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012-7-14 15:48:00

七十三测字

故事的主人公仍然是谭老先生。

谭老先生精通六爻、奇门,尤其擅长测字。

我祖父回忆说,当年在济宁闲居避难时,结识了谭老先生。

当时的谭老正当青年,头戴白色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俨然星爷在《算死草》中那副扮相。

民国时的济宁运河天桥一带,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三教九流聚集之地。

老谭就在此处摆摊测字算卦,他也不挂旗,不扬帆,只是摆一方玻璃镜子,然后用手蘸墨汁在镜面上即兴画出两条小鲶鱼,有须有鳍有尾,活灵活现。两只鱼首尾相咬,宛如一幅鲶鱼版的太极图。

如果有人前来测字,老谭让测字人写于玻璃板上鲶鱼下方(不会写字者可以边说边让老谭代写),然后老谭沉吟片刻,进行分析。

祖父回忆道,老谭测字与今日流行的五格剖象法并不相同,(老谭曾言道:五格剖象法起源于日本,过于生硬死板,准确率并不高。)他主要的参考书是《测字秘牒》,参以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古代学说阐述测字方术。准确度还是蛮高的。

记得有一天,一位青年妇女前来测婚,说了一个“节”字,老谭一口断定此位妇女并非初婚,且已经丧偶,来源依据是用“拆字法”来分析“节”字,有残花败柳之象。草字头可以看做“花”的上部首,可以看做残花;“柳”字的最右偏旁正是节字的下方部首,可以视为败柳。而且,“节”字有妇女守节之意。该妇女点头称是。

还有一次,一位中年男子前来测官运,随手写了一个“观”字。老谭断言此人已经无职无权,在家赋闲。原因是“观”的左偏旁是“又”,“又”可以看做半边之“权”;“观”的右部首为“见”,为无头的“宽 ”字。而且,“观”字有“官”之音,无“官”之象。所以可以断言此人已经无官在家。

诸如此类,不可枚举。

我也曾问其秘籍,老谭答曰:“无他,仅《测字秘牒》一书,要多实践,而且还要善于察言观色。”

2012-7-14 16:21:00

七十四 偏方治肝病

我的父亲有一位朋友,姓侯,比我父亲年长,姑且称其为老侯吧。

他年轻时,曾身患严重的肝病,腹大如鼓,却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由于当时医疗水平不佳,几乎是命在旦夕之间。

据老侯回忆说,他的母亲准备放弃治疗。老侯就出院回到家中养病,说是养病,其实就是等死。

当时正处于五十年代末期,那场大饥荒也席卷了鲁西南。

老侯的弟兄姐妹共有六个,连温饱都是个大问题,谁还有心思照顾老侯。

老侯的病情是越来越重,发高烧,昏昏沉沉。

迷糊期间,老侯好像看见在战乱中阵亡的父亲来了,递给他一颗草,吃了以后,只觉得嘴中苦苦的,涩涩的,但是身体却舒服很多,烧也退了。

梦中醒来,老侯努力回忆梦中那棵草的形状,细长的叶子,如同荠菜一般,这不是常见的苦苦菜吗?

老侯的家中缺粮,孩子们都跟着妈妈下地去挖野菜,剥树皮。

那时的鲁西南,盐碱地颇多,生满了一蓬蓬的马蜂菜,长着一棵棵的榆树;老百姓们都挖掉马蜂菜,剥下榆树皮;然后回到家中,剁碎马蜂菜,磨碎榆树皮,拌着杂合面,用来充饥。马蜂菜和榆树皮都酸酸黏黏的,人们尚能下咽。而野生的苦苦菜特别是类似苦苦菜的“苦死驴”,由于味道苦似黄连,少人问津。

老侯挣扎着随其母亲下地,发现这些苦苦菜,如同梦中父亲给他吃的一般,如获至宝,边挖边吃。

就这样,老侯就靠吃苦苦菜挺过了那个岁月,不仅身体壮了,而且肝病也消失了。

查中华大药典,苦苦菜学名蒲公英,苦苦菜不但能吃,而且还能治病。将三月里的苦苦菜剜好洗净晾干,洗澡时放一两束在澡盆里,会不生疮疥,不长痱子。用苦苦菜沐浴过的皮肤,光滑而极富弹性。用苦苦菜熬水喝,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苦苦菜还能治鸡瘟,将剁碎的苦苦菜拌在鸡食里,鸡吃了之后,就不会得鸡瘟。

只是现在野生的苦苦菜几乎绝迹了,而养殖的苦苦菜味道太淡了,药用功能恐怕大不如前。

鲁西南轶闻》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麟州异尘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鲁西南轶闻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