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迷魂子面

文/叶木喊山

我们村后有座不高不低的土山,叫兔娃塄。以前兔娃塄上没有人种地,杂草灌木丛生,栖息着很多野兔野鸡,放炸子夹子、打土枪的人很喜欢去那。

现在兔娃塄已经被一个砖厂买了去,糟蹋的不成样子了,唉,这是后话了。

言归正传。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兔娃塄上面很邪乎,村口的人家半夜的时候经常听到兔娃塄上赶集吆喝的声音,还有五颜六色的灯火一闪一闪。

以前邻村有一个货郎,姓陈,人们都叫他货郎,姓甚名谁反而鲜有人知道。

货郎常常后半夜的时候从他们村子出发,早上的时候刚刚到我们村子,赶早坐一趟生意,快到中午的时候就接着去其他地方了。

有一回后半夜天空降了大雾,货郎挑着担子往我们村赶,结果不知道为什么阴差阳错爬到了兔娃塄上。

货郎说,那时候他走着走着心里就迷糊了,爬到兔娃塄上之后,看见有一家红砖青瓦的小店正在做生意,小店门口的蒸笼汤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货郎正好也没有吃早饭,于是迷迷糊糊就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点了一碗臊子面条。

小店的老板和伙计看起来都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话语也很少。

货郎好不容易等到面条端上来,他拿起筷子尝了尝,味道很好,哧溜哧溜几筷子他就把一碗面条吃完了。

吃完了第一碗面条,货郎还想吃,于是就又要了一碗。就这样一直吃到第三碗的时候,兔娃塄下的村庄里不知道谁家的鸡突然叫了。

这鸡叫高亢嘹亮,惹得村子里面的鸡叫声此起彼伏。货郎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他一看,哪有什么小店,面前只有一座红砖青瓦砌成的墓穴,自己正坐在一块大青石头上面。他手里捧着的碗也变成了一个破瓦罐,瓦罐里面蚯蚓和蛤蟆乱爬。

货郎这下吓坏了,他跌跌撞撞爬下兔娃塄,一路脚下生风冲进了我们村,被几个早起担水的婆娘给碰上。

货郎嘴里只喊:快叫阴阳先生,快叫阴阳先生,我见鬼了,我见鬼了!

村里人将语无伦次的货郎带到阴阳家里,给他喝了一碗符水,他这才逐渐清醒镇定了下来。

阴阳先生说,货郎这是遇见迷糊子了。迷糊子是我们家乡的叫法,就是一种能将人迷惑,最后用毒虫或者红浆泥杀死的鬼怪邪物。

至此,货郎在兔娃塄上见鬼的事情就在周边传开来了。有的人深以为然,觉得兔娃塄上却是有邪乎,也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货郎只是在编造故事。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真真假假,一直在村里流传到了现在。

遗憾的是,以前草木旺盛,鸟兽众多的兔娃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杂乱的坡砖烂瓦,这样的故事,也很少能听到了。惜哉!

(叶木喊山讲民间故事系列)

青铜灯盏

文/叶木喊山

我们村村后有个杏树湾,沿着杏树湾往东走七八里路,是一座无名古庙,古庙里供奉的据说是一位明初的将军。

古庙现在修葺的很好,但是在上世纪中旬,伫立在荒野的古庙墙塌瓦碎,香火颓废,差点被毁掉。

那时候四爷爷年轻力壮,正是神不怕鬼不怕、天王爷老大我老二的那个年纪。

有一次四爷爷去杏树湾砍柴,沿着林子走了七八里路,发现了那个已经快要被野草灌木淹没的古庙。四爷爷好奇地用柴刀拨开一条路,走进了庙里。

古庙年久失修,蛛网密布,到处都是老鼠屎。四爷爷仔细端详,只见庙中的神像身材高大,面色威严,是一位身披金甲的将军。

这将军一手持宝刀,一手牵着一头黑毛红脸,四蹄雪白的怪兽,他认认真真辨认了半天,也丝毫想不起来人世间有哪一种野兽和这头怪兽长得一样。

古庙没来香客信徒久矣,冷冷清清的。神像面前是一张木制的供桌,桌子上放着一个石头香炉,一盏青铜的灯盏。

四爷爷看看庙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这一盏灯盏可能能换点粮食,于是就用衣襟擦拭了一下,将灯盏放在自己的背篼里带会了家。

故事说到这儿,肯定会有读者要嘀咕,难道喊山你们家乡那儿就没有个忌讳吗?庙里的东西能随便拿?

