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头告诉我,现在有些人提倡小周天速成法,并不是真气的积累已经达到积气冲关的地步。此法对疏通经络有一定的作用。不过他不主张这种方法,认为有揠苗助长的弊病,弄不好容易出偏。还是扎扎实实筑基,积聚真气,自然冲开三关,沿任督二脉运行周天为最好。
为了通周天,必须积聚一定的丹田内气,如果内气不足,通周天不仅不可能,而且是有害的。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静功心法有很多种,杨老头去粗取精,只教了我景观法和聚气法。修炼的时候,练功者首先采取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除杂念,呼吸自然。然后再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景观法:入静后,想象丹田有一轮红色的太阳,或一朵金黄色的莲花,或—个发亮的电灯泡,照亮照透整个腹部及全身,温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内景生辉,意念的高度积聚,丹田可以在短期内凝聚真阳元气。
聚气法。这种功法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浑元气帮助丹田内气集聚。练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观想自己在浑浑沌沌的宇宙真气之中,并默念口诀“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然后用手掌在下丹田处划圈,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内,再从大划至小。划圈时意想宇宙的真气、光能都被调集过来,向划圈的中心点小腹处聚集,进入下丹田。划圈时,意念用手把周围的气场搅动,好像把一盆水搅动一般,形成一个气场的旋涡,使真气集聚到下丹田。这种功法关键是意念,意念用到了,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81 平凡的道人生涯(七)
下午4点,是杨老头喝茶的时间,他带着我们到了村子后的一座小山上。这坐小山前面是水文地质大队,左边是后坪村,左右两边比邻长江。
我们三人来到山上的石桌坐定,杨老头把带来的茶叶放入碗中,又泡上开水,伸了个懒腰,舒服道:“下边喧嚣,这里才是宁静。这里静了,就算是所谓的完全静,还是不静。算是闹中取静吧。我经常煅炼自己在这个浮华的尘世中闹中取静。”
我深吸一口山上的清新空气,点头道:“还真有这种感觉。我一上山,就感觉这与下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世界。村子里喧嚣,一上山,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感觉心就静下来了。”
杨老头点点头,对我和韩知道:“生活在现在的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下,造成了什么都没有规律,比如说睡觉没有规律,夜班和白班倒置,吃饭也没有规律,这些个不规律集合在一起列,身体就感觉特别累。你们刚才也见到了,村长儿子的那个病,也就是欲望太过所导致。欲望城市的气场也就造成了欲望的气场。所以在那里想静修有点不现实。我什么我要生活在这里?就是为了远离欲望的束缚。”
“人们都说灵魂是什么啊,是这个那个啊,大家都对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其实人有三个自己,第一个就是肉身的自己,比如我们三个在这喝茶聊天,咱们任何人都能看到的。还有一个就是识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思想、认识啊等等,这些是后天的,咱们只能通过语言交流才能知道,任何人都看不见的,这比肉体隐了一点。第三个就是先天本性的自己,也就是元神自己。比如说人的诞生,是由精子和卵子所构成,在精子和卵子之前呢?它们是什么构成的?那就是阴阳二气凝聚形成的。平常啊,人就是在喧嚣的社会当中,人们要考虑一些东西,也就是动用了咱们的识神,这个时候,我们自己的灵感就退去了。”
(我很汗,这个老家伙居然还知道精子和卵子,而且还说的面不红心不跳,我偷偷瞅了瞅对面的韩知,她脸都快红成猴子屁股了)
“那是元神灵性和自然界当中的一些信息。比如说‘鬼压床’,它一方面说明你的身体出现了状况,生活不规律啊、气脉不通啊所造成的。比如说磁场的问题,磁场分为南北,咱们就应该这么睡,可有的人就喜欢东西方位睡觉,完全不合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真的遇上鬼,那就需要咱们道家的法术来对付了。”
“咱们的三个自己,这个自己可以影响那个自己,那个自己要是没了,这个自己又可以出,这是一种交替循环的过程。”
我的亲娘耶,说的太高深了,我完全云里雾里的……
韩知炸了眨眼,问道:“那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就是所谓的阴阳失衡吧?”
杨老头儿点了点头:“对,你就是不平衡了。”他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其实说大点,这世间本无净土,你心静了就静了。比如你现在有工作,要三班倒,那么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以我们道家的思想去做事,去为人。”
我摇了摇头:“世俗的事,我得按世俗的方法去对待,无法清心寡欲。”
杨老头:“你只要做到人在世俗,心高于世俗就行。这就是所谓的‘人在世心出世’。这是一种过程。如果你心不静,就算你在深山老林去,也修炼不了。另外,静下来,还会影响你的健康。什么时候都得有个度,比如有些人,一天要换两次衣服,一天得洗两三次澡,这就是过了。”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韩知她师傅选择去香港这个大都市,而你却选择呆在这个小山村?既然你说人在世,心出世,你在世俗中修炼,只要心静下来了,不也可以吗?”
“韩知的师傅有家人,身上带有一份责任心;而我孤家寡人一个,无牵无挂,在哪都一样,只不过我更钟爱这里的山山水水而已。另外,咱们道家讲究‘出家有家’,你看为什么说‘出家有家’。家里那是人道,修行出世这叫圣道,俗圣是不能分离的。我们从俗世中来,只要有还没有尽完的义务,比如家里有父母,那就必须得尽孝道。”
说话的时候,山上刮起了一阵凉风,我和韩知都打了一个哆嗦,而杨老头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其实我也知道他是修炼了气功的,蛮厉害,但还是忍不住弱弱地问:“不冷啊?”
“没感觉到。”
“我年轻八轻的都感觉到有点凉意。”
“这个我知道,我师傅以前也跟我提起过。”韩知道:“心肾相交的情况下,也就是你感觉冷的时候,身上阳气就衰弱;热的时候呢,阴气就弱,它们不平衡。”
“对!”杨老头点了点头:“之前我挑水时所说的平衡状态,就是一种境界,在心态平衡的状态下,内部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对外界的干扰,包括声音啊、温度啊、五邪啊,都已经很少进了。冷只是你的一种感觉,当你心肾平衡的时候,你还有这种感觉吗?那就不冷了。”
我驳斥道:“那是因为你有修为撒。”
杨老头:“那我们就抛开修为,有一句俗话,叫做‘春捂秋冻到老没病’,人在这个自然界当中,该冷的时候就该冷一点,该热的时候就该热一点。夏天了让身体出点汗,这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现在的人,天热了就开电风扇,好一点的地方还有空调,不想让身体出汗。天还没怎么冷,刚感觉到一点凉意,马上捂上,就怕感冒了。这样最生日生病。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也是在煅炼人的身体,人不能抛开大自然这个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