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陈老板放一百个心,我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嘴紧,消息绝不会从我这里出去。”冯哲说。

陈子阳道:“好了,我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冯掌柜可以推荐点好货了吗?非镇店之宝的东西就别拿来浪费时间了,而且最好是书画一类的,少帅好这口。”

冯哲搓了搓手,道:“陈老板您来的可正是时候,少帅这个级别的人物,恐怕只有帝王赏玩之物才拿得出手。天底下还真能有这么巧的事,也合该陈老板你做成这笔买卖,今天上午刚刚有人送来两件货要出手,绝对的国之重器。”

“哦?哈哈哈,我要的就是重器!说来听听。”

冯掌柜凑过身来,低声道:“《中秋帖》和《伯远帖》,这两件够格了吧?”说完兀自笑了起来。

陈子阳大惊道:“你说的可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冯掌柜一脸得意地说:“那是自然,而且我可以用冯某人的这颗脑袋担保,绝非赝品。”

能叫陈子阳大吃一惊的东西,绝对是希而又希之物。这两件宝帖与另一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本是乾隆皇帝最为珍爱的古代墨宝藏品,贮存于自己的书房,即养心殿的西暖阁。西暖阁原先叫做“温室”,但是自从乾隆将这三件绝世墨宝藏于此处后,便改名为“三希堂”,其中的一层意思便是这书房里了三件至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

这三件宝帖乃是公认的国之重器、天下至宝,一直是清廷帝王所拥有,而此刻三件中倒有两件跳到自己的眼前,你叫陈子阳如何不惊?如何不喜?

虽说本意并非真来购买,只是看看能否从冯掌柜口中诓出自静园里出来的那只木箱到底所装何物,运出来究竟为何。现在话倒是确实套出来了,这两件宝帖一定是出自那静园,溥仪要将其变卖。但是此刻的陈子阳,却变成实实在在真想纳入囊中了。

陈子阳摸了摸下巴,思量了一阵道:“冯掌柜,那就将这二希请出来吧,如果确实无误,咱们就谈谈价钱。”

“得嘞,您老先喝口茶,我这就去取。”冯掌柜说。

片刻的功夫,冯哲从后堂抱出来一只紫檀箱子,虽然很大,但瞧起来却是精致无比,满工的雕龙镂凤,大开门的宫里物件。冯掌柜打开箱子,从里面将二宝帖取出,铺到一张大画案上,陈子阳连忙上去仔细端摩。

只见这《中秋帖》,纵三行共二十二字,乃草书,笔画丰润圆熟,却纵横飘逸、一气呵成,偶有断处,但气脉贯之。竹纸上钤满各朝各式藏鉴印玺,帖首处有三希堂印章和楷书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右上端乃乾隆的亲笔题跋“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帖尾题“神韵独超,天资特秀”。

再看那《伯远帖》却是另一番风格,行草,用笔虽较为纤瘦,但却端庄大气,偏又纵朗如云、洒脱如风。引首题签:“晋王珣伯远帖”,后钤“石渠宝笈”印章。同样的有乾隆亲笔题跋:“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紧接着钦的便是“乾隆宸翰”与“涵虚朗鉴”二玺。

不知诸位看官是否还记得这“乾隆宸翰”之印呢?陈子阳去临安寻找昌化犬以追踪消失的南屏晚钟时,曾提及昌化犬中最厉害的是一种是矿狗,可以嗅出鸡血石矿脉所在。当年禅源寺的住持用昌化犬寻到极品鸡血石献与乾隆,由雕刻名师卫承芳操刀,制成皇帝宝玺——“乾隆宸翰”,被敕封为国宝。便是此处之印了!

亲眼见此两件希世之珍,陈子阳简直瞧得如痴如醉,连声道:“至宝、至宝啊!冯掌柜,我想咱们可以谈谈价钱了。”

两人回到茶几旁坐下,冯掌柜说:“陈老板是大场面上的人,而且这种国宝级别的藏品,我们呢也就不在零头碎末上过多计较了,我出这个价,陈老板您看合不合适。”边说边伸出一根手指头。

陈子阳道:“一千两黄金?一帖还是两帖?”

