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2 10:20:00
第一百零八章 货仓藏宝
方才楚天恩闯入许玲心房间的时候,杨刃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本以为要被揭穿了,谁知柳暗花明,无意中发现在储物柜后面藏着一个通风口。情急之下,来不及多想,移开了柜子,撬开了通风窗,闪身钻了进去,又把储物柜拉回了原位。
进了通风口,便是一条深不见底的通风道,杨刃不想冒险从原路退回,便硬着头皮向前爬行,想寻一个安全之处脱身。
通风道不甚宽敞,最可气的是每到出口处,下面都有人群聚集,难以逃离。
就这样,在通风道中越爬越远,不知不觉间到了一间货仓的通风口处。这间货仓很大,里面即使堆放了很多东西,但还有很大的空间。杨刃心中一乐,正想拧开通风口上的螺丝,仓门外却突然响起了推门声声,两个模糊的身影环顾了下左右,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他们是……”杨刃瞪大了眼睛,这才看清,进来的两人一位正船长,另一位恰是黄袍道士。
船长轻声道:“薛道长,这里没人了,当下可以说了吧!那个货仓中到底放了什么东西?”。
“这?”薛道长脸露为难之色道:“船长,不是贫道不说,而是朱武勋朱老板说过,这事要做的隐蔽,万不能被旁人知道。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花大价钱租下那么大一间货仓!”。
船长哼了一声,道:“别拿朱武勋压我!他虽然是我们老板的拜把子兄弟,但是如今非同寻常,我是船长,要对船上几百条活生生的生命负责,无路如何,非知道详情不可!”
“这”薛道长依旧犹豫不定。
“道长,你命人搬着东西上船的时候,我看在朱老板的面子上,没有开箱检查,这已经不符合规矩。当下闹出了三条人命,我若是再装聋作哑的话,以后如何服众?
现在,你要么老老实实告诉我所有的一切,要么我就派人撕烂黄符封条,亲自道货仓里看看”。
薛道长当即大惊,喝足道:“万万不可,今夜是十五圆月夜,若是让那东西见到月光的话,别说你我,就是这条船都保不住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里面是火药枪械吗?”。
“不是,比那还可怕!”
“好了,我已经仁至义尽了。我这就出去把那间货仓上的封条撕开”。
“别,有话好说”薛道长拉住了船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船长,你听说过朱昌云这个人吗?”
“他……有所耳闻”船长回道:“此人就是朱武勋的爹爹,以前秦淮监狱的典狱长,不过在十多年前,就离奇失踪了。这还是轰动一时的大案!”。
2012-12-12 10:22:00
“嗯”薛道长点头道:“朱老先生失踪时,朱老板正在香港做生意,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多年来,朱老板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颇为自责。前些日子,朱老板到了南京老宅,准备清理旧屋卖出去。岂料,无意间在一本古书中发现了一封夹在书页中来不及发出的信。那封信是朱老先生写给朱老板的,只是不知为何没有及时寄出去”。
杨刃竖起了耳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了一名偷听客。接下一炷香光景,薛道长开始讲述朱家的故事,当整件事说完后,杨刃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宣统二年,朱昌云还是秦淮监狱的典狱长,某日监牢里来了一名死囚。此人本是药店伙计,后因用药不当,害死了好几条人命,所以丧家告发,判了死刑,秋后就要处斩。
每当有新的死囚进入监牢,朱昌云都会循例问话。这个死囚比较特别,无论软的硬的,很不发一言。就当朱昌云要痛下杀手的时候,偷偷给朱昌云塞了一张纸条。
在秦淮监狱,囚犯行贿实在是太普通的事情。朱昌云也不是正人君子,故而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回到家后,朱昌云摊开了纸条。纸条上写道,他知道一个藏宝地,只要能进去,那么就可以得到价值连城的宝物。
对于这种瞎编的鬼话,朱昌云只是哑然一笑,在秦淮监牢这么久,如此瞎话听得太多了,因而并未留心。
半个月后,朱昌云接待了一位关外来老友。闲谈时候,老友提到了当年一件在关外发生的大事。朱昌云把此事的细节和死囚纸条话进行比对,猛然大惊,死囚竟然没有说谎
将信将疑的朱昌云,再次找到了死囚,经过了细致盘问,终于相信死囚就是当年那件怪事的参与者。为了排除疑问,朱昌云又暗访了一些人,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证实了死囚的话。最让朱昌云兴奋的是,他知道那个藏宝地的宝物果然是不同凡响,只要得到的话,不仅可以一辈子吃穿不愁,还可以惠及子孙。
有了宝藏的诱惑,朱昌云和死囚定下了君子之约。他会按照死囚告诉他的信息去关外找宝藏,如若真的找到了,就会放死囚一条生路。如果死囚骗他的话,回来立马就会处死他。在找宝藏的这段时间内,死囚则能暂时保住小命。
为了安安稳稳找到宝藏,朱昌云又找了一些同行人。一切准备准备妥当后,便起身北行。只是没想到自此以后,便踪影全无了。
朱武勋读了这封没有寄出去的信后,连忙打听当年那名死囚的下落。原来死囚在袁世凯过世时,便乘乱逃走了,从此下落不明。
虽说找不到死囚,但是朱武勋却没有放弃。他从父亲的信中知道,朱昌云当年找了一名非常厉害的道士,莫道长作伴,不过他也一起失踪了。朱昌云不死心,按着信中线索,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莫道长的道观。岂料莫道长却早已仙逝了,不过好在莫道长临死前,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了最亲近的师弟,薛道长。朱昌云和薛道长便一拍即合,决定再次去关外探宝。
两人到了关外,雇了许多民夫,在黑山白水中找了大半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一处山沟中找到了朱昌云等人的遗骸。
虽说心中早有准备,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后,一时之间还是接受不了。朱武勋大哭一场后,正要捡骨而还,无意间却发现朱昌云的手指指向了前方一块奇怪的大石。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朱武勋命人搬开了山石,在巨石下面挖了起来。
整个挖掘过程意外不断发生,第一天就有两名山夫不幸跌死,第二天又有三名挑夫离奇摔死,好不容易挖了七八米,见到埋藏之物时,挑夫又被吓跑几个。到了后来,朱武勋和薛道长来那个人亲自动手,把埋藏之物取了出来,并把它和朱昌云的遗骨一道运回了南京。
回到江南后,朱武勋四处打探此物的价格,得到的答案让他错愕不已。这件看似不起眼,甚至还有点晦气的东西,竟然价值连城。不过薛道长也提醒朱武勋那个东西是不详之物,不可以随意打开,所以朱武勋便把它寄存在薛道长的道观中。
这几年朱昌云生意越做越大,在香港慢慢成了气候。这几个月,江南的局势急转直下,朱昌云便找到了薛道长,让他取出此物,送到香港。
船长听完了薛道长的故事,好奇问道:“你口中所说的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