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31 6:37: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0
史进相亲的遭遇,在大宋年轻人中很普遍。
归根到底,那时候男女双方的婚恋观差别太大。
史进这样的青年男子,正是事业起步的年纪,找个媳妇不过是为了一起过日子,帮着料理家务,如果会纺线,能织布,一起凑钱买房子还房贷就更好了。
大宋的女子则觉得自己年华宝贵,找的是一辈子的依靠,找丈夫是为了能住好房子,买好衣服,买进口的胭脂水粉,如果能没事一起驾着高档马车出去旅游那就更好了。
所以双方见仁见智,永远谈不拢。
关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光史进不明白,连一辈子见多识广的史太公也搞不明白。
老爷子那一阵子又开始唠唠叨叨,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媒人跑两趟,婚事也就定了,不就是男耕女织,一起过日子吗,现在怎么搞得跟投资调查一样。
后世的人眼界要宽广一些,因此不少宋史专家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解答,这里姑且引用一下。
一般人对大宋有个错误的印象,以为那是个礼法森严的社会。
其实宋人的婚恋观纵向比较起来,是相当自由开放的,这一点有户部的统计数据为证:
北宋末年,很多地方的离婚率接近三成。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王安石相公变法时公然宣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这就把大宋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一扫而空,谁也不觉得自己婚后多搞几个女人是什么伤风败俗的事。
另外大宋尊崇道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道士一般都自称会很多法术,炼丹术,算命术,不过最擅长的还是房中术。
因此洗头房之类的场所成了大宋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男人们在外边比较多了,没准哪天就会对自己家的黄脸婆失去了兴趣,离婚也就在所难免。
众所周知,在婚恋这个领域,女性是不断贬值的。
男人休妻,不过是被打回原点,再找就是了,只要你事业有成,总能找得到。
然而女人如果过了青春年华再离婚,可就不是回到原点了,而是一下子身价降为负值,再有人要就不错了。
更麻烦的是,大宋毕竟处在中世纪,受到时代的限制,相当野蛮,连赡养费这个概念都没有。
因此那时候的人一旦离婚,男人轻松上路,女人万劫不复。
这样一看,丈母娘要求高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嫁个有钱人,起码离婚时能多分点钱,生活有个保障。
然而这种赤裸裸的物质择偶观又使得宋人的婚姻状况进一步恶化:
你老是挑牲口一样安排婚姻,那么被安排的人早晚会像牲口一样看待婚姻——不就是长期配种吗?
读过水浒原著的人都知道,史进在《水浒传》里占了很多个第一:比如说第一个出场,第一个杀人,第一个拒绝落草,最后又不得不第一个落草,等等。
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史进是梁山上第一个主动承认自己嫖娼的高级干部(见第六十八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
当年在东京城中村出租房里窝着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去窑子里消遣消遣,史进也不例外。
这一方面是由于跟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住在一起的,除了民工就是窑姐,大家天天见面,难免日久生情;
另一方面是由于大伙找不到工作心情压抑,需要发泄。
更何况窑姐们还给邻居八折优惠。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史进对这种事习以为常,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直截了当地跟史太公说的:我要是想女人,去找窑姐就行了,几十文一次,嫖一辈子也比娶媳妇便宜。
史太公气得追着他大骂:逆子!恬不知耻!
2012-5-31 6:41: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1
史进跟史太公摊牌,是在相亲失败三十多次之后。
除了对比结婚和嫖娼的成本问题,他还说出了很久以来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我到底为什么要结婚?
史进觉得自己单身生活过得挺好,除了上班就是看看传奇小说,到公厕写点帖子交流一下,充实自在;
我为什么要找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女人来管着我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让父辈掏出一生的积蓄买婚房,然后跟这个女人省吃俭用还一辈子的贷款?,
我为什么要跟这个女人生孩子,然后再让这孩子把我这辈子受的穷罪再受一遍?
我他妈这不是贱吗?
史进问完这些问题之后,被史太公拿着擀面杖追了好几里地。
史进这么跟老爹说话是有点大逆不道,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原因——开春入夏以来,他的工作忽然繁重了起来。
前几年朝廷修了黄河大堤,昭告天下,说这玩意儿能防万年一遇的洪水。
这话别人信不信不知道,老天爷好像是信了——从那以后,每逢春夏黄河两岸就汛情不断,仿佛他老人家要验收一下这个工程。
今年也不例外。
华山山势陡峭,雨大点就容易引发泥石流。
道观的防洪墙经常被冲塌,史进这样的俗家工作人员就担负起了扛着麻包堵缺口的任务。
至于那些道士,每次见点水花就撒腿往山下跑,喊着:不得了了,炼丹炉进水了!
史进一边笑这些人胆子小,一边看着红色的泥水呼啸着向山下奔流而去。
史进有时候因为防洪抢险,一干就是几个通宵。
回家之后他往床上一趟,只想蒙头睡上一天,然而相亲却没完没了。
时间长了,他终于情绪失控,跟父亲闹翻了。
从此父子俩互相生气,在家一句话都不说。
躺在床上,史进仿佛能感觉到家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紧张。
他忍不住破口大骂:老子想过两天省心日子,怎么就这么难?
2012-5-31 6:42: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2
这种僵持的滋味,高俅也尝到过。
不过他经历的僵持在境界上不是史进能比拟的。
他进入端王府后不久,一天夜里,赵佶忽然被大内来的人请走。
这件事发生时,高俅就在现场。
当时赵佶脸色煞白,呼吸急促,歇斯底里的大叫:有什么问题在这里问!太祖遗诏,亲王不能双规!
结果那个太监悄悄跟赵佶耳语两句,后者就平静了下来,赶紧换了黑衣黑帽,坐着轿子离开了家。
第二天高俅听见下人们在偷偷议论:听说皇帝不行了!
当时的皇帝是哲宗赵煦。
这人的治国水平如何,史书上评论不太一致。
有人说他任用新党小人,大搞政治迫害,加速了北宋的灭亡;