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他虽然嚣张,但是掩饰的较好,那天他喝了点酒,不由站在台阶上大声对村里正在准备起棺人大声吆喝说:我丈人的棺材不要你们抬!你们出门拿纸货就行了!棺材我的朋友来抬,我要尽女婿的孝心!
村里人一听,心里都不是滋味。有的人不满张哥的狂妄,有的人忌惮张哥凶狠,一时间都纷纷溜出去,去拿门外的纸货了。
到了起棺的时候,张哥的一帮醉鬼朋友一拥而上,抬起棺材就往外走。阴阳先生看着这帮醉汉摇摇晃晃,但是又不敢阻止。
西北丧葬中有讲究,棺材出门的时候绝对不能碰撞到门框,否则就成为了“串门丧”,会祸及亡人的后代,十分不吉利。
但是这群醉鬼哪能将这些讲究都顾周全,踉踉跄跄抬着棺材出门的时候,棺材的一角重重的撞在门框上,阴阳先生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混在亲戚堆里的张哥也感觉事情不妙,不再高声大气说话了。最后还是村里人看不过眼,又将棺材接了过来,这才顺利将王老汉埋进了黄土。
丧事虽然办完了,但是却办成了串门丧。一家人心里都沉甸甸的。王老汉的女儿和张哥大吵了一架,王老汉的儿子看到张哥连话都不愿意说了。
这事情过后的几年中,说来蹊跷,王家事事不顺。先是家里养什么家畜就死什么家畜,后来,王老汉的孙子也在七八岁的时候突然夭折了。王家媳妇久病缠身,根本不能下地劳动,四处求医也无方。
那时候人们诸事不顺,就只能归因于迷信。所以,王家人只好找了一位有名的阴阳先生,向他求助。这阴阳先生算来算去,最后算得是王家的祖坟有问题,说新亡人串门,可能没有落脉(就是腐朽的意思),要挖出来看一看。
王家人无法,只能同意。等到阴阳先生主持众人将王老汉的棺材打开之后,人们都惊呆了。只见王老汉胡须眉毛和头发还在生长,肉身根本没有腐烂。这已经成为西北丧葬中最恐怖的“犯丧”了。
最后,在征得王家人同意后,阴阳先生一把火烧了尸体。这事情也就此结束了。王家人此后逐渐恢复了正常。
张哥以后再进王家人门的时候,头总是勾的很低,他知道自己闯了祸。不管怎么说,这事情都怨他狂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
喊山有感:张哥觉得自己有本事,自视过高,傲气外泄,最后却反而轻贱了自己,还酿成了祸事。看来,任何时候,人都不能将尾巴翘的太高啊!
(叶木喊山讲民间故事系列)
背狐狸
文/叶木喊山
我们村大部分人都姓王,孙家是小姓,没有多少人,但是孙家人日子都比较好过,读书的也比较多。
村里的老人讲古今时常常说,孙家之所以有出息,一是人家肯干勤劳,二是孙家祖上曾经得到过狐仙的帮助,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很有根基。
据说孙家不知道多少辈前的祖宗孙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很穷,家里没有地,靠给地主打短工和打柴为生。
有一天,孙老太爷上山打柴,到黄昏时候,柴打了满满两捆,够背了,于是他收拾了斧头,挑起了柴捆就朝山下走去。、
孙老太爷下山的路上,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庙,当孙老太爷走到山神庙旁边的时候,发现庙里烛火在闪烁,可能是有人来烧香敬神了。
这样的情况常有,孙老太爷也没有在意,在走过庙门的时候就随意就朝着庙门的方向瞅了一眼。这一瞅之下,他吃了一惊,只见山神庙外面的柏树下面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
孙老太爷放下柴走过去,只见柏树下躺着的是一个白胡子白头发的老头,这老头子满口酒气,鼾声不断。看来是喝醉睡着了。
孙老太爷仔细一看,这白胡子老头怀里还抱着一个酒瓶子,酒瓶子上面沾满了香灰,想来是老头子拿了别人祭拜山神的时候留下的酒,把自己给喝醉了。真是个酒鬼。
眼看天色不早了,山里夜晚寒冷,野兽又多,如果留着老头子一个人在这里,肯定很危险。孙老太爷再三摇晃呼喊老头子,老头子烂醉如泥,就是醒不过来。
最后,孙老太爷急了,决定先把老头子背下山,在自己家里醒一醒酒再说。要背着老头子下山,再挑两捆柴,孙老太爷肯定背不动,他思索了一会,最后把柴放在山神庙的柏树下,打算第二天一早来挑,然后就背着老头子下了山。
老头子身材矮小,也不重,孙老太爷那时候又是壮年,背着老头子呼呼一阵风,天刚刚麻麻黑就来到山下。
山下有几个劳动晚归的人和孙老太爷碰到了一起,看见孙老太爷背着的东西,都笑着说:呦,你捉住了一只狐狸呀,为什么不提在手上,要背着呢?
孙老太爷开始的时候以为来人是开玩笑,但是渐渐觉得背上的东西十分软和,双手也如同抚摸皮毛一般,不由觉得奇怪。他回头一看,哎呀,背上哪有什么老头,一眼瞅到的是一只毛茸茸的动物脑袋,正是狐狸!
孙老太爷吃惊之下,将狐狸丢在路边的草丛中,那狐狸好像还在酣睡。孙老太爷后面的几个人不知道孙老太爷的奇遇,笑道:怎么,老孙,狐狸不要了?不要给我们拿去剥皮吧!
孙老太爷赶紧说:要啊,你们先走,我休息一会。说完坐在狐狸旁边,等那几个过去。
看着那几个人走远了,孙老太爷把狐狸抱起来,藏到了一个麦草堆里面,对它说:醒来赶紧走吧,以后不要贪杯了。山下危险,赶紧回山上去。
那狐狸好像听到了孙老太爷的话,艰难的耷拉了一下眼皮子。
孙老太爷说完就走了。当天晚上他一夜没有睡好,担心狐狸被人抓走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再到麦草堆里去看,只见狐狸卧过的草堆里有一个小小草窝,草窝里面放着一个黑色的小布袋子。
孙老太爷拿出布袋子一看,只见里面有几根纤细的狐狸毛发,还有数十颗金光灿灿的金豆子。
后来,孙老太爷就靠这点金豆子置地买牛,发家致富了。而且自从这件事后,孙老太爷诸事都很顺利,东干东成,西干西就。
喊山有感:一念之善,足以成人成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啊!
(叶木喊山讲民间故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