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彩云仙子在后面的情节中被哪吒刺死,我很喜欢我创造的这个彩云仙子形象,不忍让他死于哪吒之手,就让她在这里死了。细心的道友都知道,彩云仙子并不在封神榜上,所以我便设计了一个身形俱灭的死法。至于彩云仙子和赵公明之间的那种似是而非,不清不楚的关系,纯粹是我的捏造而已。
至于许多道友了解的,混元金斗其实是马桶的设定,被我毅然地抛弃了。一则屎啊粪啊的,我自己觉得恶心,也实在不忍心把这种东西交到美女手上;二则马桶只是对混元金斗的其中一种解读,三霄封神之后掌管厕所的解读也很有争议。而我更喜欢的一种解读是:三霄后来去天庭做了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掌管人间的生育,混元金斗是人间净桶,净桶是装婴儿用的。
古人认为女人是肮脏的、邪恶的,所以古代小说里出现的女性,大多都是反派。我不喜欢这样,我也不喜欢区分出正派反派,只是尽可能将他她们美一点,但终究不能颠覆原著,所以她们还是死了。这部分内容有点惨,至少我觉得有点惨,再加上哪吒、雷震子两个活宝不在,杨戬被抓,所以幽默搞笑的成分基本没有,这也是无奈。但是很快,这些活宝就要回归了……)
将星陨落
——绝龙岭闻仲归天
附录:《尘封的档案》编者:不详
(节选之十九)
档案编号:癸字305704号
档案来源:《三界通史?封神志?姜尚列传》
档案类别:历史文献
归档人:不详
……无论后人怎样诟病他与生俱来的懦弱性格,姜尚都无愧于一个出色领袖的称号,尤其是军事指挥才能,在当时的时代,三界中能够和姜尚比肩的也只有闻仲一人。诚然,姜尚在战争初期持续被闻仲的大军围困,但造成这些困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闻仲的军事指挥有多么出色,而是闻仲动用了远远超出姜尚能够驾驭的道术与阵法。而姜尚之所以对这些道术和阵法束手无策,也只是因为修行时间太短,法力不济而已。以他修行时间之短,法力之弱,能够仅仅依靠几名玉虚宫三代弟子,先后击败九龙岛四圣和魔家四将,这本身就是奇迹。试想,玉虚宫十二博导的道行都在千年以上,以大罗金仙的身体,博士生导师的身份,遇到混元金斗和黄河阵仍然束手无策,姜尚凭着区区四十年道行面对十绝阵的时候又能做些什么呢?
优秀军事指挥官的两大要素——才干与野心。如果说燃灯道人的特点是富于野心而疏于才干,那么姜尚的特点恰恰就是极富才干而缺少野心。碍于辈分相对低下,道行十分低微,姜尚在玉虚宫众门人面前,尤其是在燃灯道人及十二博导面前一直畏首畏尾,无法施展才能。据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的回忆录等文献记载,十二博导内部曾经做过这样的讨论:假设十绝阵、黄河阵两场战役的指挥权交由姜尚而不是燃灯,战局将会如何,形势可否逆转?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其讨论的结果也不便在这里赘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玉虚宫上下对姜尚的军事才能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南极仙翁与白鹤破了红砂阵,杀死张绍,救出总统姬发、哪吒和雷震子之后,闻仲利用十绝阵围困西岐的战略彻底宣告失败。但在此时,摆在姜尚面前的形势仍然很不乐观。首先,十绝阵虽然全部告破,但闻仲几万大军尚在,闻仲、菡芝仙再加上邓辛张陶等几个门人,使得朝歌部队无论从军事上和法力上,仍具备很强的实力;其次,包括慈航道人在内的十二位博士生导师仙体尽失,导致军心动摇,十二博导大都各回洞府,回到西岐帮忙的几人也不过是撑撑门面。虽然慈航道人由于根骨的原因,仙体并没有尽废,但姜尚并不了解这一点,而燃灯道人虽然交还了军事指挥权,但由于副校长的身份也不可能完全听从姜尚的命令。此时,在姜尚心目中能够上阵厮杀的人除了玉虚宫三代弟子就只剩下凡人将领。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姜尚竟然可以将战术安排得十分合理,部队也配置得井井有条,在接下来的绝龙岭战役中取得全胜,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在这一场战役中可以见一斑。
姜尚首先力排众议,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他认为:虽然本部军队有所动摇,但敌军劳师远征又长期围城,是一支疲惫之师,闻仲又刚刚损失了三霄道友,十天君也全军覆没,再加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亲临的余威尚存,闻仲一定会采取拒不出战,坚守待援的策略。而历实也正如姜尚所料,在西岐部队试探性的骚扰面前,闻仲果然坚守不出。
接着姜尚又采取了激将之法,逼闻仲出战。姜尚性情仁厚,轻易不愿杀伐,但为了战局的需要,他果断地处死了被惧留孙擒获的地烈阵阵主赵江,并且大张旗鼓地在两军阵前用赵江人头祭旗。因为姜尚算定了闻仲刚直忠义,得知道友被害,一定会怒火中烧。闻仲果然临时决定出战,犯了兵家大忌。
姜尚在战场上的临场指挥也极为得当,首先命令最勇猛的小将黄天化拼死拖住闻仲,再命众多的西岐将领依次敌住邓辛张陶四将。接着腾出手,集中其余的所有力量对付当时战场上道行最深之人——菡芝仙。
菡芝仙号称金鳌岛第一美女博士,但厮杀起来却英勇无比,尤其是腰中一只风袋,放出凌厉的黑风,被卷进黑风的凡人立时变得血肉模糊,令西岐部队吃了很大苦头。
姜尚首先请慈航道人使出定风珠,根据文献资料显示,慈航道人当时并不知道黑风内部含有铁砂的原理,刚好被定风珠克制。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究竟是姜尚能够料敌先机,还是仅靠气运使然,总之定风珠克制了菡芝仙的黑风,导致其法宝失效,只能选择短兵相接。姜尚先派出哪吒主站,又派出杨戬在一旁伺机突袭,一番缠斗令菡芝仙应接不暇,最后终于被姜尚找到机会,祭出打神鞭,将菡芝仙打得脑浆迸裂而死。
战场的这一边合四人之力除掉了菡芝仙,另一边黄飞虎不负众望,一枪刺死了闻仲的弟子张节,使得闻仲再也无心恋战,只好鸣金收兵。
这一场战斗杀死了菡芝仙和张节,大败闻仲,但姜尚并未没有摆酒庆祝,而是决定乘胜追击,连夜劫营偷袭。朝歌部队本就士气低落,又被杨戬在劫营时烧了粮草,再加上大将陶荣战死,早无斗志,闻仲只好收拢人马退兵。总算是闻仲领兵十分老辣,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指挥若定,虽然军马折了大半,防线连退三十里,但最终没有演变为溃退。
以闻仲的本领,想要回到朝歌,走土遁片刻而至。但闻仲爱兵如子,又要为成汤江山保全这几万人马,自然不会丢下士兵不管。带着几万人马撤退,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过桃花岭进佳梦关,走燕山进五关,走黄花山进青龙关。以西岐当时的兵力,绝不可能三路派兵截杀,因此姜尚又采取了心理战,把闻仲和他的部队一步步逼入最适合埋伏的黄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