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每年买票时,天气总是太冷,排队的人总是太多,而自己的冬衣总是太薄。

到了天亮,他几乎感觉不到双脚存在了。

当然了,还有个细节不难猜到,那就是以上各种痛苦都不能与排了一夜的队然后被告知“票卖完了”相比。

这种情况下,人就难免要做点傻事,比方说,不惜花两倍的价钱经历两次春运:

武松先了买张“沧州——阳谷”的票,再加一张“阳谷——清河”。

结果他在阳谷没挤上车。

2012-6-26 1:04: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6

不过也有人考证,武松离开柴家庄时,柴进帮他弄到了车票,因此以上猜测不成立。

对此我要说,有了票不代表你能挤上车。

只要你去过大宋的驿站,一定会对从候车室到站台的那段路印象深刻。

成千上万的人拎着大包小包拼了命往前冲,每辆车门口都水泄不通。

应载五十人的车厢能挤进来五百人,外边还有五千多人在朝着门框使劲——这时候还要麻烦驿卒抓着车门,用脚往车里蹬人。

总之,大宋的春运,每节车皮外的竞争都比精子找卵子还激烈。

这种情况下,武松上错了车也不是什么怪事。

而且就算他发现了这一点,也挤不下来,只能将错就错跟着车走到阳谷。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武松这种老民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们的观点是,上了车不代表你能坚持到站。

前面说过,太平车本来是作为货运载具设计的,用来拉人,难免舒适度不足。

平时,车皮就是光板,调来春运时,有关部门才会给它加装个车厢、车篷。

装完之后,每节车皮都像极了骨灰盒。

想象一下一个空间,不但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人,上下也都是人——有人躺在你脚下睡觉,有人坐在行李架上踩着你肩膀。

不管你想喝水,吃饭,转身,还是解手,都不可能,因为你被牢牢卡在人堆里动弹不得。

你只能闻见一阵阵汗臭味、尿臊味、马粪味。

你精疲力尽,浑身臭汗,但是同时被冻得瑟瑟发抖。

这种状态下,人人都紧张焦虑,烦躁,心里对到站和跳车的期盼都是差不多的。

偏偏车又走得极满。

于是就会有意志不坚定的人在中途发疯,轻则自残,重则跳车自杀。

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武松本来就有工业酒精中毒后遗症,假如他途中发疯,没头没脑地在山东境内就跳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武松回家的事除了以上三种假设,还有人提出了第四种:

武松可能没有坐错车,也保持了精神正常,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受得了倒车的罪。

倒车有两种。

一种是中途倒车——武松好不容易捱到半夜下了车,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的偏远小站;

看看时刻表,下趟车明天早上六点才到。

天寒地冻,北风萧瑟,夹杂着旁边山头上传来的阵阵狼嚎,那滋味生不如死。

因此有人认为武松被冻昏了头,看见下辆车来了,就闷头挤了上去,结果坐到了阳谷。

另一种倒车是这样的:就算你成功到达了目的地车站,也不代表你家就在车站附近,你还得找驴车。

这种驴车是私人经营的,口碑跟今天的小公共差不多。

他按里程收费,因此喜欢拉着你乱转,观赏一下沿途各省风光。

武松的家乡很落后,跑到最后路都没有,小公共车主就把他中途扔在山里。

武松摸黑他走了一夜,结果转了向,越走越远,到了山东……

2012-6-26 1:04: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7

关于武松回乡的最后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他遇到了天灾。

大宋是一个盛产人间奇迹的地方。

除了经济增长数字,春运也不例外。

官道上除了数百万回乡旅客,还跑着各式货车。

“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东京梦华录》)。

除此之外,还有买不起车票徒步回家的人。

总之,在官道的某些路段,人马车辆会挤成一团。

后边的车拼命摇铃,朝着前边吆喝“动一动车!动一动车!”

前边的车自己也动不了,无可奈何的在车尾高挂一个木牌,上面用红字写着一个“阻”。

这时候,太平车潜在的技术缺陷就会浮出水面——平时拉一节车皮,后边有两只骡子负责制动。

如今一拉十几节,后边还是两只骡子负责制动。

更何况为了加快车速,很多车把式都把后边的骡子也调到前边负责拉车……

总之,政和五年的某一个冬夜,随着一声巨响,一列二十节车皮的太平车失去了制动,从山脊上冲下来,带着巨大的动能跟前边的车发生追尾。

车厢像纸壳般被撕开,旅客糖豆一样撒了一地。

有人说,武松就在其中。

武松昏迷了不知多久,醒来时发现四周黑咕隆咚。

由于四周都有人当肉盾,他没受什么皮外伤,只是头晕目眩,四肢无力。

远处忽然出现了一片灯笼,武松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由于车上没法上厕所,他上车后就没敢喝水,嗓子早就哑了。

这时,传来了一阵掌声和口号声:

“认真学习贯彻抢险救灾的文件精神!”

“多难兴邦!”

“坚决保证官道尽快恢复通车!”

然后就有一些厢军拎着锨镐鱼贯而来,。

他们喊着号子,把车厢和尸体一起推到道路两旁挖好的大坑里,然后开始填土。

武松看到这情景,不知哪来的一股劲,跳起来钻林子逃跑了。

出了林子,就到了阳谷县境内。

总之,武松回乡的经历有多种版本,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这其实是正常的。

在中国,只要你人红到一定程度,那么不管你干什么,都会冒出无数种解读。

只有你手黑到一定程度,你干过的事才只有一种解释。

好在这些版本的结局都终于一点,那就是武松到了山东阳谷县。

这样一来,我们的故事还能继续下去。

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暗黑山老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