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见了面,首先互相致以亲切的问候,然后总结了一下过去一个月的气温以及降雨的变化,并对高压云层在未来三天内的走向作出了各自的预测。
接下来两人又针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交换了意见。
这些都说完了,晁盖终于指着刘唐说:这是小刘,他有点事你听听。
刘唐把劫生辰纲的计划告诉了吴用,然后说:“一句话,干不干?”
他看此人也废话成筐,因此逼他表态。
吴用哼哼唧唧了一会儿,开始长篇大论,他指出,这个东西来路说正不正说邪不邪,难度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劫了它影响可能好也可能不好等等。
刘唐企图用民族大义来说服他,但这对熟读辩证法的吴用根本不起作用:
“……任何人,不管他是汉族人、契丹人、还是西夏人,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和,都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嘛;不能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的看事物,大程先生说了……这是个普遍现象……”
这种废话刘唐已经听了一天,此时感到无比的愤怒,他大骂道:难道强汉盛唐子孙都没有种了吗?你们不干,我自己去把这十万贯劫来!
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吴用仰面朝天摔倒在地上。被拉起来之后,他嘴歪眼斜,口水都流出来了,颤颤巍巍的问道:十……十万贯?!
前文说过,吴用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写点帮闲文章,顺便等着自己代课教师的身份转正。
可是努力了这么些年,不但没等到转正的政策,反而等来了噩耗:据可靠人士透露,最迟年底,所有的代课教师都要被清退。
这意味着吴用二十几年的含辛茹苦,只能换来大约一百文的遣散费。
另外由于最近县里领导层变动,底下各村的一把手忽然都老实了起来,夹着尾巴做人,什么大动作不敢做。
这样一来吴用就断了收入,连喝了半个月稀粥,早就穷疯了。
因此,一听到十万贯这个数字,吴用恨不得立刻拉着刘唐去抢。
哪怕晁盖不干他也要干。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5
吴用表态之后,晁盖长久没有说话。
他也知道,这一步一旦跨出,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看到晁盖事到临头反而犹豫,吴用急中生智,掏出巴掌大一张纸片,手指点了点上面的字句,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晁盖。
后者把那条消息仔细细地看了三遍,终于把报纸往地下一扔,拍案喝道: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咱们干!
一段时间以来,晁盖一直在积极阅读朝廷文件。
这可是件新鲜事,这二十多年来,晁盖办事从来只看自己需要,圣旨在他眼里都不如擦屁股纸。
原因很简单,以前他想打听官场动向,去县衙问问哥们就行了。
然而现在,称兄道弟的官差都不上门了,自己去登门拜访,还老吃闭门羹。
好像是大家都看出晁盖有出事的迹象,忙着划清界限。
他只好通过看京报研究东京的风向(这件事就反映出此人的眼界不够宽——几万贯的贪污,难道还会上京报吗?)。
晁盖那一阵子还经常把吴用找来,让他帮忙出谋划策,评估风险。
其实晁盖对吴用的本事没有过高的期待,他问计于此人,无非是看中吴用工作的特殊性。
比如说,假如上面要扫黄,就会安排他们用太监的口吻抨击一下色情行业(当然了,事后还要对某某领导被抓在床的消息进行辟谣);
假如上面要对西夏进行领土让步,那么就会安排他们强调一下宋夏会谈解决了多少年的无谓争端,辽国对两国重归于好有多么沮丧;
同理,假如上面真的要打击贪官,哪怕要打的是一个书记(会计),领导也会让厕评员们先把被打的官员职务修改为副职,把打击腐败的主角定为他的顶头上司。
总之,一身正气的正书记战胜腐化堕落的副书记,是大宋反腐万年不变的剧本。
以前,吴用总是把内部工作指示给晁盖看,告诉他朝廷没有什么新动向,你不用担心。但是今天,吴用出于对金钱和改变命运的渴望,给晁盖看的是京报。
众所周知,大宋的京报如果放到现在,完全可以归为科幻读物一类:
有关粮食产量的增长数据突出的是“科”,有关国内外形势的报道表现的是“幻”。
这份京报过期已久,版数不全,头条还在说梁中书的政绩。
“黑势力被连根拔起,小民举报贪墨可得赏金!”
“梁中书表示准备好了一百口棺材,要与贪官死斗到底。”
“太师蔡京盛赞大名府经验有推广意义。”
晁盖看完,心里一片冰凉。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
实际上,晁盖的所有顾虑都属于杞人忧天。
首先,前任县令没被抓到大理寺,他的处理结果早就下来了:平级调动,到山西某地继续当县令。
只不过没人知道。
其次,郓城县的公人不见晁盖,那是因为时文彬老开反腐大会,开完了大家又忙着去搞灰色收入,没空来找他。
至于梁中书的报道,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他要是反腐,每年的十万贯生辰纲是怎么来的?
至于打黑,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黑社会头子,山东河北闻名的黑道教父卢俊义就一直在大名府活得好好的嘛。
关于吴用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这里还需要罗嗦两句。
这个历程看似偶然,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却又未必。
即使没有生辰纲,即使他没有穷困潦倒,只要时机合适,他还是有很大可能会走这条路。
这是因为大宋的教育出了大问题,而吴用又是这个系统最标准的产品。
大宋的所谓教育,无非是灌输一些没用的知识,把你塑造成废物的同时,还告诉你,我教给你的是经天纬地之学,凭此可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一来,它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这么一批人:自己一无所长,只想当官吃皇粮。
假如做不到,他就要仇恨社会。
虽说不一定会变成恐怖分子,但起码对现有的生活缺乏珍惜。
吴用由于读书过于认真,这辈子除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圣人治国平天下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追求了。
一旦有个机会,他就要试着去完成这个既定目标,比终结者还要执著。
哪怕事后世上真的只剩下一万个人,他也会庆幸:自己终于没有白活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