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来了……

———————

惠亲王道:“须得派个得力的人去好好查一查,把那些个蛇蝎心肠的奸人千刀万剐才解恨!”

“是要查,一定要严查严办!”道光瞧着穆彰阿道:“穆彰阿,你早知道此事,为何不报?”

穆彰阿磕头道:“臣查无实据,空口无凭,不敢……”

“罢了,你的事情暂且不提,你来说,谁可胜任去两广查证此事。”

“臣以为,林则徐与那些官员素无来往,况且他正直无私,堪当大任。皇上可下旨令他前往两广,一来查办官员,二来清剿乱匪。”

穆彰阿向来与林则徐不和,此时着力举荐,不仅大臣们愕然,道光和惠亲王也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是他?就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后,于道光二十五年重新起用,二十七年任云贵总督。去年因病请求开缺,如今在家养病。

穆彰阿道:“林则徐署理过云贵总督,熟悉两广风土人情,官吏情形。命他为钦差大臣,赴两广最为恰当。”

文庆道:“林则徐年事已高,如今又沉疴缠身,只怕他的身体吃不消。”

惠亲王道:“臣弟认为,穆中堂知晓那些官员的短处,他去最为合适。”

这分明是要调虎离山,穆彰阿岂肯上当。当即说道:“为皇上办事,为朝廷出力,臣万死不辞。只是臣大病初愈,身体羸弱,又从未去过南方……怕因此误了朝廷的大事,请皇上定夺。”

道光不知惠亲王的用意,沉思片刻,道:“还是派林则徐去吧。”

眼下的朝廷,并没有人把心思真正放在平定“拜上帝会”匪祸上。

道光皇上没有,惠亲王没有,穆彰阿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远在广西的教众动乱,可以延祸到动摇国本的程度。

在他们心中,目下最重要的事情不在遥远的江湖,而在庙堂之上那把龙椅未来的归属。

两广总督的八百里告急文书,都不能令朝堂上的君臣清醒。他们认为,祸起一隅,不足为惧,只要将清廉强悍的林则徐派过去,便可稳定局势。

道光和众大臣不知道的是,林则徐的身体真不顶用了。

自道光二十一年起,他由新疆,转陕甘,再到云贵,几年的功夫,便将身体拖垮了。

尤其在新疆四年,那种洪荒苦寒之地,别说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便是年轻人也经受不住。

林则徐到新疆的次年,老仆林升因水土不服,重病去世,对林则徐的打击甚大。因是戴罪之身,并无任何优待,住行极为简陋,饮食不合肠胃,染了一身的病症。

道光二十七年,林则徐赴任云贵总督,身体已经不支,为不负皇恩,勉强支撑了一年多的时间。到了第二年底,新病旧疾一起袭来,只好请旨开缺,回福建侯官老家养病。

林则徐原以为可以从此终老故土,谁知忽有圣旨到,封他为钦差大臣,令他前去广西平息匪祸。

林则徐次子林聪彝劝他上书朝廷,说明身体状况,谢旨辞恩。

林则徐道:“我才刚报病请旨开缺,皇上焉能不知情形,此番圣旨急促,可见广西匪祸非同小可。作为大臣,在此国家用人之时,岂可顾惜身家性命,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

林则徐不顾儿子劝阻,拖着病体重新起程。

穆彰阿举荐林则徐,为皇上排忧是真,却非为国家解难。他当然知道林则徐的情形不佳,只所以力荐,是怕朝中无可用之人,惠亲王和文庆合力把自己支派出去。

穆彰阿清楚林则徐在道光心中的分量,只要把他推举出来,便可引开道光的注意。

穆彰阿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粉碎了惠亲王的阴谋,还以此示意他的党羽,他穆彰阿在皇上面前仍然举足轻重。

朝堂上的较量,传到六阿哥耳中,他对穆彰阿的信心陡增。

此时上书房里,皇上为四阿哥奕詝另请了一位师傅,叫杜受田,而卓秉恬专为奕訢授课。

杜受田的品阶要比卓秉恬低一等,皇上指派他教授四阿哥,似乎是在有意给卓秉恬和六阿哥释放一个信号,皇上看重的是奕訢而非奕詝。

奕訢认为自己胜券在握,行事便不似先前那般谨慎。

卓秉恬本就是恃才自傲的性格,因为瞧不起杜受田,顺捎也轻看了四阿哥。

穆彰阿瞧着奕訢师徒两人沾沾自喜,心内很不踏实,便规劝六阿哥道:“君心难测,现在万不可大意。你该去见两个人,一个是惠亲王,争得他的支持,你便事成九分。另一个是邵天门,让他一测天机,知己知彼,对你大有益处。”

“五叔那里我去过了,听他的意思,要一碗水平端起来,一切由皇阿玛决定,他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至于邵天门,我才不去找他呢,我贵为皇子,岂能俯就于一个乡野小子。”

穆彰阿道:“惠亲王若真能置身事外,对你就是好消息。但是天门一定要见,连皇上都重视他的能量,你在上书房和他最亲近,为何不拉拢?若叫四阿哥抢了先机,岂不误事?这个时候,六阿哥切勿意气用事。”

“五叔说天门回老家去了,曾国藩也说京城不是和天门见面的好地方,难道要我冒险出京,去涿州寻他?”

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小说在线阅读_第1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程小程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第1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