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终于忍不住了,他又脱光膀子露出花绣,拿出流氓腔,揪住一个专家,厉声喝道:今天你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别想走!
这里我要为方济院的大夫们说句公道话,他们不是故意怠慢史进父子。
这事还得怪史进缺乏社会经验。
前面说过,要在大宋的医院里看病,需要经过很多道手续。
这些手续有的必要,有的纯属是想让你白掏腰包。
但是有一道手续是省不得的,没有它,哪个大夫都不会好好给你看病。
这个手续就是送红包。
一开始,由于史进没给红包,大夫们以为他是个不孝子,想让老爹赶紧死,于是很配合,不给好好看;
后来发觉这只是个不想给红包的二百五,大夫们很气愤,想采用拖的方式,让他自己醒悟。
再后来院方发现这人是个道上的流氓,一查档案,居然还是同系统职工,专家们终于坐下来,针对史太公的病情展开会诊。
2012-6-1 0:37: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6
平心而论,专家们一旦决定干点事,态度还是很认真的。
那天会诊的时候,他们关起门来讨论得热火朝天,差一点打起来。
首先,大家一致认定,史太公的症状很明显属于重金属中毒——最近这类病人特多,也不知是怎么了。
但是接下来讨论致病原因,分歧就大了。
一开始有人提出,这老头可能是喝奶喝的。
这里需要作一点说明。
一般人以为欧美人才自古喝牛奶,这无疑是个误解。
其实宋人普遍饮用牛奶,不过不是给新生儿,而是给老人。
北宋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说:“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使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故为人子者,常须供之以为常食”。
正是由于牛奶有这么多好处,北宋的老人基本天天都喝。
当时市面上最好的牛奶是辽国产的,但是价钱很贵;
大宋的国产奶虽然便宜,但是里面却有毒。
这叫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据文献记载,大宋的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含酸,有的含碱,有的含铅,有的含汞;
有的又什么都不含,甚至不含蛋白质——这全看奶农拿什么往牛奶里掺了。
有的为了保鲜掺尿素,有的为了防腐掺石灰,有的为了掩盖变质掺炼丹药物……
如果碰到厚道人,只为了压秤往里掺水,就会得到最后一种无毒奶。
总而言之,专家们这样诊断,合情合理。
但是随后就有人指出,这样诊断属于不负责任。
要知道,玉泉道观自己也做也做奶制品生意。
作为全国保健品的领头羊企业,旗下的“青牛”乳品行销大半个中国。
也就是说,凡是奶,基本上就是他们做的。
你说是奶的问题,就是说道观有问题;
你拿着道观的钱说道观有问题,只能说明你脑子有问题。
因此这个专家的意见被否决了。
另一个专家提出,也可能是吃金丹导致的。
如前所述,宋代道教盛行,吃丹药的人不在少数。
以玉泉道观为例,他们的另一个拳头产品就是青丹。
我们知道,道家金丹的成分非常复杂,到底有什么,是炼制者的不传之秘。
玉泉道观的配方也是保密的,他们对外宣称,此丹是碧虚真人按照“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炼气法诀,精炼七七四十九天,金丹得圣人元气,由红转赤,由赤转黑。
因此该神秘药材简称“三聚”,丹药又名“圣元”。
不难想象,这个说法也遭到了否决:
本来就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吃了“三聚青丹”尿不出尿,你又说会中毒,那以后咱们还怎么卖?
没有了这笔收入,方济院还开个毛啊?
因此专家们达成一致,坚决不能往这个方向说。
排除了这两个因素,专家们感觉肩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大家开始天南海北,各抒己见。
有人说,这年头到处都污染,谁知道吃什么吃的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说这些老百姓,实在是太不注意饮食卫生了。
早上起来吃地沟油炸的面鱼,中午吃个硫磺馒头,就着大粪泡出来的臭豆腐;
晚上买条死了不知多久的鱼,炒农药超标的青菜,喝的酒还是不知什么玩意儿勾兑的……
这样的活法,能不生病?
不过也有人表示能理解老百姓的苦恼:
就拿华山来说,希夷塔的那帮人都是关系户,懂个毛的炼丹,跟炒菜一样,连个锅盖都不加。
华山上的树都被熏死了,河里的鱼也都翻了肚皮。
水土都这样了,哪里去找干净东西吃?
这样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的结论是,病因搞不清——现在搞化工的都是以前当厨子的,当厨子的都在搞化工,谁知道是谁的责任。
不过不管怎么追溯病因,道观都没法百分之百摆脱干系。
最后院长拍板说,这老头坚决不能确诊,拖死拉倒。
散会以后,院长感慨道:这个活不好干啊。
又要看病,又要给道观擦屁股,每个月这么辛苦,只挣几千贯。
这钱听起来多,但是生活花销更大——道观内部的人从来不吃本地产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饮用水都是外地运来的。
他决定明年就辞职回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