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幸运逃过第二次劫难的土生又被严严实实地关在家里。志文也没再问小矿什么下一次灾祸之类的问题了—只剩下这二十多天的时间,唯一要做的就是倍加小心,祈求平安渡过。至于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他已不多想,或者说多想也没什么用。
小矿心里也有些茫然。如果说土生的第一次灾祸是遭遇战,他赢在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侥幸。第二次是正面交锋,他胜在了棋走险招,出其不意。那这第三次—也只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剩下这不多的时间里,就必然只能是短兵相接,无比惨烈的白刃战。
这最后的对决,无疑是悲怆而残酷的。那冥冥中的力量,开地辟地以来就按照自己亘古不变的法则在运行,掌控着天地间的生死福祸。人们对它无比敬畏,战战兢兢,甚至细致地创造出“阎王爷”、“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诸多骇人的形象,总结出“阎王要他三更死,不会留命到五更”等可怕的规律。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它对弱小凡人命运的生杀予夺。
可是,这次它的无上权威却遇到了挑战—一个小小的相士,竟然一而再地阻挠,使它运命的行使落了空。小矿不知道那个天际后面,冥冥之间的身影作何想法。但他凭直觉断定,这剩下的二十多天,必然不会平静。土生八岁以后的命运,就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被决定。
问题是,这剩下的时间里,究竟会发生什么?
就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般,小矿无论如何努力,都再也算不出土生下一次灾祸的蛛丝马迹。围绕在土生周围的人,包括整条村子人人处处,到处都充盈着迎接新年的喜气。在这扑天盖地的欢庆里,家家户户准备着过年,憧憬着新年。只有小矿,仍然是眉头紧锁,苦苦思索。
唯一能稍稍让人安心的是,志文经过两次土生的灾祸后,已变得杯弓蛇影,万分小心。在过年前,土生绝对不能踏出家门一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行!志文下了决心,向家里人说了狠话。不仅如此,家里凡是和水有关的东西,能不用的坚决不用。比如开水壶,水缸,水桶。甚至家里吃的饭都不再有汤和粥之类,猪食也只能吃稠的。对于儿子,志文两夫妇更是寸步不离,轮班陪着看着,连喝水和洗澡都无比紧张。
志文一家近乎神经质般紧张兮兮的防备,似乎把土生有可能发生灾祸的途径全都堵死了,看起来已经万无一失。
小矿心里却忐忑不安。他没有志文想的那么简单,难道严严实实地关在家里,滴水不沾,就可以平安无事了吗?可是他一时又没有什么头绪,只有辛苦阿娘每天都去志文家探听一下消息。
快过年了,时间就如倒计时般一天天过去。一晃两天、三天、五天…,一切平静如常,唯有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小矿的掐算和听风,也是一片吉祥之气,根本没有什么灾祸要来的迹象。难道土生这娃已经渡过这个劫难了吗?或者那个天意的安排,已改变主意了?这种侥幸的想法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四处洋溢的喜气,竟不知不觉如野草般蔓延枝长。
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小矿跟随着阿娘到公社的街上采办过年的东西,顺道去看看师傅—师傅年纪已大,身体不好。
师傅对这个瘦弱的身体里透着聪明、懂事、善良的徒弟十分怜爱。相士行业要求徒弟对尊长绝对的尊从,不能有丝毫违逆。可是小矿刚刚出师就没有听他的话,让他心里曾经很不快。他没想到看似柔弱温顺的小矿,心里会有一种如此不屈的倔强。刚开始他生气地想,就让他受些挫折和教训吧,这样才会知道天高地厚。可是当他知道小矿不顾周围所有人的非议、嘲讽,甚至是侮辱,丝毫不顾自己的声誉和将来,飞蛾扑火,精卫填海般一意去做那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时,不禁深深为之动容。那晚他去看小矿,看到他形容消瘦,面容憔悴,心里十分心疼和不忍。有一瞬间,他觉得这个徒弟身上有一种闪光的东西,远超自己,令他惭愧。
“师傅,马上过年了,今年过年比往年热闹很多。”
“是啊,没有了政治运动的绳子绑着缚着,人们当然高兴欢腾了。”
“听说我们相术这行现在政府也没怎么管制了吗?”
