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佛家作为两大政治派别,从来不乏勾心斗角和互比高低,从前文观音菩萨的话里可以看出,观音菩萨没少跟太上老君比试高低——菩萨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而如今,镇元大仙和观音做出一派和谐的情景,也正是佛道两家和平共处,大秀清平政治的基调继续。
笔者推断,镇元大仙去元始天尊处听讲也只是个幌子,实际上的内容还是与取经大计有关。
到最后,人参果树医好之后,“那大仙十分欢喜,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
按理说,佛门中人推了他的果树,就应该佛门处理,不问他们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很给面子了,凭什么还要请他们吃果子?
但是镇元大仙就不这么想,人家还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由此再见大仙的雍容大度风范。
镇元大仙的故事结束之时,镇元大仙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依依惜别。
书中的描写时镇元大仙再三挽留,和孙悟空有说不尽的兄弟情义,直至不得已而放之西去。
此一处的表现十分暧昧,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唐僧是观音的弟子,观音是如来的弟子,而如来和镇元大仙平辈,所以,镇元大仙的辈分足足高过孙悟空三代,却与孙悟空结为兄弟,不得不让人起疑。
据笔者推测,镇元大仙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镇元大仙十分欣赏孙悟空,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因此而结拜。这一点,镇元大仙在和孙悟空干架的时候也表示过。
第二,镇元大仙当时为让孙悟空医好树,曾经许下要和孙悟空结为兄弟的诺言,一诺千金,当然不能反悔。
第三,镇元大仙要以此和孙悟空订立极为稳固的关系。
镇元大仙为什么要如此拉拢孙悟空?
前文已经说过,道家派系林立,并不团结,以玉帝为首的神仙一派和以三清为首的天仙一派并不十分和睦,玉帝对如来尊崇,对观音礼敬,可以说是为了政治利益,刻意对灵山势力十分亲近,借此潜质道派天仙一系的力量,他们就是道家里的亲佛派。
而唐僧一众行至五庄观之前不久,镇元大仙又刚好被元始天尊叫走,这不能不说其中有戏。
其中的戏就是要拉拢已经委身佛门的孙悟空。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孙悟空和镇元大仙结拜这个结果皆大欢喜。
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见,虽然镇元大仙是道家的领袖,但是并不拘束于繁文缛节,是真性情的人物,这也是他和孙悟空相似的地方。
三、启示
从镇元大仙的故事里,我们也可以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一派宗师之所以能成一派宗师,是因为他该有的雍容大气,该有的谦谦风范,该有的知恩图报,该有的政治觉悟,他都具备,否则他也不足以开宗立派,稳固基业数万年而不倒。
太上老君走亲民路线,如来佛祖走霸气路线,镇元大仙则走风度路线,而风度翩翩也正是镇元大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镇元大仙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想具备不俗的地位和强横的实力,他必须要掌握能创造出核心竞争产品的技术,仙丹是太上老君的核心竞争产品,蟠桃是王母娘娘的核心竞争产品,而人参果树就是镇元大仙的独有技术,天地之间,独此一份!企业想要做大,需要如此,国家想要强盛,也必须如此。
第二卷揭开西天取经的内幕
第一章 西天取经的谎言与真相
一、取经的谎言
西天取经的过程在《西游记》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地篇幅,然而西天取经的原因一直含糊不清。
据笔者分析,西天取经在书中明面上有两个原因,第一,如来要用佛法普化南瞻部洲的贪杀众生,要用到大乘佛法,南瞻部洲只有小乘佛法,因此需要人过来取大乘佛法经书;第二,唐太宗受了泾河龙王鬼魂的惊吓,神游地府,要用大乘佛法超度死在他手下的冤魂,而大唐没有大乘佛法,只有灵山才有,所以才要派人去取经书。
我们用脑子仔细一想,这两个原因都说不过去。
第一,你如来想普化世人,你就应该大公无私地把经法给送过去啊,为什么要选取经人,选徒弟,选脚力,非得万里迢迢走尽十万八千路,行遍诸国公府,历经八十一难呢?你这不纯粹是耽误普度众生的时间吗?
第二,唐太宗如果真是被鬼魂逼得没办法了,非得用大乘佛法超度冤魂,那也得赶紧的呀,好家伙,你唐僧一去十几年,是不是纯粹想让鬼魂逼死太宗皇帝啊?
所以说,西天取经另有真相。
西天取经是如来亲自定下的任务,而且可谓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重要到派出其心腹弟子观音菩萨亲自物色取经人和徒弟以及脚力。
而且西天取经不仅仅是灵山一派的政治任务,也是道家和玉帝认可的政治任务,这从观音菩萨选择徒弟和脚力的过程中可见一斑。
观音收服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根本没和天庭打招呼,这除了有如来在背后撑腰以外,还有另一层原因在里面,天庭事先就知情,一切都要为西天取经亮绿灯。
而且,取经一途涉及到佛教传教的事实,如果道家的神仙们事先不知情,他们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很有意思的是,唐僧离开长安遭遇的第一难是被太白金星解救的,太白金星是天仙中地位很高的人,这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道家是许可了这个取经大计,也默认了这个计划。
所以,西天取经一开始,诸天仙佛都动了起来,这简直是三界内最大的事情,唐僧明里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驾,暗中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保驾,逢山山神开路,遇路土地来参,上有神佛保佑,下有唐王支持,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隐情?要说仅仅就是为了取回经书教化世人,超度亡魂,打死我都不信!
其实,我们看看取经途中的经历和取经以后的结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取经一途中,唐僧一众五个最主要的经历是斩妖除魔,消灭了包括黑熊精、红孩儿、牛魔王、万圣老龙、九头虫、犀牛精等在内的大的草根起义,也肃清了各路神仙、佛老、菩萨的腐败问题,纠正了世间偏信道教的现象,发扬光大了佛门。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十万八千里路走下来,草根妖怪和思凡下界的妖怪基本上被剪除干净,而那些原本崇道灭佛的国家,诸如说祭赛国、灭法国、车迟国等又纷纷尊崇佛教,至于狮驼国更是被灭国,这原因就很有可能是狮驼国不尊佛教。所以,取经结束,佛教势力大为扩张。
取经之后,唐僧师徒功德圆满,成佛的成佛,作菩萨的作菩萨,而事先说好的正事——普度众生、超度亡魂则不了了之。
《西游记》最后一回中这样写道——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慌得那太宗与多官望空下拜。(中间省略若干字)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