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起因是2011年五月份的一段经历,加之小时候在老家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了讲这个故事的冲动。真正开始构思着手去写,才发现讲故事原来是件这么不容易的事情。

我个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写的不好还请看官见谅,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 我是分割线

黄三打过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吃面。

在北方这座小城,六月份的天气,已经相当炎热了,中午的时候,阳光照在脸上,感觉像是在烤火。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大红门待了两年零五个月,期间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探险得了一场大病,老妈以此借口,担心我在外地生活不能自理,召我回了老家,在家无所事事待了半年之后,二叔托人把我送到当地一家药厂做销售,虽然辛苦但是天南海北到处跑,结识了许多朋友,见识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三年后因为一个朋友的背叛,我毅然辞掉了这份喜欢的职业,来到一家建筑公司。

说起来,这也算是回到了大学毕业时人生规划的起点,当年我错信高中班主任的无耻煽动,立下建设大美城市的远大抱负,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建筑专业,事实证明,我的确不适合干这行,现在的我整日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连吃面的时候,闻到的都是混凝土的芳香,真是沁人心脾——个屁。

中午下班,就跑到公司对面的面馆要了一碗卤肉面,刚吃了两口面,黄三的电话就打过来。

一接电话,那头黄三哑嗓子的声音就传过来,“大马牙,我们挖到稀罕货了。”

我这头听着黄三的声音,耳朵感觉像是贴在扩音器上,声音特别大,而且周围有呼呼的风,伴着沙沙的声响,“你妈的,哑嗓子就说话小点声,你没听说孔强他爹和他妈吵架,把喉咙给吼破了吗,耳朵快叫你喊聋了。”

黄三在那头笑,“大马牙,老子这是兴奋,这东西居然有一米长,老子刚一进山,就挖出来这东西,能他娘的不兴奋吗?”

我嘴里的面还没入肚,差点吐出来,我操,那东西挖出来了,居然有一米长!我倒吸了一口冷气,“你们还在山上?”

“这就要收拾家伙下山去。”

我心里暗骂,这傻货想钱想疯了,那东西可不是想带就能带下山的。

黄三大号叫黄黎光,是我高中时候的铁哥们。

他们家是岭北派世代的捕蛇匠,传到黄三老爹的手上已经是第十五代。

捕蛇是门古来有之的行当,最初先人用以果腹,随着古代医术的进步和发展,有些蛇类的药理作用被慢慢发现,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蛇类就有一十七种,蛇类药用价值的发现与运用是捕蛇这门行当持续保持的重要因素。

蛇这种具有灵性的东西,民间尊称柳仙,故老相传,蛇修百年可对月吐气,口中含珠,蛇修千年头生龙角,化身为蛟。《本草纲目》里更是记载了一种名曰越王蛇的两头蛇,蛇生活方式的神秘与行动的诡异让捕蛇这门行当充满着惊险与神奇。

捕蛇听起来让人感觉相当简单,不过是手抓脚踩东西套,逮到蛇就算是成功,这门古老的行业,有着很多的讲究,捕蛇不是消遣,它是一门技术活,没有对蛇的了解,你根本不知道哪里一定有蛇,哪里有什么种类的蛇,捕蛇同样是一项危险的生产劳动,捕蛇大部分行走在崇山峻岭,荒草古林之中,不知道会遇上什么奇怪的猛兽、妖邪。

民国以后,捕蛇这门行当已经慢慢被人遗忘,在黄家祖训里,捕蛇的手艺要代代相传,黄家捕蛇人是岭北派的正宗,岭北派的开山原是山西平阳府一支专门向朝廷进贡异蛇的捕蛇衙役,后来朝代更迭,这些捕蛇衙役的后人成为民间的捕蛇人,因为平阳府位于秦岭北,所以这支捕蛇人统称为岭北派。

正宗岭北派捕蛇人拜柳仙(柳仙是捕蛇人对蛇的敬称,岭北捕蛇人捕蛇前都要拜柳仙,一是祈求柳仙撤蛇灵,二是禀告柳仙今日捕蛇数量几何),通蛇语(人有人言,蛇有蛇语,许多异蛇通灵,岭北捕蛇人通蛇语,只有遇到无比凶恶之蛇,才会用蛇语,一旦使用蛇语,便是与此蛇定下约定,永世不能伤害此蛇),胸前蛇婆牙(蛇婆是一种无胆之蛇,体形很大,移动非常慢,头上的蛇鳞上生出团状的白毛,这种蛇体内没有蛇胆,一旦被人看见,三日之内就会死掉,七寸位置生出一根六七寸的骨刺,岭北捕蛇先人将这骨刺叫蛇婆牙,佩戴在身可以辟不详,利远行),身揣降蛇镜(降蛇镜是捕蛇先人为保护后人受到侵害而铸造的铜镜,上刻镇兽符,在岭北派的说法中,百年之蛇会幻化,唯有用古镜可以看出原形),里捆竹腰牌(有些体形很大的蛇有一种致命的攻击方式,就是将人的身体缠绕起来使其无法呼吸,直到勒死,竹腰牌是为捕蛇人防止蛇类缠绕时保持呼吸的防护工具),外挂三只山蚓袋(有种异蛇是山中成精老蚓所化,这种老蚓身长鳞片,皮质极厚。老蚓去鳞后的皮,岭北捕蛇人用赤足蜈蚣的脚捻线缝制成袋,一袋盛放蛇骨粉,一袋盛放赤足蜈蚣,一袋盛放解毒丸),手持一杆蜈蚣钩(赤足蜈蚣见蛇,便会爬到蛇头啖其脑,捕蛇人将捕蛇钩手杆做成蜈蚣的形状,以慑蛇类)。

当时我知道黄三是岭北派捕蛇后人的时候,特别的惊讶,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岭北派黄家第十六代捕蛇传人的黄三从小怕蛇,不光怕见到蛇,就是闻到半点蛇腥味也会忍受不了。黄三老爹试尽所有办法,也没有改掉儿子天生怕蛇的秉性。

高中毕业以后,黄三去了江西当兵,这是老爹的决定,他认为部队是最能培养一个人吃苦耐劳的,而捕蛇人最需要的也是这种品质。

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时候,黄三所在的部队被派遣至鄱阳湖一带抗洪抢险。当时黄三刚刚入伍,夜以继日的劳累,加上身体原因,连续发了三天的高烧,让他的嗓子再也宏亮不能起来。

退伍之后,黄三跟着本家的叔伯做起了药材生意,做了不到一年赔的血本无归,之后贷款买了辆斯太尔,往深圳来回送货,一开始干得不错,第二年的时候,有次送货途经徐州发生了车祸,车报废不说,又赔了不少钱。

两次的失败让他心灰意冷,为了还债,少不得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事情被老爹知道后,对这个儿子算是彻底失望,父子的关系,由此形同陌路。

本家的一个叔父见黄三如此,怕继续做下去,惹出大麻烦,就指了条路子给他。

黄三在集城的老家,向南大约三十里的地方,是一片大山,名叫牛犄山。

那片山几乎很少有人涉足,一是地理位置太偏了,二是山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这两点对于大山来说,已经很不公平了,偏偏这座大山生的也普通,没有制高点,山顶一眼望去,平平的,像是一个圆锥削去了半个身子。

鼠须:一根诡异老鼠须背后隐藏的秘密——我和捕蛇后人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鱼微城说书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鼠须:一根诡异老鼠须背后隐藏的秘密——我和捕蛇后人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18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