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29 19:12: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6
按照这种说法,武松是在被利用完之后,垃圾一样扔进了景阳冈的山林的。
即使此事为真,我相信武松本人也不会见怪的。
因为千百年来大宋的农民就这命运,不管他先前手里握的是锄头、梭标还是小推车。
武松后来说,他当时只是感觉头痛,于是趔趔趄趄、一步三摇地沿着山路走上去,完全不知道这条路通往哪里。
走了不知几里,武松酒劲上头,看见前面有块青石,就躺上去休息。
此时天色已晚,没多久,四周就笼罩在一片墨蓝中。
武松死人一样在青石板上,痴痴地想:真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村外的那片林子啊……
一阵山风吹来,摇动了几片遮挡着夜空的枝叶,白惨惨的月光直射下来。
冈上除了沙沙声,万籁沉寂。
忽然,一阵大风骤然刮过,林子里钻出一只吊睛白额老虎!
民间有传说云,施耐庵为了写武松打虎,冒着生命危险做过不少实地观察。
对于这一点我表示怀疑。
因为在他的笔下,这只老虎的行为非常诡异,说成是在马戏团深造过都不过分。
此虎钻出树林,先是摆个造型,然后一个鱼跃,朝武松扑了过来;
武松喊一声“哎哟妈呀”,从青石上滚下来,侥幸闪过。
老虎一击不中,也不回头,立马用前腿支撑身体,两只后腿同时离地,做了一个托马斯全旋,想侧踹武松。
结果再次落空。
这时老虎“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估计是气疯了:尼玛难度系数都3.0了你就不能配合一下?
吼完之后,甩起铁尾横扫过来,武松又躲了过去.
这样一来,老虎的力气已经消耗了一半……
老虎到底怎么捕食呢?
这事以前不好研究,但现在网上到处有视频,看看就知道了。
虎的捕食套路非常简单。
首先是潜行接近,然后突然发力,双爪在前,直扑过去,快如闪电。
面对人这种行动缓慢(且不说武松还毫无防备)的动物,基本不存在一扑不中的情况。
喜欢抬杠的人可能要问:万一扑不到呢?
那也很简单,掉头再扑一次。
总之,从来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哪只老虎半倒立用后腿踹人——猩猩打架才这么打。
至于用尾巴当武器,那更是鳄鱼的专利。
综上所述,我估计实情是这样的:
施大爷想观察老虎,但是不敢进山;
去动物园看,偏偏狮虎馆单独卖票.
犹豫不决中,施大爷从兜里掏出出版合同一看:我x你妈的千字买断才一百文,抽税才百分之六,SB才自己掏腰包。
于是他就在外边的猩猩馆鳄鱼池胡乱转了两圈,生造出武松打虎这个桥段。
2012-6-29 19:13: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8
前面说过,武松从小没见过父亲,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孝顺的含义。
那年头缺个爹带来的麻烦可不只是没人给你付首付——家里没个壮劳力,耕地只能靠牛。
武松家那头牛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总是病怏怏的。
因此兄弟俩不得不整天拿这畜生当爹伺候着。
有时候病重了,还要请兽医开药。
这种情况下,给老黄牛喂药的任务就落在武松头上。
武松记得,每次喂药,他都得使尽浑身力气抬起牛头,用短棍撬开牛嘴,灌进药汤,然后用更大的力气抱住牛脖子,以免被愤怒的黄牛甩到屋顶上去。
那情景跟今天美国的牛仔大赛差不多。
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种痛苦的经历后来救了他的命。
在景阳冈上,看到老虎落在眼前,武松条件反射似的跳上虎背,一把搂住老虎脖子,任凭那畜生奔跑蹦跳,死活不撒手。
跟牛比起来,老虎很少有被人抱住脖子亲热的经验,因此甩人的蛮力还是小点。
我们知道武松力气很大,但是具体有多大,还需要说明一下。
刚外出打工的时候,有些包工头欺生,专门派他干一些脏活累活。
比如说,搬檩条。
武松天天胳膊底下夹着两捆檩条上上下下奔走了一年,过年回家再次给牛喂药时,差点把丫勒死。
同样,那天在景阳冈上,老虎被武松搂了十几分钟,也开始窒息了。
武松感觉老虎挣扎的力度大大减小,于是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念头:我说不定能打死它!