“是啊,已经放松多了,有的已经是半公开了。”师傅话语里透着欣喜。“我测算,相士行业会越来越兴盛,迎来好日子。”
“那样就好,我们再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小矿也很高兴。
“那个命中有难的娃娃怎样了?”师傅心情好,这回他主动问土生的事。
小矿把土生被志文严严实实关在家里的事说了,接着问:“师傅,那娃被家里看得严严的,几乎不沾水。还有我怎么算也没发现有灾祸的迹象,会不会是这娃已经平安无事了?”
师傅沉吟了一下。“小矿,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你自己想一下吧。”
师傅说的是民间流传的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故事。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姿容绝色,聪颖可人,深得唐太宗宠爱。有一天,唐太宗叫一个当时很有名的相士太师测算国运。没想到这相士说,三十年之内,唐皇宫内将会有一武姓女子惑乱宫廷,登基为皇,夺去李唐江山。唐太宗听了很吃惊,却将信将疑。因为那时唐太宗还年富体壮,政权江山牢牢把握在手中。至于女人登基为皇,更是不可思议。在古代,女人不能读书做官,很特别的顶多象汉朝吕后那样干干政,做皇帝却是绝无可能。所以唐太宗很狐疑,不怎么相信。但他还是派人在宫中大搜查,结果只找到一位武姓女子—就是他身边的武媚娘。
唐太宗看着眼前这个年方豆蔻,娇羞动人的宠妃,怎么也不能把她和祸乱宫廷,夺去江山联系起来,于是一直不为相士的话所动。直到十几年后,唐太宗病危,那个关于武姓女子的传言也愈来愈烈,才不得不考虑大唐江山和子孙后代的安危。他本想赐死武媚娘,以绝后患。可是武媚娘梨花带雨,哭求愿意削发为尼,陪伴青灯古佛终老,再不入皇宫。唐太宗一时心软,想着她都做尼姑了,远离宫廷,怎么还可能夺走江山和做皇帝呢。为了稳妥,他还下令庵堂对她严加看管,不得还俗。可是后来呢,唐太宗才死了三年,武媚娘就重回宫中,翻云覆雨,使尽手段,登基做了女皇。
其实这故事和小矿救土生的事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都提前掐算出了祸事,都采取了防避的手段。唐太宗还是提前十几年就知道了那个谶语,做了防避,可是却依然无法改变。师傅通过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千万不要松懈大意,不要轻视冥冥之中那个力量的执着和可怕。即使已人所众知,已经有了戒备,它也绝对不会轻易改变行使自己的运命。
小矿明白了。他的心情很沉重,按照师傅的提点,那还有这十多天里,土生的祸事必然就会有个了结了。
“那娃家都已如此防备了,还会躲不过吗?”小矿抓住时间问师傅。
师傅摇摇头:“那娃家里想得太简单了。你算他的灾劫与土命受水所克没错。但这世间的水可是千千万万,无处不在。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怎么能那么容易防备呢?”
“师傅,无形的水是指什么?”小矿疑问。
师傅正想回答,堂间忽然一阵刺骨的冷风吹过,他马上剧烈咳嗽起来。看到这样,小矿也不好再问,坐了一会,叮嘱师傅多保重,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小矿一直在琢磨师傅所说的无形的水是指什么,却苦思没有头绪。他只有紧紧地关注着土生家。
时间一天接一天的过去,只剩八天、七天、六天、五天.。每天阿娘回来都说土生很好,什么事也没有。可是小矿却很担心,越近除夕就越觉揪心。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这天是小年,阿娘一早去了土生家探听消息—这段时间已成了阿娘的习惯,每天去土生家看看情况,然后回来告诉小矿,再去忙一天的活。
阿娘回来了。
“土生出了麻豆,别的没什么事,能吃能喝能跑,好得很。”
阿娘语气很轻松。因为麻豆在那时的农村是小孩子常得的病,脸上身上出一粒粒的小疹子,只要不吹风,吃些草药,很快就好了。
小矿也得过麻豆,可他却觉得不对劲。细细琢磨一下,马上说:“阿娘,我要去一次土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