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好像一切苦难忽然有了意义。
时文彬亲口说:这个机会,我看好你!
这使他重生一般热血沸腾。
不过他当然也知道,这种好事不是免费的。
他当即向时知县保证:大人的事就是我的事,不管阎县丞手里有什么材料,都不是问题。
——情妇甩不掉?没事,我来处理,凭我三寸之舌,摆明利害,保证能让她接受条件。
——公厕流言?简单。派个人去回帖:时文彬这个河北杂种,河北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一个时辰之内,保证火力都被吸引到哪家伙身上,没人还记得大人的事是真是假……
——至于什么罢市啊,塌桥啊,更是不足为虑。宋江愿用脑袋担保,不出三日,兄弟州县就会出现更劲爆的稀罕事。
生活在这个梦一般的世界,我们可能缺乏任何东西,唯独啼笑皆非的怪事是层出不穷的。
宋江终于旗帜鲜明地倒向时文彬。
从此他不再是一个工具式的押司,变成了时文彬的班底,与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他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出的这些主意跟自己深信的价值观有多么冲突。
这才叫真情流露。
在某种文化氛围内,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爪牙,帮凶,刽子手。
能不能真成为这种人,全看有没有领导来发掘。
时文彬笑眯眯地看着宋江,拍拍他的肩,说: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先下车,下班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宋江信步走在郓城大街上。
心里盘算着时文彬可能会让他办什么事。
他信心十足:这年头,有人脉,有钱,没什么人是摆不平的。
人脉,老子干了十五年的押司,不成问题;
至于钱,只要对方不狮子大开口……
正想着,忽然听到有人背后叫道:宋押司!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3
刘唐一共到过郓城县两次。
第二次是为了找宋江。
这件事的起因是晁盖觉得宋江救了大家一命,应该给他意思意思,于是就想派个人给他送一百两黄金。
大家推三阻四,都不肯去,于是只好抽签。
结果刘唐运气不好。
刘唐不是个有胆量的人。
因此他很不愿在郓城久留,特别是发现晁盖以及自己的通缉令贴在大街小巷之后。
要不是忽然听见有人叫了一声“宋押司”,他很可能找不到宋江就跑回山去。
那个叫住宋江的人看样子是个做小买卖的,衣服上脏兮兮的,尽是油渍。
“宋押司,前年借了您一百文钱,今儿总算找找您了,连本带利还上。”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这点小事我早就忘了,甭还了……”
“这可不行,一定得还……”
两人大声推让了好久,宋江才无奈地收下了那吊钱。
路人纷纷报以钦佩的目光。
只不过大家没有看到,宋江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掏出一本几寸厚的书,自言自语的掏出毛笔一划:“李小二……前年正月初四……一百文……清了。”
关于宋江这个人,还有一点需要补充。
除了爱好虚荣,他平日乐于助人其实还有别的不可告人的原因。
要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他保存着一个账本。
那上面记载着一长串名字,从拿过他钱的,到欠过他情的。
最大的有几万贯的工程,最小的有免费叫一次出租车。
有人说老宋你这是要结党吗?
宋江笑笑,不予置评。
宋江有时候发现,梦疑症其实很多同僚都有。
大家不过平时都假装正常罢了。
比如说,押司们平时可能各有各的利益,勾心斗角,但是一旦没有第三个人在场,他们肯定会在以下这个话题上达成一致:“这个世道,不完蛋简直就没天理!”
宋江不怕世道完蛋。
他只怕自己陪葬。
因此有好几年的时间总是惴惴不安。
后来读到孟尝君的故事,终于大彻大悟:狡兔三窟!市义为先!
于是他开始结交各色人士,广施仁义。
总之,宋江的乐善好施是有前提的。
来住驿站,没问题,反正那不是他的钱。
但是有时候为了名声,不得不自己掏腰包或者冒风险的话,他总是期待着回报。
否则绝对不干。
梁山上的人中,刘唐是第一个见识他这个特点的人。
刘唐走过去拍了宋江肩膀一下,后者回头一看,愣了一会儿,然后赶紧拉着刘唐进了一条没人的胡同:“乱弹琴!搞什么搞?!你来干什么?”
“晁老头说……”
“胡闹!现在风声正紧!这是个原则问题……”
刘唐瞪着他说:“他说为了谢你,叫我送点金子来。”
宋江一愣,随即露出优雅的笑容,拍着刘唐的背说:“都是自己人,这么客气干什么,走,小刘,到舍下坐坐。”
宋江领着刘唐来到驿站,从后门进去,七转八转,来到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屋前。
打开脏兮兮的门,里面却是一片富丽堂皇。
这是宋江的密室,也是财会室。
宋江热情地给刘唐看座,亲自上茶,问他路上的情况。
扯了半天,刘唐把包袱和晁盖的书信拿了出来。
宋江先拿起书信。
一看,这真是书信,足有二百多页,出于礼貌打开读了两句:
“公明贤弟,那日一别,你我已多日不见。
至于多少日,我和军师记的不一样,他说是三十六天,我说是三十七天,公孙先生说是……”
宋江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确定没有署名,就把信扔进公文包。
然后他打开包袱,顿时满屋金光。
他看着这些金条,傻呵呵笑了起来。
刘唐肚子很饿,只盼着宋江管顿饭自己好赶紧回去。
但是对方似乎完全没有安排饭局的意思:“这一共是……”
“一百两。”
“太多了,宋某受之有愧。”
说着他只挑出一根金条,把其他的装回包袱。
刘唐心突突直跳:难道……那剩下的……
宋江想了一想,又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工具箱,翻出一根锯条,把那根金条一锯两半。
刘唐此时对此人肃然起敬:半根?!看来“及时雨”的确名不虚传。
宋江锯完了左右掂了掂,觉得不一样沉,又拿出个小锉把其中一根锉了一下,然后交给刘唐:“兄弟一路辛苦了,这点小意思拿去买点好吃的,别委屈了自己……”
把刘唐打发走了之后,宋江掩上门,脚尖对脚跟,从门口丈量了七步,然后俯身敲了敲,打开了一块地砖。
下面露出一个铁盒子。
宋江打开盒子,把金子藏好,然后往太师椅上一坐,仰着头笑了起来。
本来他痛心疾首的认为,晁盖这个名字在账本上将永远归在赤字一类,但今天这笔烂账居然做活了,自然欣喜若狂。
更妙的是这笔钱来得巧:升官这事,少不得花钱。这下自己不用愁了……
后来的事告诉他,这就叫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