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文雅点说,任何事物都是螺旋上升的,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新事物建立,旧事物反扑,反复争夺,本就是世间的真理。

通俗地说,比如两口子离婚了,虽然离婚了,后世还有个非常出名的话剧还是什么,叫《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但是现实中可能吗?如果有孩子就更烦了,离婚了,无错,当事人口径一定是一致的,感情破裂,但是吊诡的是几乎所有离婚的夫妻,离婚后反而比结婚时更加纠缠对方,一方想建立新生活,你试试看,你前夫前妻不来搅和才怪呢,有些更是离奇得一塌糊涂,闹离婚闹得惊天动地,真离了又时时处处想着对方的好,最后竟然要复婚。

平凡百姓如此,朝代更替亦然。

就说这已经灭亡的清朝和民国吧,就是这样。

一帮遗老遗少裹挟着一些愚众,在经历几年民国生活后,开始怀念大清,或者称呼为前清,怀念宣统帝,怀念有辫子的日子。

于是,复辟吧,在张勋的带领下,在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规律催化下,闹出了“张勋复辟”的丑剧。

结局众所周知,失败了,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没错,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螺旋重复的同时,后面的重点是上升,套用一句俗套却经典的话说,历史是发展的,是进步的,是不以人意识为转移的。

说白了,就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不过说到人,其实也是可以胜天的,什么半点不由人,有时候老天爷也得让着我们这些凡人,用一句东北狠话说,老天爷你信不信我削你啊?!

时间辗转就到了1919年,韩修德的人生命运即将经历重大转折,民国狗事故事也即将迎来重大转机!

第十九章 神犬战北疆

大约在1919年年中的某个日子,具体日期已经无从考证,我的这段故事材料均来自于我奶奶陈倩文的回忆,她也是听她父亲陈子阳说的。

1919年年中某天,还在民国政府军中任职的我的曾祖父韩修德,此时还是少校军官,但是在北京和青岛两地来回跑,因为青岛黄岛犬场已经初具规模,那里由苏仁巴雅尔管理经营着,已经蓄养了大约一百余条各种猛犬、名犬。

其实这个时候,民国政府和军界都疯传着一件大事,就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徐树铮准备出兵喀尔喀蒙古,征讨叛贼。

这里科普一下,喀尔喀蒙古,也就是现在的外蒙古,即蒙古国,但是当时,这里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不仅如此,还包括其西北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满清灭亡后,喀尔喀蒙古趁机叛乱独立,名义上属于民国,其实事实上已经独立。而且更加复杂的是其境内还驻扎着原来的沙俄军队,日本军队(名义是保护侨民)。

当时的举国上下都支持徐树铮将军收复外蒙古,所以说人心齐,泰山移,有了民众的强大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有此想法。

在各方的合力之下,徐树铮将军准备出征了。

那么具体到韩修德呢?他又在这件惊天动地的历史大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各位看官,看问题还是回归本质吧,你们都知道我们家是干什么的?有人说了,你曾祖父是军人啊,军人之家,没错,但是大错特错,我们家的本质是,养狗世家。

正在韩修德也踌踔满志准备参与征讨外蒙古叛贼之际,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一个客人到来了。

来者名唤董念祖,是陆军部的一名少校军官,与韩修德的阶级相同,但是职务很特殊,特殊到即使的民国将军们见了他,也要肃然起敬。

董念祖虽然是少校,却是民国陆军次长徐树铮的侍从参谋。

韩修德见是董念祖,心内一惊,暗道,这个领导的大秘书今日所来何事呢?

无事不登三宝殿,董念祖落座后,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军人作风,直接说道,修德,此番我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韩修德还是客套地回应道,老兄真是折煞韩某人,小小韩修德,只是陆军部军马司的小当差的,比不上老兄是徐次长的参谋。

董念祖也不掩饰,直接说道,修德,你不是在青岛某地有个狗场吗?这些年我小有耳闻,听说你那里有百条猛犬,且你请了一个传奇蒙古老人在替你管事,此番,我是代表徐次长,前来借狗一用的。

韩修德心内一惊,借狗?做什么用呢?

董念祖看了看四下无人,但是还是悄声道,修德,不说你也有耳闻,现在喀尔喀蒙古那边闹得凶,举国愤慨,公然分裂中华啊,所以,段总理(段祺瑞)责令徐树铮次长具体筹划征讨外蒙古叛贼事宜,徐将军准备先派些探子去外蒙看看,然后再大兵出击,只是此番要组建一个军犬队,毕竟有些事情人是不好办的,狗是可以办的,你懂的。

韩修德闻听此言,不觉笑了出来,道,念祖兄,我当然懂的,打仗你更懂,养狗我更懂。只是需要多少犬只?何时集结待命呢?

董念祖道,你先准备20条吧,挑选那些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聪明伶俐的犬只,这样说罢,跟挑选侦察兵一样。挑选好之后,在9月初先待到京郊通州狗场暂存待命。

当下二人说定,董念祖便起身告辞,只是临走前,特别叮嘱了一句,道,修德,此番真要辛苦了,不仅需要你的狗,你本人也要参加。

韩修德就等这句话呢,于是兴奋异常,追问道,我做什么呢?

董念祖看了看他,慢慢说道,探马!

韩修德请了几天假,匆匆赶赴青岛黄岛犬场,此时,犬场初具规模,内有百余条猛犬。

这些年,蒙古老人苏仁巴雅尔一直在实际主持着黄岛犬场工作,当然,毕竟年事已高,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好在这些年招聘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于三泰,一个叫王德成,绰号“胖和尚”,二人均来自于我曾祖父的老家那里,即东北大兴安岭地区,虽然不是同一个村子,但是相隔不远,更重要的是,二人均会蒙语,所以与苏仁巴雅尔的沟通更加顺畅,当然了,此二人其实也是来头不小,别看年纪不大,但是都是身经百战的猎人和渔民,日后,关于这二人的故事可以参见《黑龙江诡事第二部》中的描写。

再说韩修德来到犬场后,当即便和苏仁说了全部,苏仁听后激动万分,毕竟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才是苏仁真正的老家,苏仁在外飘荡几十年,就等着回归故里呢。

按照董念祖的意思,韩修德和苏仁一起精心挑选了20条猛犬,作为未来军犬队的种子队,这20条犬被隔离出来,单独喂养,单独训练。主要是训练侦察,扑咬,特种任务等。

时间一晃就到了1919年9月初,按照约定,苏仁和两个助手于三泰、胖和尚带着20条猛犬悄悄到了通州,临时租借了一个小型犬场,静待韩修德指令。

民国狗事:养狗世家传人谈与狗有关的那些诡异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白狗黑猫祥瑞御免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狗事:养狗世家传人谈与狗有关的那些诡异往事第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