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乌代看的仔仔细细明明白白,只见这哪里是什么佛像,只是几尊披着袈裟的干尸。

按理说,一些高僧圆寂之后,尸身化为金身,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绝非乌代少见多怪,只见这几具披着袈裟的干尸,个个面目狰狞,眉横眼斜,口鼻也陷了下去,绝没有佛家的慈祥面孔。墨绿绿的几乎发黑的面部甚至长出了墨绿色的长毛来,几乎覆盖住了狰狞的面孔。

在摇曳的烛火影耀之下,这几尊佛像显得甚是诡秘!

乌代被这几尊怪异的佛像吓得不轻,连忙回头朝那老和尚师徒二人望去,心中多了很多顾虑。

却见老和尚不慌不忙的来到乌代近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莫要惊慌。”

“大师,这……这佛像……”

乌代看着眼前这三尊怪异的佛像,心中愈加的不安。

“罪过罪过,吓到施主了。”老和尚不停地劝慰着乌代,走到三尊佛像跟前,凑着烛火点上几只佛香,朝那三尊佛像拜了又拜,然后指着中间一尊佛像对乌代款款说道:“施主,这是我槐隐寺第一代方丈志怀禅师,他已经圆寂了二百年了,就是在今日,他突然开口说话,指引我去救施主。”

乌代不听到这话还好,听老和尚一说,心中更是感到十分惊奇。再看中间那尊佛像,身形干瘦,面孔青紫乌黑,满脸绿毛之中,几缕白色须眉顺着微风轻轻扬起。

既然这志怀禅师已经圆寂两百年之久,又如何开口指引老和尚前去救人?

乌代心里感到其中定有蹊跷,但是却看老和尚一脸慈眉善目,再者来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当下觉得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惊慌之余,乌代口中便只问道:“这禅师既然已经圆寂两百年了,他如何知晓我有了劫难?”

老和尚见乌代有颇多疑问,似乎有很多话不知从何说起,顿了顿,然后一一道来。

“今日日暮时分,贫僧正在此间打坐歇息,突然听闻耳边有人轻声言语。贫僧心生诧异,抬头一看,那声音正是由早已圆寂的志怀禅师传来,他不住吩咐我前去搭救施主。贫僧不敢怠慢,果然寻到了施主,实在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原来是这么回事!乌代虽然心中还是有许多困惑,又觉得自己有些失礼,连忙冲老和尚作揖打躬:“多谢大师搭救之恩,还未请教大师法名?为何会在这邪祟横生的地界修行。”

老和尚连忙还礼:“贫僧法号慧缺,师父圆寂之后,我就成了这槐隐寺的方丈。”

老和尚慧缺指着一侧一具披着袈裟的干尸说道:“这即是贫僧先师的金身,正是他老人家当年从邪祟手中救下了贫僧。”说完,老和尚慧缺已然面露神伤,又指着那位又憨又傻的年轻和尚说:“这是我的小徒,他无名无姓,是贫僧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一个孩子,贫僧给他取了名字,叫做去邪,意在除去这人间的邪祟。”

老和尚慧缺话未说完,几乎哽咽起来:“我来到这里不久,先师就圆寂了,先师圆寂之时,曾一再嘱托贫僧,切不可让这槐隐寺断了香火,所以贫僧这么多年来从未离开这槐隐寺。我捡到去邪小徒之时,他尚且在襁褓之中,如今去邪已经二十有余,我们师徒二人已经守在这槐隐寺二十多年了。”

俗话说,出家人四大皆空,老和尚慧缺提及往事,此刻竟然不觉泪下。正所谓,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师徒二人守在这不毛之地二十来年,期间有多少沧桑岂是几句话就能说的完。

乌代心中很多感慨,这老和尚慧缺已经年过花甲,小和尚去邪又憨又傻,在这不毛之地,生计都成了问题,坚守这么多年,实属不易。

“师父,徒弟我已然守寺二十余载,恕我慧缺愚钝,始终参不透其中的玄机。徒儿老了,您的徒孙又憨又痴,再这样下去,槐隐寺的香火就要断了。各位师祖,您让我救下的施主我已经带来了,您如果在天有灵,请给我等指条明路。”

老和尚慧缺又朝三尊金身拜道,言语之间颇多愧疚之意。

说来甚是怪异,只见老和尚慧缺拜完三尊金身,只见从禅房大殿四面破墙的裂缝里吹进来一阵清风,让烛火更加摇曳不止,佛堂大殿里顿时忽明忽暗,吹的三尊金身。

身上尘灰落尽,再看时只见从中间那尊金身青黑色的面首处射出道道金光来。

这尊金身,正是指引老和尚慧缺前去救下乌代的志怀禅师的金身。他此刻竟然缓缓抬起头来,一时间耳鼻口目闪闪生辉,那金光正是由这些窍门之处射出。

乌代和老和尚慧缺看的出奇,目瞪口呆看着眼前的一切,那志怀禅师的金身已经扬起头来,脸上金光又逐渐消失,再看时只见那深凹的眼眶里竟然有了锐利的眼光,干瘪的嘴唇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志怀师祖,您……您显灵啦!”

老和尚慧缺十分激动,扑通双膝跪地,朝那志怀禅师的金身拜个不停。

“是那有诛氓印记的人来了吗?”

一声苍老的话语,却显得十分浑厚,在这烛火影耀的佛堂大殿里,正是由志怀禅师的金身传出。

只见志怀禅师直勾勾的看着乌代,深凹的眼眶中那一处深邃的眼光让乌代不知所措。乌代只是默默点点头,算是应答。

“年轻人,老衲终于盼到你了。这两百年总算没有空等。”

志怀禅师已经圆寂了两百年,此时此刻突然复苏,其中玄机还未可知。乌代看着面前突如其来的一切,显得很是茫然。

这志怀禅师也提起诛氓印记,这诛氓印记跟志怀禅师有什么渊源?

乌代心中很是疑惑不解,只见面前志怀禅师的金身,随着清风吹动,身上的袈裟摇摆不止,零落散乱的眉须在墨绿色的脸上随风飘然,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接着又说道:“两百多年了,老衲又嗅到了范久息范榜眼带来的血腥味,他果然解脱了,看来人间肯定又是一番浩劫吧?”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清朝僵尸最多。》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宁教东风吹不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清朝僵尸最多。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