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棺 第二季 《人面鬼参》 第八十六章 是你设计好的?
蜂子和老吴也扔掉自己手里的烟头,既然二爷都已经拼命了,自己的命难道还有二爷的值钱?
老吴更是一点犹豫的表情都没有,自己现在都已经这样了,这么好死不活的残喘还真的不如死了的好,众人只知道老吴自天坑归来便是变的不爱言语,却是都不知道现在的老吴一心抱着求死的念头,这样活着到底还真不如死了的好。或许自己死了,小雅还会偶尔的想起自己。
崔元正要朝洞里钻呢,蜂子却是一把拦了下来,“二叔,我先来。”蜂子微微一笑,想发财就要有个想发财的样子吗。
众人一人掰断一根荧光棒,别在腰间,依次下到洞中,谢非走在最后,前面是小雅,呆在最中间的是老吴,崔元则跟在蜂子的后面,刚到洞中还没走多久呢,前面的蜂子却是‘啊’的一声大叫。
“怎么了?”
“蛇……蛇。”
蜂子一说众人都是吓了一跳,难不成这些蛇还都到了这个洞中。崔元赶忙伸头一看却是长舒一口气。
蜷起手指来就在蜂子的头顶结结实实的砸了一下,“你个尿水的娃娃,就这一条蛇,你也吓的像是死了人一样。”
蜂子像是受极了委屈一样,看着洞壁上的那条蛇依旧是吓的浑身乱颤。蜂子是天不怕,地不怕可是唯有一点,自己害怕这无腿**的长虫,每当看到电视里的人把蛇轻而易举的拿在手里,或者像没事人一样吞到肚子里的时候,自己都能吓的汗毛直挺。
崔元走上前,拿着鹤嘴锄把冻僵的蛇敲了下来,直接扔到了洞地。谢非伸头看了一眼,看不清楚,不过还是能看到这条蛇身上花花绿绿的,脖颈上还有些许,老虎一样的斑线。
“可别给我一惊一乍的了,丢人。”崔元很不满意的骂了蜂子一句。
众人一直朝下走,再抬头的时候,就只看到,洞口已经变成了一个针尖大小的光点了。
“到了,到底了。”蜂子朝上吆喝到。
众人下到洞底,这才发现这洞根本就不是像崔元所说是,地底动荡所引起的墓穴塌陷,而是人工开挖的,纯粹的人工。原因没有别的,这洞底,朝着太湖的方向竟然还有这一个方方正正的券门。
众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崔元。矩形的券门面朝东,身后还连同着一个长长的甬道,看不出深浅。一阵阵冷气不断的从甬道中涌出,吹得人浑身犯凉。
崔元一看这券门,心里却是暗道不好,难不成这墓也给人盗过不成。
盗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隐型的职业,可并不是说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少,很多古墓在挖开之时,里面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盗洞的都有。而且是越有名气的古墓,所招惹来的人就越多。
这乌凤朝阳是个极品的**,虽然地点偏远,隐藏的又是极其的精妙,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牛人。难不成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咱们还要不要进去?”蜂子听了朝着崔元问道。
“进去,当然得进去,即便是来过人,这一筐宝贝他又能拿走多少,再说了谁不都是拣好的拿,这铜镜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我估计,如果这铜鉴在这墓里面的话,十有八九不会给人拿走。”
听了崔元的话,谢非也是点了点头,崔元说的没错,谁都不是傻瓜,是个人都会拣好的拿,可是谢非却是总有一个感觉,为什么总是觉得事情像是崔元早就设计好的一样,自己现在做的正在每一步仿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总能给出众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鬼棺 第二季 《人面鬼参》 第八十七章 邪光
“还愣着干嘛,走啊”当前的蜂子朝着众人喊道,谢非跟上前还没走出多远呢却是看到了不同。
地上竟然还有一些废旧的纸盒,纸盒旁边还有一把旋风铲。只是锈蚀的已经惨不忍睹。旋风铲就像是沙僧手里的禅杖,只不过是月牙的弧度要再大一些,铲头下凹,形成一个倒立的簸箕,是用来铲出开挖墓道所产生的土的,根本就不是一根空心铜棍,九片精钢那样。
洛阳铲都是20世纪初河南洛阳农民李鸭子所发明的,旋风铲又怎么能和小说中描写的一样,简直就是唐门中的暗器了。
这两样东西无非说名了一件事,这乌凤朝阳墓却是有人来过,再依照这旋风铲锈蚀的程度来看,应该是在二十年前左右。
那一会的时候中国比较穷,不像现在一样,可以带些罐头、牛肉干、巧克力之类的,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带到地下吃,在地下作业吃的最多的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垃圾食品---方便面。
“你看这是什么?”谢非正想着呢,走在最前的蜂子却是一声高喊。
众人跟上去一看,这才发现就在甬道的洞壁上竟然还歪歪扭扭的刻着一些东西,及其像是一张地图。
“看来这里真的有人来过,只是别真的让他捷足先登了就好。”
“那这真的就是一张地图吗?”小雅小声的问道。
崔元再次看了一眼很无奈的点了点头。
“可是这人还没进这古墓呢,怎么就会有地图了呢?”小雅的一句话却是问道了众人的心里,就是这人还没进古墓呢怎么就会有地图了?
众人想了一圈都没想到这里为什么会有地图,最后却是蜂子张了嘴。
“你笨啊,这人来的时候不知道,出去的时候,还不能花在这里吗?”
四人听了蜂子的回答有了些许的满意,不过问题再次而来,这人又为什么把这古墓中的地图刻在着呢?
“这不简单吗,一定是这人一次没拿完,想下次再来呗,这里留个记号,下次不也方便吗,大家说是不是。”
蜂子还没说完呢,却是让四人一口否决了,“不是。”
盗墓一行虽然屡禁不止,各个地方的盗墓贼也是割了一茬又有一茬,不过盗墓行业里的规矩却是未曾变过。原因只有一个,刨人祖坟是一件有伤人和的事,死后是要下油锅的,因此这盗墓行业里的规矩也是及其的繁杂,有鸡鸣灯灭不摸金、有浓云遮月不摸金还有棺中留财、不伤人风水等等,不过除了这些对于出洞之时也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就是同一所墓,你只能进去一次,能拿多少东西那就看你的本事了,一旦出了这所古墓你却是再也不能回头更别提再来拿了。
这规定一来是为了盗墓者自身的安全考虑,毕竟这古墓不是你家,任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二来,是为了以后着想,毕竟中国即使再地大物博,再历史悠久,古墓的数量还是有限制的,以前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或者是财力来下葬的,一般说来,普通的市井百姓,死了就直接那凉席一卷埋到地下,稍微有钱的人,为了防止死后自己被野狗叼走,会买一口薄棺,只有达官显贵或者皇亲国戚死后才会修墓,当然也只有这一部分人能用的起墓穴。
依照这人打的盗洞来看,既然能一次就打到甬道旁,说明这人也是个盗墓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