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伊尹镬(古代的炊具)YiYinHuo——守家爱家,一生幸福。
解说:伊尹是民间的厨神,是中国烹饪的鼻祖。他在烹饪方面有很多的发明创造。而此物则是古代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炊具。
十:鲁班斗(墨斗)LuBanDou——心灵手巧,长于设计
解说:鲁班是中国木匠的祖师爷。此物则由中国的四合院和客家楼巧妙组合而成,可谓独具匠心。而墨斗在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主要是用来画长直线,其造型、装饰各式各样,墨仓有桃形、鱼形、龙形等,既是自娱,也是木工手艺的展示。
十一:陀螺乐TuoLuoLe——喜欢运动,体坛巨星。
解说:陀螺是民间的玩具,打陀螺则是民间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不分老幼,皆可参加。该陀螺由手捻陀螺和鞭打陀螺组合而成,体现了中国陀螺的发展历史。
十二:酒令筹筒JiuLingChouTou——喜好交际,友遍天下。
解说:是古时用来装盛酒令银筹的专门器具,酒令则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行酒令可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既能展示行酒令者的文采和才华,又能考验行酒令者的敏捷和机智。
我当时抓周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物件,大概也就八件那样,分别是:木剑(从军),古书(学者),酒杯(人脉),墨斗(技术工种),官印(仕途),佛珠(宗教),算盘(商人),大钱(财运)。这八件东西不规则的摆放在红地毯的一端,静静的等着我去抓。
以下为我家人的叙述(顺序不确定,不过经多方亲属确认,父母所言非虚):我慢慢的爬到了那些物件的地方,一屁股把书坐屁股底下,老头眼角露出一丝喜气,孺子可教啊;随后我把木剑拿到手里,冲那老头扔了出去,老头一龇牙,这娃脾气有点暴;接着我又抓过酒杯,放在自己的一只脚下并用脚踩住,老头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把佛珠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老头此时已经开始冒汗了,哪想到我又把大钱放进自己小衣服里,老头此时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最后见证奇迹的时候来了----我左手扒拉算盘,右手按住官印,一泡童子尿尿到墨斗的小坑里。
就在大家等老头给个解释的时候,那老头把我奶奶拉到一旁“大姐,你孙子的命不是我能算的,在下无能,这二十块钱还您,这三张大团结算我随礼的(当时一个月赚三十八元六)。”老头将钱硬塞到奶奶的手里,东西也不要了,扭头就走,众人也都蒙了,明白点的开始给其他人讲如何如何,剩余的人则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本来我出生的动静就闹的够大的了,这次的事儿玩得更绝,因为没有哪家的小孩能拿超过2件东西的,我是八件糟蹋的遍啊。
“开席。”奶奶眼看这事儿玩大了,赶紧让饭店开始上菜,从那以后,我奶奶也不敢过问我的事情了,我也开始了入世的新篇章!
2013-04-10 19:44:37
第三章 识字
由于出生和抓周事件的发生,我父母家的亲属分为两个极端,一群人见我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一群人则视我如珍宝,天天探望,而我的姥姥就是后者。
我识字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姥姥,我刚刚会冒话,基本大人都忙着工作,因为是计划经济年代,大家都是铁饭碗,必须得工作的,不像现在市场经济,工作流动性和自由性比较大;所以只有姥姥带着我,并成天领着一群小脚老太太,不是打打纸牌麻将,就是聊聊家常,又因为姥姥是奉天女子高校毕业的高材生(大地主的女儿,我恨老蒋啊),精通满,汉,蒙,日等四种语言,做事有决断力,且为人公平公正,也就成为了这一群老太太的头儿;其实我感觉是因为姥姥的家人比较开明,受了新思想,新教育,没裹小脚,走的比其他老太太都快,做事儿又比较有效率,这才当的头儿。
此处讲一则姥姥的趣闻:姥姥有一次遇到骗子了,就是那种拿个小金龟小金佛的骗子,一顿忽悠后,姥姥就一句“当年咱家的金元宝都一箱一箱的,你那金子贼光光的,一看就是假的,再不走我报警了啊。”就把骗子吓跑了,姥姥事后跟那群老太太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宣统时候的骗术呢,真不长进啊!”见多识广,便宜莫贪。是姥姥教给我的至理名言,我受用一辈子。
老太太们打纸牌麻将的时候,姥姥就把我抱在怀里,拿出一张,就教我上面的东西,我学得也快,三个月以后,我基本能摆出“击鼓骂曹,枪毙东条”等一系列的‘喜儿’来了(懂纸牌麻将的老人能明白,不好解释),这中间还有个好玩的事情:那是我三岁半的时候,我经常去我家附近的一邻居家看热闹,那邻居是我父亲的技术师傅----本文暂叫李师傅吧。他家经常打麻将,牌面很大的那种,一个子五毛钱,一套底一百个子五十元(当时一个月才赚三十八元六),我就站李师傅的后面,看他玩。也就是第二次去的时候,李师傅上挺了,准备和,对面打了一张三万,李师傅胡了,可他没准备推牌,打算自摸,毕竟摇三家赚的更多(摇的意思就是赢到三家都没子了),我站后面来了句“叔公,你胡了,怎么不推牌呢?”李师傅回头看了一圈,也没看到人(我三岁半),骂了一句:“谁他么的捣乱。”然后低头看到了我,“你会打麻将?”“姥姥教的”“这谁家熊孩子,有人管没人管了?赶紧带走。”我无奈的被父亲领回自己家去了,说来也怪,打我离开到散局儿,李师傅基本没胡过!后来打麻将的时候,基本我站到谁家后面,谁就一直胡,这也导致了别人打麻将从来不带我;而我自己玩却没这个运气,一直到我从事风水店才懂得这叫偏财运;也是通过这个事情,让我从小就懂得‘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
就在我姥姥做好了我识字的启蒙工作后,我的母亲则更奇葩的开始教我识字了。老妈先是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故事,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讲诉完毕,当我软磨硬泡的让她继续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老妈居然让我自己看故事,美其名曰:书里能让我知道更多的故事,并送了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新华字典。(将来我有孩子,我也这么玩,而且我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玩得更HAPPY。)把字典当故事书看的小孩估计我是第一个,现在想来那么枯燥的字典,我居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通读完了,里面的字至少认识个大概,尤其是繁体字,更是我的最爱;反观现在的我拜电脑所赐----提笔忘字,惭愧啊。
就在同龄的孩子做弹弓打鸟,撒尿和泥,弹玻璃球,扇带图案的硬纸板,打嘎(挖个坑,用两根木棍玩的游戏),pol.ice抓小偷(现在是城市管理者抓小贩)等游戏的时候,我基本把那几年的童话大王,故事会,金庸80%的小说,古龙50%的小说,倪匡30%的小说(邻居有人开租书店的),四大名著,国外某些名著都给通读了。(金庸,倪匡,三国,我的最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