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今天的就先到这,明天接着讲,这个事比较大,不好一下讲完。感谢支持。

隧道惊魂2

下面接着开讲。

隧道施工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打眼,装药,炸,然后掏渣。现在是有专门的机械设备的,而且,也不是直接开挖的,要先注浆,将土体凝固,然后开挖。隧道施工是随开挖随支护,我发的图片,就是施工用的模板,混凝土都打很厚的。二衬还要配筋,一般三十公分的混凝土,仰拱要全部混凝土填起来,仰拱就是你脚底下的。隧道挖出来是圆或椭圆形的,而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半圆的,那另外的半圆不是没有挖,而是又填起来了。挖隧道怕啥?可能你们会说怕石头,其实不是拉。怕有水,有流沙,朋友们,不要以为这些在南方才有,北方的很多山里也多水,哪怕是戈壁滩上,有时候水都能多到吓人。关角隧道就多的很,那可是在青藏高原上啊,关角隧道也有很多故事,以后慢慢聊。无论南方北方,还是铁路房建,在工地,安全永远第一位。毕竟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这个公司在刚开始一切顺利,后来施工中碰到流沙,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流沙得以顺利控制。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就因为这件好事,发生不好的事。为什么呢?不是那些小说家编的那样,一个女官员非要进隧道,因为触犯禁忌,才出事的。事实上,根本没有女官员什么事,再说了,朋友们,你们稍微动一下脑子,那个sb领导往洞子里钻啊,还有那个sb领导会安排一个女官员主管这事啊,这不纯粹脑缺吗?就连lz这么傻的人都不会做这事,那些人精又怎么回呢。

事情的起因是这个公司处理流沙的事干的太漂亮了,于是,指挥部决定将这事作为一个典型,进行一下宣传。就这样,引来一些专家来现场参观学习,其中,就有一位注浆的女专家。注浆就是为了凝固土体的,不解释了。这个女专家以前见到的都是地面上的路基注浆,隧道注浆虽然她经常给别人讲,甚至写成书,但是她从来也没有见过。原因你们懂的,不让进。这也就成了她心里的一块病,一直想如愿。其实,这个女人怎样成为专家的,我更好奇,毕竟工地都没有去过。可是,咱中国,就是这么神奇,谁让专家是咱们的土特产呢。

就算她是请来的专家,施工方不敢得罪,但也不同意让她进洞的。毕竟,干这活的都讲究。这个女专家可不是笨蛋,人家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优良传统。这里要解释一下,隧道里施工运输机械。一般来说,除了大车,还有三蹦子,电动车等几种,基本上不会有小汽车进去的。那个编小说的说坐小车进去,纯粹瞎扯。这个女专家,就是坐在三蹦子后斗里进去的,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专家组成员。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其他人进去坐的三蹦子和她坐的不是一辆,而且这个三蹦子不是拉人的,而是拉防水材料的。隧道内照明能好到哪儿去,直到到了现场,女专家下来才被发现。但是,这时候,黄瓜菜都凉了。据说,当时民工都要打她,他们领导拉着了。换了我的工人,当时估计就收拾好她了。你不管干啥,不能不管兄弟们死活吧。

这个女专家遂了愿,很高兴,回去一路上兴致都很高,但是施工方的几个人,脸上却都是阴沉沉的。回去就把施工队长,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等一通好教育,又是分析原因又是检讨,其中民工还闹过一次罢工。时间一天天过去,也没见有啥事,施工又不能停,就这样干吧。这里干活不想我们上下班,是二十四小时不停施工,几班倒。事情就发生这天中午,一帮民工吃过饭,到工地换班,他们去工地可不是三蹦子,而是那种电车,前面一辆车,后面可以拖很多斗的,可以充电的。一共有二十七个,你没有看错,就是二十七个工人,在一辆电车里。他们开车到了现场,但是现场并没有人,一个都没有。朋友们,奇怪吗?这个不算奇怪,我给你们讲一下,你们更奇怪。这正在施工的一班工人已经回去吃饭了,而且就是在这帮工人开着电车过去前,交接完回去的。而且这个事儿确定,那一班工人都这样说,我到现在还有那帮工人的联系方式。

隧道惊魂3

昨天咱们说到,两班工人的交接出现了邪事,一般工人确认已经和另一帮工人交接完毕,另一班工人可以确定没有见到先前那一班工人。那这中间一段时间是谁在施工,因为机器一直没有停,而且在正常的施工,这是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到的,具体原因后面讲,不要急。

来接班的班长姓胡,我们叫他胡班长吧。胡班长在现场看到机器在运转,却不见人,当时就火了。但是,不得不说,老胡真是一个好带班。他赶紧安排工人就位,检查机械与工作面,将施工处于可控状态。一切正常后,就用对讲机开骂了。另一班的班长姓叶,我们叫他叶班长。胡班长骂道:“老叶啊老叶,你他妈干没干过活,这不是瞎胡闹吗?一声不吭你带人跑了,老板得罪你了还是弟兄们得罪你了,你使这招。”这个叶班长也五六十岁了,带班也十几年了,平时在工地都是说一不二的主,什么时候让人这样骂过,而且还是莫名其妙。当时就将饭碗扔了,气的呼呼的。就要发火,不过还是忍住了。出于职业习惯,耐着性子问老胡:“老胡,出什么事了?我不了解你说的是啥,你说清楚点。”其实叶班长说这话的时候是非常生气的。有过农村经历的应该知道,不管那个村,都有这样的可以带班管事的人,那个牛逼哄哄,谁要敢骂他,立马就敢打你,叶班长当时的心情就这样。胡班长听他这样说,心里也更气了,但是听口音,老叶好像确实不知道。胡班长也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叶班长自己先走了,工人然后自行回去了。这里解释一下,在工地上,作为一个带班人员,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带班的吆五喝六的,好吃好喝的还欺压工人。实际上,工地上第一个上工的要是带班的,确保工人来了工地可以立即施工,最后一个下班,确定工地没有安全质量遗患,没有工具人员遗拉,吃饭是最后一个吃,确保所有工人都吃得上饭。胡班长平静下来,把事情讲了讲。等他说完,叶班长吓坏了。叶班长就让胡班长赶紧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偷偷的告诉胡班长,他见过他,并和他已经交接了。胡班长听到后,头一下子蒙了,这不符合常理啊,又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的女专家,那天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当班。胡班长凭下意识感觉到不好,要出事,赶紧跑过去喊工人停机,立即停止施工,所有人员先撤出洞。工人也都经常干这活,听到这话,虽然不明白咋回事,但还是赶紧招呼大家上车,抓紧时间出去。所有工人全部集结起来不超过两分钟。不得不说胡班长确实很有能力,他们还是坐着电车往外走。不过,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离开施工现场几百米后,前方塌方了。开车的司机和第一节车厢上的十几个人直接被埋,后面的人都吓坏了。老胡一看这情况,出是出不去了,赶紧想招吧。最好的招就是远离塌方地点,回到钢支护下面,先顶一顶,等候救援。就在胡班长想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下命令,剩下的几节车厢就滑向了隧道深处。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车厢不是连在一起的吗?谁解开的?这个我也不知道,看现场的情况,就应该是这样的。工人这时候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跳车,躲到一边。不过,很可惜,没有一个民工跳车,他们就像焊在小车斗里一样,义无反顾的冲向钢铁机器。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人体怎可以对抗钢铁,当时就又有几个人被撞死,还有几人重伤,而剩下的也没有几个能活动的了。

发几个真实经历》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cuibao15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发几个真实经历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