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蛇渡劫
文/叶木喊山
我们村打谷场旁边有个老院子,据说是旧时一个大地主的宅院。这个院子里的旧房子虽然很破了,但是飞扬的屋檐和结实的青瓦,依旧显示着它旧时的气派。
这个宅院里,村里安排了几个孤寡老人在居住。宅院最大的一间厅房,因为过于空旷和冷清,无人居住,只是存放着村里耍秧歌唱戏用的一些道具。
这间厅房里的大梁上面,栖息着一条家蛇,村里胡子最长的老人说,自打他记事起,就听说地主家厅房梁上有一条家蛇,每到月圆之夜这条蛇就会出来在梁上游走,沐浴从天窗里照进来的月光。
据说这条蛇全身洁白如雪,茶杯粗细,几十年来一直栖息在屋梁之上,也不知道它吃什么喝什么。这条蛇与地主一家相处和睦,从来没有伤害过人畜,地主视之为珍宝,称其为“富裕家蛇",呵护有加,从没有惊扰过。
到了后来,地主斗倒了,这间老屋变成了村里的杂物仓库,白蛇却没有消失,只是因为老屋中没有人居住,所以少有人见。
有一年初夏,住在宅院里面的老人突然发现厅房里墙角破破烂烂的杂物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母猫下了有一窝猫崽子。一只肥大的黑猫常常虎视眈眈的守在厅房的破门前。
看来是这只猫将无人居住的老屋当成了家,在墙角的杂物中生下了这一窝小猫。
有一天,天刚刚过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要下暴雨了。
住在宅院里的一个老人突然想起,那一窝小猫所在墙角的屋顶漏雨。一旦下大雨,雨水就有可能流下来到墙角将一窝小猫淋湿或者淹死。
老人心善,于是走到老屋门前,打算进去找点什么东西将小猫遮盖一下。
话说这老人刚刚推开老屋的破门,一个霹雳突然就从耳边炸响,将他吓了一跳。老人下意识的朝上一看,更是吃了一惊:只见屋梁上的那条白蛇不知道什么时候钻了出来,正一反常态,十分焦躁的在屋梁上游走。
这时候天空闷雷声声,霹雳一个接一个地老屋顶上炸响。老人觉得十分蹊跷,平时打雷闪电,总觉得不像这次一样,那雷声近在咫尺,放佛就在自己耳边炸开一样,让人心惊肉跳。
就在这个时候,老人看见屋梁上的那条白蛇突然钻到了两条椽木之间,好像在躲藏什么一样,盘绕成一团一动不动,任雷声怎么炸,就是不出来。
眼看雨要来了,老人朝着墙角的猫窝看了看,只见那母猫诡异的双眼炯炯发光,紧紧盯着屋梁上的白蛇,全身的黑毛随着雷声竖立起来,又耷拉下去。
老人正在犹豫要不要过去,突然一个霹雳,只见那只黑猫随雷声的巨响一跃而去,竟然飞身上墙窜到了屋梁之上。
黑猫上去径直窜到白蛇藏身的地方,一下子就将白蛇叼了出来,那白蛇拼命挣扎,却也无济于事,黑猫就像中了邪一样,对着蛇头一阵猛咬,眼见那蛇已经活不成了,这才叼着蛇跳下屋梁,窜出了老屋门。
这时候天空雷声大震,闪电狰狞,黑猫理都不理墙角的小猫,消失在了老屋门外。
老人遇此奇遇,站在老屋梁下一时回不过神来,他赶紧将小猫遮盖了一下,就回到自己屋中,瞬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第二天,人们也没有看见母猫回到猫窝。到了夜里,不知道为什么老屋突然起了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救火的人根本就无从下手。那几只可怜的猫崽子,肯定也被烧成灰烬了。
事后,老人对人们讲起他的所见,有懂行的人说,老屋梁上的那白蛇修炼多年,已经到了渡劫升天的时候,奈何天道不许,设下劫数,虽然它藏在屋中雷电无法伤及,但却被母猫咬死。在劫难逃,此言不虚呀!
只是可惜了那一窝猫崽子,也成为了劫数的牺牲品,叹哉!
(叶木喊山讲民间故事系列)
鬼脸
文/叶木喊山
张三和王五是一对从小玩到大好伙伴,小时候一起掏鸟窝、捉泥鳅、抓螃蟹,长大后一起扛活做工,挣钱养家,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张三为人憨厚老实,没有心眼,王五聪明伶俐,精于算计,两个人在一起做事,张三总是埋头干活,与人打交道的事情就都由王五干了。
有一年,两个人外出扛活,到了麦子黄的时节,都想回家去帮忙收麦,也和久别的家人团聚一下。于是两个人一商量,就和东家告了假,一起启程回村了。
回村的路上,有一条小河。两个人趟过小河的时候,正是艳阳高照,酷热难耐的午后时分。
张三看着清澈的河水,不禁有了在河里耍一耍,凉快凉快的念头。王五想早点回家,但是看张三满腔热情,不好阻拦,就对张三说:你下去玩玩吧,我水性不好,我在岸边给你看衣赏。
张三兴高采烈的脱了衣裳,又拿出藏在衣裳里的一摞钱来交给王五,让王五暂时保管,免得被水浸湿了。这钱是张三的工钱,要比王五的多一点,因为张三干活实在,为人节俭,王五隔三差五要休息一下,有时候还要出去吃点好的。
张三下水之前捡了一根长树枝,开玩笑似的说:水不深,但是最近在水底淘沙的人多,如果我不小心陷了进去,你就把树枝伸给我。
王五哈哈大笑。
张三在小河中扑通扑通戏水,搓洗身上的灰尘。他突然想起自己衣裳里有一条擦汗的毛巾,于是就让王五给他丢过来,想用它来擦擦身子。
王五取出毛巾不经意一抛,恰好顺风,毛巾一下子飘到了河中间。
张三不及细想,一下子就扑腾过去捞毛巾,谁知河中间刚好就有一个沙坑,再加上水深,张三很快就挣扎起来,呼喊王五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