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重人格都什么样?你和以前的我见面后,都说了些什么?”
“……你当时是对我有隐瞒的,我以为只是单纯的两个人格争夺控制权……作为心理医生,你这样的病例让我很兴奋……但你只让我提供两个帮助,”
“都是什么?”
“一,在迷宫中添加物理规则和物品;二、让那个向我求助的人格取得夜间活动的能力。”
“你认为我是其中那个人格?和你联系的那个?还是只能在夜间出现被消灭的那个?”
“我无法确定……我没见过另外一个……而且你和我见过的那个,从感觉上……也不太一致……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目前仍未搞清楚的是……为什么你会失忆?……两个人格的斗争,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导致失忆的。”
刘廷听到这句忍不住冷笑,
他在心里隐隐约约有答案,
但不能确定所有的细节。
读者朋友,
你能根据前面的线索描绘出答案么?
已经给出的线索,
是充分的。
这是一个挑战。
“那你帮到他了么?”
“添加物理规则是无效的……一般梦境中仍然会遵循普遍的物理规则,正常人也是这样,只是会有某种变形,比如梦中的自己,往往是摔不死的,高处落下,仍然会有坠落的恐惧,但却会奇怪的安全着陆……或者在有恐怖的东西追赶自己时,你拼命向前跑,却因为用力过猛,身体只是跃的很高,向前的速度却很慢……其实这样的物理规则修改是人焦虑和恐惧的结果……但在多重人格的例子中,两个人格也会奇妙的分享同样的物理规则,同样的一个公共心理空间(镜子迷宫),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主动修改和操控。”
“那就是没帮到他么?”
“不……物理定律不可以修改,但我仍然有办法,帮助你修改迷宫的客观存在。”
“用什么办法!?”
“公共的心理空间是一种在大脑中的客观存在,你的两重人格都只能在类似于睡眠的混沌状态中才能进入,但人在那种状态中,却不能改变里面的任何东西,只能接受……也就是存在于你心里的空间却不受你的控制……但不受你控制的原因,是因为你进入的时候,一般是睡梦中的状态,两个人格会相遇,甚至能进行交流互动,但你无法修改环境……但如果我用一种客观场景暗示的方法,让你在比较清醒的时候,一个人进入你大脑中隐藏的那部分空间……你就可以直接修改里面!”
“怎么做到?”
“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催眠自己……在某种符合你心里那个空间的特质的场所……给你进行催眠……你那个场景的特质是什么?”
“镜子。”
“对……所以我做了一个多面镜折射的封闭空间,四面和顶棚地面都是镜子反射你自己,同时有一面是一个类似旋转门的多重镜子转门,每一面镜子都微微连续变形,当你站在里面时,那些镜子都正好在你脑袋的高度,而当他旋转时,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脸不停的扭曲变形,借此你将得到心理暗示,帮助你进入你自己的那个空间……你想看一看么?”
“在什么地方?”
叶雯表情异常严肃,站起来,走过旁边的房间,打开谈话治疗室的门,
穿过去,
对着一块墙板,
叶雯按动旁边壁橱上的开关,
墙板突然向外面弹起,
是一扇秘门,
反面是镜子做的,
推开了,
按墙上的开关,
里面亮了!
和叶雯描述的一样,
全部都是镜子做的房间,
全部都是镜子做的房间!
“隔壁的办公室你出钱给租下来了,然后进行的改造,我负责帮助你催眠,但之后我签署了保密协议,催眠后我必须离开房间,由你自己在这里自生自灭。”
屋内除了镜子,
没有任何陈设,
刘廷站在了屋子中间,
对面的多面旋转镜子在电机驱动下旋转,
发出单调的嗡嗡声,
镜子里面刘廷的脸不停的扭曲放大缩小变形。
四面全都是刘廷自己,
四面全都是刘廷自己!
不对,
也许有另外的人格,
就在这些镜子里!
“这个房间你只来过一次,催眠后一个小时你出来,脸色发灰,满头大汗……我问你效果怎么样,你说很好……我问你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来,你说应该没有必要……房间送给你了,也许别的病人也需要这个地方……然后就离开了。”
唐菲菲看着天花板上反射的自己,
“这里好压抑,到处都是自己的感觉让人不舒服。”
叶雯:“你离开后,我曾经尝试在这里呆了一会……(指墙角),趴在那边,面对这个多面折镜感觉很恐怖,所以我趴在那里,待了一会,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很快我就控制不住开始产生幻觉……那种感觉很恐怖……似乎镜子中的自己变成了另外的人,在镜子中生存着,窥视自己,监视自己……现在我照镜子时,也会有时候产生可怕的幻觉,比如我转头看别的地方的时候,镜子中的我却不跟着转头……而是仍然在看着我自己……特别是半夜独自上洗手间的时候……尽管是幻觉,但人大脑的想象力就是不受自己的控制……而原因我也分析过……这里是密闭空间,全反射下只有自己,还有埋藏在镜子下的强光……现在你想在这里……找回你的记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