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话潜水多年,看帖很多,回帖很少。大多数的时候,甚至都不登录。时间久了,觉的应该把我遇到的那些事情跟大家八一八,也欢乐一下大家。总被大家欢乐,而不欢乐大家的人,都是耍流氓。
下面开始八。
我最早接触户外的时候是5年前了,那时候户外运动还没有现在发展的那么蓬勃。也没有什么广义和狭义的户外,那时候觉的户外就一定得是跟旅游不一样的玩法,要不您都不好意思叫户外。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徒步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一下子就让我找到了这就是我喜欢的感觉。从此开始了我的户外生涯,徒步、登山、攀岩、游泳、山地车、探洞,凡是有机会尝试的,我都会去尝试。还尝试过跑山,可惜膝盖承受不了。
在这几年里,去了不少荒芜人烟的地方,原始森林、沙漠、天然洞穴、古代遗迹、荒山等等。发生过很多故事,也认识了很多驴友,也听到了很多故事。我把这些故事整理一下,在这里八一八,大家娱乐一下。因为记忆的偏差和讲故事的需要等等原因,涉及户外操作部分,请勿模仿。
1、防空洞
我在的城市属于类似于丘陵的地形,市区和周边地区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包。市区的主干道都可以看到很大的上坡和下坡。我刚开始玩户外的时候,几乎没周末都出去徒步,地点一般都在周围的山丘或者水库附近。这些地方的植被一般都比较好,树木茂盛比较原生态,在这些地方徒步,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记得那应该是我第三次参加徒步,我只是队伍里面的小跟班,连指北针都看不太明白的一个吃货。那天的计划是在水库边上的几个山上转一圈,想当于环水库半圈。说是水库,其实已经不发挥作用很多年,看起来更像是群山环绕中的一个湖。那时候大约是6月份,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大家已经都开始穿短袖了。那时候我就是穿短袖那伙的,看着队伍里面的老驴那显得很专业的速干衣,衣袖可长可短,羡慕的不得了。
穿短袖的缺点就是小臂容易被树枝和草刮到,这样晚上洗完了容易痒。而且太阳比较暴的时候,很容易被晒伤。这些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我们计划是在下午五点左右返回的,但是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当天计划路程的大部分。从一个山顶上下来后,我们就打算休息一下,然后早早的打道回府。
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些不怎么累的人就在周围晃悠。其中的一个,暂且就叫他小A吧,因为后面的故事里他也没什么表现,但是就是他的这个举动引发了这个故事。小A就在山脚的另一侧喊我们过去看,说那边有个好东西给我们看。那天的队伍,新驴居多,对什么都好奇,大家呼呼拉拉的就都跑过去了。
在山脚的另外一侧,有一个尖顶的小木屋,房子刷成了有些发暗的红色,那种颜色当时让我觉的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小木屋周围杂草重生,没有人生活的痕迹,也没有那种踩出来的小道。虽然我们这时候距离市区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但是为了追求贴近大自然,一路是专挑没人烟的地方走,一路上连个人都没见到。
队伍里的几个女生争着抢着就要过去合影,丝毫没有多想。队伍里的男的除了给女的拍照的意外,倒是聚在一起琢磨这个小屋子的作用是做什么的。护林员?不像,护林员在这种树林不成规模的地方很难见到。防火检查站?一般都是在路边的进山口啊,这里压根就没路。种种可能都被我们给否了,等女生都新鲜完了,大家就凑过去仔细研究研究这个小屋到底是干什么的。
小屋是全部用木料盖起来的,从外形看,就像是一截一截原木堆砌起来的。背靠着山脚,后背直接隐没在了山里。小屋没有窗户、没有烟囱,只有一个两扇开的门,也是用厚重的木料做的,看不出年代,木头表面应该是涂了某些防水的东西,暗红色的门和小屋配合的很融洽,像是一个整体。门上没有锁,一堆人挤在门口的时候,不知道谁手快,推了一把。门悄无声息的就开了。
门开了以后,一股发霉的潮湿的味道从屋子里冒了出来。我那段时间看《鬼吹灯》看得相当投入,第一反应就是捂着鼻子和嘴。脑海里浮现出胖子和八一开棺的场景。等大家适应了光线,才看到屋子里什么也没有,连墙壁都和屋外的没什么两样,屋子是有后墙的,只是在外面看不到。后墙的墙角里有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看到屋里什么也没有,大家都进了屋子,我因为刚才捂鼻子和嘴,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就被挤在了后面。前面的人围着铁门在念上面的字:“请勿进入,里面有鬼。XXX户外俱乐部。”
“里面通往地域。野驴”
“爱护环境,你们上面的人都不是真正的驴友。”
“顶三楼,楼主SB。”
这些留言让我们笑的前俯后仰。看到有这么多驴友来过,大家也就没什么担心了。领队也是个爱玩的人,这时候就提议大家一起进去看看,看看铁门后面到底是什么。而且据他估计,后面应该是防空洞。大家也这么觉的,没人在自己家装那么厚重的大铁门。商量打算是否进去的时候,领队还发扬民主,让大家投票进或者不进,而且选择不进的人也可以在外面等着。首先表示同意的是小蕙,一个看起来很温柔,其实很野蛮的一个女孩,而且还算得上是个小美女。她给自己起的网名叫:星光。
户外圈子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大家在一起活动的时候,都以网名相称。尤其是大家本身也是通过QQ群和论坛来联系的,以网名相称没有让大家觉的不舒服,反而让大家觉的很好玩,同时也有了一种放下自己身份,好好体会大自然的感觉。现在还有一起玩过好几年的户外圈子的朋友,说起他的真名,我要楞上大半天才能跟真人对应起来。
星光是第一个赞成的,领队看有美女支持,开始鼓动大家:“有美女要参加了,兄弟们还不赶紧的?”随后大家纷纷都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好奇心谁都有,大家也都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多数人表示愿意参加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光源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活动是打算当天往返的,没有过夜的打算,没有人带头灯啊手电等光源。大家身上能发光的就只有手机和相机的闪光灯,闪光灯的光太短暂,而手机的光又太微弱。虽然在极其黑暗的情况下,手机的光源还凑合,但是离所需要的光源还是差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