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可能注意到了,晁盖在刘唐长篇大论的同时没说几句话,对于一个废话篓子来说,这种态度可称敷衍。
晁盖心不在焉是有原因的。除了刘唐说的基本是废话之外,他还有更为紧迫的问题需要思考。
如前所述,晁盖和前任知县配合了多年,关系相当不错。
知县的施政方针可以概括为“我拆我拆我拆拆拆”,通过发展房地产业,县里财政收入一飞冲天。
在这背后,晁盖不停地收地、卖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知县当然没有忘了这一点,因此两人有好处都会分一下。
晁盖来者不拒。
然而现在,晁盖开始有点后悔跟前知县走得这么近。
这孙子被抓之后,半年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由得人不担心:别是弄到大理寺,办成大案了吧?
晁盖现在尤其害怕丫把大观年间的那件事供出来。
那一年,郓城县遭受严重水灾,东溪村是重灾区。
朝廷发了五十万贯的赈灾款,知县自己吞了十八万贯,晁盖分到了一万。
假如这件事被翻出来,晁盖只有死路一条。
要知道,老百姓的税金刚交上去的时候,朝廷花着从来不觉得心疼,甚至还要分给国际上的几个友好国家,大家一起帮着他花。
但是同样是老百姓的钱,一旦要从国库里提出来,皇帝就心疼得要命,谁给他浪费一点他就要找谁拼命。
以往看到捕头公差下乡,晁盖都很高兴——他可以请这些人吃饭,拉拉关系,顺便一起大醉着招摇过市,好震慑村里的刁民,让他们知道这片天是姓晁的,死了翻身的心。
但是如今,他看见穿制服的就心惊肉跳,生怕是来抓自己的。
今天雷横半夜三更带着大队人马来砸门,差点把晁盖吓出心脏病来。
虽然事后证明这是虚惊一场,但晁盖依然忧心忡忡。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
晁盖感到心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消息网如今全部失灵,他成了聋子瞎子。
以前假如县里有什么变局,雷横这类人会及时给晁盖报信,起码会提个醒。
然而这次,他没有得到任何预警。
而且,雷横的出现使他疑心更盛:“他为什么开口不叫我大哥,叫我保正?这是暗示我要坏事?还是要跟我划清界限?”
在酒席上他小心翼翼地探口风,却对得到的答案很不满意:什么?下乡抓贼?!这又不是逢年过节,也不是陈桥兵变纪念日,哪见过公差这个时候抓贼的?你们怕是来监控我的吧?
于是晁盖决定试探这俩人一下。
他说刘唐是自己侄子,就是为了看看雷横还买不买自己的面子。
雷横二话不说放了刘唐,他却还是担心:这会不会是缓兵之计呢?
狐疑不定之际,雷横的去而复返使他的心往下一沉:什么忘拿钥匙!我已经被监控了!
其实晁盖此时已经决定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把试试运气。
当然,就好像不管大宋朝廷出台多么荒谬的政策都要请专家论证一下一样,晁盖此时还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这个人不一定要有多么高的智慧,他只需要得出晁盖想听的结论就行。
那样的话,就拉着他一起干。
否则,当然不能让他活着走出这个院子。
要知道,他的家产大多是不动产,仓促之间无法带走。
要一下子抛弃这么多东西,晁盖还需要一点别人的鼓励。
晁盖对刘唐说,虽然他很希望能跟对方平分这十万贯,但这事光策划俩人也不够,需要找人入伙帮忙。
刘唐对此表示完全赞同,还自告奋勇去帮忙叫人。
说实在的,他恨不得晁盖招上他一千来人入伙,这样就可以喊着口号光明正大地去抢,而且事后官府怎么追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然而晁盖说,先找一个就够了,那人叫吴用。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
《水浒传》并没有交代吴用和晁盖是怎么认识的。
梁山上的文献也没有。
原因很简单,这事有点说不出口。
如前所述,吴用在厕所撰稿时,工作很辛苦。每天闻着臭味,蹲在那里写一些自己都不信的胡话,时间久了苦不堪言。
另外吴用年岁大了,膝关节疼得厉害,时间久了,蹲都蹲不下,只好站着写。
有一天他正在撅着屁股奋笔疾书,忽然觉得后边有个东西在顶自己——可能你也猜到了,晁盖来了。
作为老玻璃,他经常在各个公共厕所转悠,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这天他看见前面有个人用无比性感的姿势撅着,就以为碰到了基友,热情地上去打了个招呼。
误会澄清后,晁盖有点不好意思,就提出过给吴用个活干干。他们的交情就是从那开始的。
两人的交情好到什么地步,梁山的史料也语焉不详。
据我考证,他们至少经常互相串门。那天刘唐去请吴用,就是晁盖亲自指的路:
“出了大门之后,你首先往——当然,别忘了随手关门,否则的话容易被黄鼠狼钻进来——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我相信你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想指出,这种人其实不是江湖好汉,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江湖好汉……”
“快说往哪拐!”讲了三十分钟还没过第一个路口,刘唐终于受不了了。
“往左一拐,你就会看到一条大路,你顺着这条路,啊,走上个——诶,有关这个路啊,它还有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路北,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刘唐终于意识到听别人说话能痛苦到什么程度。他努力抓着自己的胳膊不去抽晁盖。
“……一定能够感动上帝,这个上帝,就是广大百姓……好了,接着指路……这样走到第三个十字路口,往右拐——哦,先别拐,先往左看……
“看什么?!”刘唐管不住自己,咆哮起来。
“那里有个大湖,湖边气候凉爽,风景秀丽,有时间我们可以去走一走……”
“走你妈X!快说到底拐不拐!”
“拐是要拐的,往右,然后走两百步。这时你可以看到有一个大树,根深叶茂,枝叶参天——”
“他住在树底下?”
“不,别走那里,树底下有很多孩子在玩耍,看到你这个样子会学坏的——你这个头发的颜色,唉……好了,我是想说树的旁边住着一位铁匠。这铁匠是西域人,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大宋提高冶铁技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济州,后来到东溪村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
吴用被刘唐请来的时候,晁盖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