是的,确实有这个忌讳,我相信不仅仅是喊山我的家乡,很多人的家乡都有这个忌讳。

但是,大家要看看故事发生的年代,是上个世纪中旬,烧香拜佛很多人都不敢明目张胆,这些带一点封建迷信色彩的话谁敢给孩子乱讲?再说,四爷爷那时候十八九岁,正是倔驴一样的年纪,唉,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就这样,四爷爷带着青铜灯盏回了家。太爷爷一看就惊呆了,问他从哪儿拿来的。

四爷爷兴高采烈的说:杏树湾后的一个破庙,反正庙都要塌了,我拿回来看能不能换几个钱。

太爷爷一下子变了脸色,他压低声音对四爷爷说:赶紧送回去,庙里的东西不能拿,哎呀,你这娃娃,闯祸呀!

四爷爷刚要顶嘴,就看到太爷爷从屋子里拖出来了一根五尺鞭杆,准备对他动手。

倔驴也怕打,再说太爷爷那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又是个练家子,真要动怒了,家里人都怕。所以四爷爷见势不妙,赶紧满口答应:好好好,亲大,你把鞭杆放了,今天已经晚了,我明天一早就去。

太爷爷见四爷爷服软答应了,就将鞭杆放了回去,坐在门槛上唉声叹气,怪四爷爷不听话。

当天夜里,一家都睡熟了。

朦胧中,四爷爷听到大门口的狗狂吠个不停,将他吵醒。他趴到窗台上朝外看,月光下只见一头牛犊子大小的野兽“嘭”的一声将木门撞开,闯进了院子。

看门的狗本来狂吠不止,但是那野兽一进门,狗就不敢叫了,乖乖蜷缩在角落里。

四爷爷吃了一惊,正要叫喊,就看到太爷爷屋子里的灯亮了。他屏住呼吸,静静看着那野兽。

那东西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直奔四爷爷的小屋而去。四爷爷还来不及反应,那东西就将屋门撞开,闯了进去。四爷爷呆在炕上,一声不敢吭。

只见那东西黑毛红脸,四蹄如雪,和白天将军庙里四爷爷看到的怪兽塑像一模一样。那怪兽在四爷爷小屋里转了一圈,一纵身跳上一张老方桌,将四爷爷放在方桌上的青铜灯盏叼在嘴里,就一溜烟窜出屋门走了。

太爷爷这时候刚好穿上衣服,拿着马刀赶进了四爷爷的房间。只见四爷爷呆头呆脑,半天回不过神。

问了四爷爷好久护,四爷爷才结结巴巴的说:庙里的神,神的野兽,野兽来要灯盏了......太爷爷回头一看,放在桌上,原本打算第二天还回去的青铜灯盏真的不见了。

后来,太爷爷偷偷领着四爷爷去杏树湾的将军庙里烧香赔了不是,这次四爷爷乖乖跟着去了。此后,虽然一家人心有不安,担心神灵惩罚,但是好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四爷爷脾气这件事情之后就扭过来了,他再也不敢为所欲为,胡乱捣蛋了。

现在村后的将军庙修建的很好,逢年过节很多人去烧香,四爷爷也去,但是偷拿将军庙灯盏的故事他不太愿意提起。不知道为什么。

喊山有感:看来神和人的标准一样,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取不义之财,必将陷于不义,要慎重啊!

(叶木喊山讲民间故事系列)

蛇溜渠

文/叶木喊山

我们村往西走十里路左右,有一座大屲山。大屲山底下是一条被多年山洪冲开的大沟,沟里有清泉一股,潺潺东流去。

大屲山靠沟的一侧,有一条光溜溜的渠道,几乎寸草不生,从山顶一直蔓延到了沟底。

这条奇怪的渠道当地人都成为“蛇溜渠”,关于蛇溜渠的来历,有一个有鼻子有眼儿的故事。

据说以前大屲山上栖息着一条巨蛇,长十余丈,水桶粗细。这条巨蛇平时蛰伏山中修行,难得一见,但是它偶尔会下山到沟里的泉边饮泉水。巨蛇这一来一去,就在大屲山靠沟的一侧留下了一道光溜溜的沟渠,也就是今天的蛇溜渠。

这样多年,人与蛇共饮一眼泉水,互不相见,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倒也没有什么异样的事情发生。

有一天,天空乌云低垂,大屲山下一个村子的几个妇女结伴去泉边挑水。因为一旦下雨,泉水可能会暂时浑浊,无法饮用,所以女人们想赶在下雨把水挑回家,下雨后就不用费心了。

这几个女人挑着水,刚从泉边走到山下的大路上,正准备要往村子里走的时候,天空突然绽开数道耀眼的闪电,接着一声霹雳在耳边炸响。

西北乡村奇人录---真人真事,呕心寻访整理》小说在线阅读_第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木喊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北乡村奇人录---真人真事,呕心寻访整理第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