施耐庵说,武松于是一手按住虎头,狂打五六十拳,终于把老虎打得七窍流血。
这个细节反映出施大爷是个没打过架的好孩子。
玩过拳击的都知道,戴手套不是为了避免伤害对手,而是为了避免打到过于坚硬的部位——比如说额头——把自己的手弄伤。
同理,武松朝着比人头硬得多的老虎额头连打五六十拳,除了骨折没有别的下场。
正因为这个情节有诸多离奇之处,后人纷纷提出若干理论,试图揭开此事的真相。
有人说,武松喝的景阳冈老窖其实是一种药酒,具体来说,是大宋国家相扑队指定饮料,里面光兴奋剂就有二十多种。
药性一发作,武松不光觉不出疼,力量还成倍增加,三下五除二把老虎头骨打烂。
难怪后来东京礼部的官员指出,武松能打死老虎,首先要感谢国家。
假如这个说法太简单,升级版的解释听起来更合理一些。
武松上景阳冈的时候,身上并不是一无所有。
那年头,出外打工工具要自备,丢了算自己倒霉。
因此武松把一些工具视若珍宝,即使春运这么挤,还是随身携带。
当时他左边绑腿里缠着一把材质上佳的瓦刀,右边绑腿里插着一支轻重正好的十字镐头,裤腰带里还塞着一些鸡零狗碎……
这些都是多年打工生涯中用得最趁手的家伙。
有了武器,即使李逵那样的烂人也能单杀四虎,更何况武松。
给了老虎脑袋几拳差点疼死之后,武松忽然摸到了十字镐,二话不说掏出来就扎了下去。
扎完了老虎还不老实,武松又抽出瓦刀,拼命乱砍。
在老虎的哀嚎声中,武松又先后使用了手钻、短锯、铁锤,钢钎……总之那场景跟打家具差不多。
景阳冈上的老虎就这么被惨无人道地弄死了。
2012-6-29 19:13: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9
升级版的解释合情合理,不过也有些人可能会不信:人这种软弱的动物尚能殊死一搏,老虎就不会吗?你怎么知道武松不会被老虎甩下来?
这种疑问当然难不倒我,稍微分析一下后文,就能自圆其说。
武松离奇地打死老虎之后,碰到了一件更离奇的事。
他怕还有虎,就赶紧往山下走去。
走了不到半里,忽然看见前边草丛里有几只老虎在打牌。
武松当场就绝望了:妈的都进化成这样了!这回死定了!
结果那几只老虎看见他反而吓得鬼叫一声,人立起来说道:你哪个单位的?
按照这种说法,阳谷县的老虎根本就是县太爷自己养的。
他老人家不但不想打虎,还想把老虎一直留在山上。
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给申请特困县增加一个砝码;
第二,以这个借口向老百姓征收治虎费。
第三,他老人家在官道上设立了收费站之后,发现收入不如预期。
一调查,原来刁民们宁肯绕道十几里走景阳冈也不走官道。
于是,他就花重金从动物园买来这么一只老虎……
其实从原著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此种理论的佐证。
不信你看后文解珍解宝是怎么打虎的:又是药箭,又是下窝弓,最重要的是,他们俩一直埋伏在山上,而不是山脚。
相比之下,阳谷县的猎户们态度相当可疑:一个个披着虎皮,打着火把在山脚下打牌。
刚才明明老虎“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这些孙子身在区区二百多米之外,却愣说没听见。
总之,这些人拿着县里的劳务费,就坚决执行县里的指示,围住景阳冈,不让老虎跑到城里就行。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景阳冈本身是个小山包,上面走兽很少。
得知有虎之后,刁民们也的确不敢走景阳冈了,县里财源滚滚。
但是老虎也从此断了食物来源。
丫被困在山上几个月,没多久就被迫吃蚯蚓挖野菜,早饿得低血糖了,走路都打晃。
于是被武松轻易打死。
还有人由此提出一个更加别有用心的推测:其实,山上根本没有老虎。
武松打了几十拳之后,那畜生忽然脱下虎皮朝武松怒吼道:尼玛别打了!我是林业局的……
不过鉴于此种说法有损武松形象,不取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