冯掌柜微微笑着说:“一千两黄金一帖,这两帖共两千两黄金,而且不能单卖。”

陈子阳心下寻思:“老子当年问那牛鼻子老道买下康熙爷的细犬小瑞兽的后代——青纱,还花了一千两黄金呢。现在如此国宝,这个价真他妈值。”嘴上道:“冯掌柜爽快人,这个价呢确实很公道,但是陈某现在主要的银子都在生意上,能否,稍微降点。”

其实要按陈子阳真正的想法,这价完全不在话下,立马就能拍板要定。但是古玩这行与别的不同,有些自己的特殊规矩,比如卖家出价后,哪怕买主完全同意甚至觉得定价偏低,也必须还一下价,好让卖家心里能舒坦点。

为什么说还下价反而卖家会比较能接受一点呢?你想啊,如果你是卖东西的,你自己出个价,买东西的主顾立马满口道:“行,就这个价!”你心里一定就后悔了,肯定觉得自己当了回傻大头,好货贱卖了,更有甚者会千方百计找借口,反悔不卖。

所以说,古玩这行,不管买家是不是真想,都必须在卖家出价的基础上再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才能真正定下来,最终成功买卖。

冯掌柜道:“我看陈老板于古玩字画上也是内行,我这价公不公道您心里有数。既然您生意上暂时需要周转,这回又是要找少帅做大买卖,偏偏托我出手这二希的人呢又急需要钱。这样吧,我给个最低价,每帖九百五十两,两帖共一千九百两黄金,一毫也不能再少了。算是交您这么个朋友,万一此次奉天兵工厂的生意真被您揽下来了,结交上少帅这么层关系,以后便照顾冯某则个,您看如何?”

陈子阳心下狂喜,正待要立马答应下来。这“好”字还没出口呢,忽听得一个声音从外屋传来:“且慢。”

跟着一个人影抢了进来,陈子阳惊讶地抬头望去。

此人身穿马褂、头戴瓜皮帽,稍显富态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色圆框眼睛,五十岁上下的年纪。

冯掌柜一见,立马起身迎了过来:“五爷,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来了?”

冯掌柜称为五爷的这人,名叫郭葆昌,字世五,号觯斋主人,在北平可是个极为有能耐的人物。

郭葆昌本是河北定兴人,十七岁时来到北平闯荡,最开始时在古玩店当学徒,由于天资聪颖且于古玩瓷器一道有过于常人的天赋,所以虽然全凭自学摸索,但是竟成全国数一数二的瓷器名家。

因为在古玩店接触到的很多都是名公巨卿,而郭世五本人一是极为聪明伶俐、察言观色、服务周到,二是其瓷器古玩的鉴定技术及制瓷水平当真全国一流,所以结交广泛。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三十三岁时当上了顺德府知县,后还是凭借自己在瓷器方面的顶级技能,进入了袁世凯的总统府任庶务司成,相当于大管家和私人账房一职,这在当时的能量可想而知。最为厉害的是,在袁世凯191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登基称帝,年号“洪宪”之前,为筹办登基大典,曾委派这郭葆昌到江西景德镇监制了一批约四万件的“洪宪御瓷”,共花费一百四十万大洋。这批“洪宪御瓷”制造极为精美,水平可与历代帝王的“官窑”相媲美,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袁世凯死后,郭葆昌便也只得退出政坛,专心于古玩行当。之所以号觯斋主人,是因其早年曾经了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觯,所以便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觯斋,自己号觯斋主人。

郭葆昌道径自走到画案前,俯身看着那两件宝帖说到:“冯掌柜,你可真不够意思啊,有这么好的货也不派个人问问我要不要。你也知道,我这人遇到好货是不讲价钱的,卖给我岂不是更好?”

冯掌柜赔笑道:“五爷别生气,您是京城第一玩家,我怎么可能不派人通知您呢?只是这两件宝贝是今天上午客人才送过来的,这不才中午嘛,还没来得及派人到您府上通报呢。”

“哼哼,说的比唱的好听,还没来得及呢,要不是有人告诉我这消息,再晚一步,你不就已经卖给这位老板了吗?”说完,郭葆昌朝陈子阳看了一眼。

“哎哟,五爷,您这是哪里话。这位陈老板也是来的凑巧,我这人做生意讲缘分,上午前脚刚收的货,他陈老板中午后脚就到了,我是觉得这挺有缘。”

郭葆昌眉头一挑,道:“你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与这两帖无缘了?算了算了,我不跟你唧唧歪歪。这货你是直接收的,还是只是抽头?”

冯掌柜道:“这么大的货,我可吃不起,只是拉纤,收点佣金罢了。”

“还是买三卖二?”

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小说在线阅读_第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二郎神犬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第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