪怕半毫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真是被青蛙盯住,也还好了,偏偏窗外的东西是一只鬼怪。想到“鬼”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淋漓的大汗瞬间冷却、凝固…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上门,张菩提啊张菩提,你又没做过昧良心的事,怕什么?我暗暗为自己打气。可是…从小到大,自己真没昧过良心吗?
应该没有吧,我回答自己。来故宫之前我一直在精神病医院了,在医院能干什么缺德事?可是住院以前呢?一些零散的画面在脑海里依稀浮现…
我一阵心凉,到底还是做过亏心事啊。莫非报应来了?可是…我为自己想着辩解的理由。
窗外那张脸还在,很白,白的令人崩溃。我又想到了老胡,老胡当年的事比我大多了,他为什么没报应?也许这就是命吧,老胡比我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