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32)

过了农历十月,气候由炎热转向寒凉,过年的气氛也开始渐浓起来。而这一年村子里过年将会更加热闹,因为大榕树下的神庙已经修葺完工,新年期间会举行盛大的拜祭仪式,将各路神祀重新恭请归位。

村子里一片忙碌,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些任务。青壮男人扛抬搬运神庙里的桌椅用具,平整用于祭祀的场地;妇女们缝制浆洗庙里用的帐幔帷布,准备鸡鸭菜蔬,碗筷碟盘。而老人和小娃娃们也没闲着,帮忙赶制花灯—神庙祭祀会用到许多用竹蔑编框,白色藤纸蒙皮,彩纸彩花装饰,再写上祝福祈祷话语的大、小花灯。这个活不繁重,但工序细琐。

一群大大小小的娃娃,聚在一个院子里帮忙做小花灯。大点的负责将修整好的篾条嵌拼成花灯的框子,然后有娃娃用米糊把白色薄薄的藤纸粘贴在框上,作为花灯的蒙皮;又有另一些娃子,将红黄蓝紫各色的彩纸裁成长短不一的方块,再折叠着剪出各种漂亮的镂空图案,间隔有致地粘贴在花灯上。把一个竹条弯成的小提手穿过花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由三叔爷用毛笔在花灯空白的藤纸上写祝福祈愿的话。

小莲坐在娃娃中间,埋头用心地剪着纸花。她比别的孩子都心灵手巧,剪得别致漂亮,慢慢的就成了周围娃娃们歆羡模仿的对象。但这天小莲有点心神不宁,眼光总是不时往院子一角的书桌瞥去。往日,那里会端坐着三叔爷,戴着老花眼镜,左手托着小花灯,右手握着毛笔,在上面一笔一划地认真写字。其实三叔爷的字并不漂亮,甚至连工整都算不上,但村里实在找不出写毛笔字更好的人了,就只好勉为其难找他来捉刀。

书桌旁堆的小花灯越来越多,而三叔爷还没来,不知是因为生病了,还是家里有事。终于,有娃娃提议,我们都做好那么多花灯,够三叔爷写好一会了,不如歇歇去玩一会吧。这个提议就如一块小石子投进了叽叽喳喳的鸟林,娃娃们一下子象欢快的鸟儿轰然四散,跑去玩了。

院子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就是小莲身体里的英娘。

她坐了好一会,才犹豫着站起来,缓步走到书桌旁,定定地看着那支细管狼毫毛笔,那方残旧的砚台。踌躇了片刻,往院子外瞻顾一下没人来,才小心地坐到椅子上,往砚台里倒些墨汁,拿起那管毛笔一一手微微地有些颤抖。桌上有个未写完的花灯,有一面已写了“四季平安”,另外三面空着,照例应该写些吉祥的话,三叔爷还没写上去。英娘蘸了墨汁,左手托起花灯,擎笔轻轻写下了“万意如意”,又写了“添丁发财”。第三个英娘知道照例该写什么,她心潮起伏,毛笔尖颤动着,轻轻落笔写下“合”、“家”、“幸”、“福”。最后一横写完收笔,一滴泪珠从她腮边滑落,掉到桌上一张藤纸片里,洇成了一朵湿湿的小花。

第二天,娃娃们又聚在院子里继续做花灯。三叔爷来得晚了些,当他坐到书桌前拿起一个花灯准备写时,忽然发现有什么不对。定睛一看,一下大叫起来:“昨天谁来动过我的笔砚了!”

他叫的声音是如此之大,把正埋头干活的娃娃们都吓了一跳,一个个抬起头来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三叔爷见没人回答,知道吓着孩子们了,语气放和缓了些:“你们昨天看到有生人进这院子里没有?”

有胆大的娃娃脆声回答没有,有些村子里的人进出,都是认识的,没有生人。

三叔爷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打发一个娃子:“快,去叫老村长来我这。”

老村长不一会就来了。两人站在桌旁,拿着一个花灯细细地看着,一边在谈论。

三叔爷兴奋而激动:“村长,你看这小楷多工整漂亮,就是当年我的老师也写不了那么好,而且还是繁体古字。我们村里肯定藏着人才,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老村长把花灯拿在手里转着,放远凑近地看了又看,也觉得这字很漂亮。不过他不相信是生人写的,因为村里就那么大,来来去去那么些人,有生人到村里他不可能不知道。老村长把目光投向了院子里做花灯的娃娃们。

“你们中间谁毛笔字写得好?”

娃娃们没一个吭声,因为那时学校根本就不教毛笔字。农村孩子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更别说毛笔字了。

老村长又问了一次,得到的是一片摇头。

英娘坐在娃娃中间,紧紧抿着嘴唇不说话。她心里有些懊恼和后悔,没有按小矿说的做到低敛。昨天看到那笔、墨、纸时,她一下子想起了儿时阿爹执手教认字读书,想起了那笔墨书香相伴的少女岁月。于是就如着了魔般,执起了那管暌违已久的笔。

老村长和三叔爷后来多方探究,都没有结果。最终有人说,既然找不出是谁写的,会不会是神明显灵?于是这便成了所有人都欣然接受的答案。那个小花灯被单独拿出来,特意悬挂在神庙显眼的位置,接受村人的瞻仰和膜拜。

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旅行的瓶子3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